古色古香的南京白話相聲文化

南京白話最初源於北方的相聲,後來演變成以南京方言説、學、唱的一種民間曲藝,其實就是用南京地方語言講的相聲。隨着普通話的越來越普及,願意學南京白話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所以傳承變得很困難。作為南京文化的一部分,南京白話相聲值得我們來了解一下。

古色古香的南京白話相聲文化

歷史淵源
  南京白話源於北方的相聲。民國初年,相聲藝人王子亮、路彩翔等人先後把相聲藝術從北方傳入南京,由於語音的障礙,南京聽眾對北方的相聲反應並不熱烈,原有的“包袱”在鄉音不同的南京聽眾面前失去了魅力。藝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改變手法,以期贏得南京聽眾。

1930年,評話藝人周鳳鳴和他的同母異父兄弟錢天笑在夫子廟露天書場用南京官話模仿北方相聲表演,結果大受聽眾歡迎。但相聲界出於門户之見,不予合作。不久,周鳳鳴重操評話舊業,錢天笑則將單口相聲曲目移植過來,獨自一人“撂地”演出,上演了《解學士》、《滿漢鬥》、《蔡鍔雲南起義》等段子。他憑藉説評話的功底,把相聲的“八大棍”説得別具風格。他還採用南京方言即興“現掛”,隨手拈來,常引得聽眾捧腹大笑。他還移植相聲的“學雜唱”,將其中學唱的劇種,改為南京聽眾熟悉的“揚劇”、“白局”、“數蓮花”等。

錢天笑於1940年前後,還到安徽馬鞍山、蕪湖等地演出,擴大了“南京相聲”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錢天笑參加了南京市的曲藝演出團體,他的“南京相聲”得以與“正統”相聲同台演出。演出時,往往他在台上學唱南京地方曲調,台下聽眾拍手助興,有時還出現聽眾齊聲應和的場面。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錢天笑退出舞台,“南京相聲”由業餘演員繼續演出。

1963年,秦淮區文化館業餘曲藝隊隊員李宗漢創作相聲《老相識》,和樑漢辰合作,改變了錢天笑用南京官話模仿北方相聲的表演手法,試用純粹的南京方言表演,演員在台上每一句地道的鄉音,都引起聽眾熱烈的反響。這個意外的收穫,不僅使李宗漢等欣喜異常,也鼓舞了南京地區的業餘相聲演員。過去他們常為普通話語音不標準,説、學、逗、唱等基本功難於掌握而發愁的問題。經李、樑的嘗試,得到啟示。於是,在南京業餘相聲界掀起了一股“南京話相聲”熱,並發展成單口、對口、羣口三種形式。

舞台特點
  南京白話表演藝術,在語言上,徹底使用南京語言,逗笑則靠南京方言和腳本的喜劇性,內容強調了地方性、南京味,表演增強戲劇性成分。為有別於北方的相聲,取名南京白話。南京白話二人對口表演也分甲(逗)、乙(捧),演出時有時着大褂,有時着中山裝或西裝。

相關曲目
  南京白話代表性曲目有《老相識》、《包您滿意》、《人情債》、《廟上風情》、《商業新風》等。

《老相識》於1963年由《曲藝》雜誌發表,《包您滿意》、《人情債》等分別由江蘇省、南京市廣播電台錄音播放。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南京市約有十對南京白話演員,有影響的曲目有《比》、《紅心曲》、《老相識》、《管理新風》、《包您滿意》、《人情債》、《紅花贊》、《太平天國》等。其中《紅心曲》於1976年參加江蘇省文藝調演,獲演出二等獎,創作三等獎,《包您滿意》於1977年參加南京市職工文藝調演,獲創作、表演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