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天師府簡介,關於天師府的故事

龍虎山地處於江西省鷹潭市,天師府就在龍虎山,更是江西省龍虎山風景名勝區境內有名的道教聖地。天師府是道教張家歷代子孫生活的地方,古香古色的環境讓人置身其中就像是穿越了一樣。

那麼,本期江西文化一起了解關於天師府的故事。

龍虎山天師府簡介,關於天師府的故事

龍虎山天師府位於中國南方的江西省鷹潭市附近,着名的景點有三儀門、三省堂、萬法宗堂,屬於亞熱帶及等氣候,共佔地220,000平方米。龍虎山天師府中國確定的漢族地區道教全國重點道觀,天師府是龍虎山最着名的建築,歷代天師居住的地方。天師府的建築佈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獨有建築風格。這裏文物古蹟眾多,不僅具有研究中國道教的價值,且是中國古代文化的。

天師府宋崇寧四年(1105)始建於上清鎮關門口,元延有佑六年(1319)重建於上清鎮長慶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建於今址。佔地二萬四千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一萬一千多平方米。天師府的建築佈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獨有建築風格。這裏文物古蹟眾多,不僅具有研究中國道教的價值,且是中國古代文化的。

主要建築有府門、儀門、玄壇殿,真武殿、提舉署、法篆局、贊教廳、萬法宗壇、大堂、家廟、私第(即三省堂)、味腴書屋、敕書閣、觀星台、納涼居、靈芝園、以及廂房廊屋等。明代的建築大部分已毀於清康熙年間,現存六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築,多是清代乾隆、同治年間重建和修建的遺物。

臨溪聳立,古鎮小街東西橫穿,面闊五間,約二百平方米,高達二丈有一,十幾根大木柱,六扇三開大門,中門正上方懸“嗣漢天師府”直匾一塊,金光奪目。前正中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上聯“麒麟殿上神仙客”,下聯“龍虎山中宰相家”,東側置大鼓一面,名曰:“通報鼓”。門前東西牆間有石刻“道尊”,“德貴”二坊(今不存)。建築雄偉,氣勢不凡。

相傳是天師祀奉“狐仙”之所,堂內設有供桌、神台,常明燈等供品神器。建築結構,前與前廳用以天溝搭接,又以磚牆石門分之,後與後廳天井廂房連綴。前門額上書“道自清虛”四個金光大字,東西二門分“紫氣”、“金光”,各有額書。

天師府是歷代天師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處。原稱“真仙觀”,建在龍虎山腳下,宋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始建於上清鎮關門口。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遷建至上清長慶坊,在今上清鎮西。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賜白金15鎰(360兩),在今址上清鎮中心重建。

後又經十多次修建,現存木構建築均為明清遺物。嗣漢天師府來源於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為“嗣漢天師”,其意表明自東漢始,代代相襲,道脈悠長。

【結束語】如今的天師府已經經歷了十多次的修建,盡力在維持着幾百年前建立出來的模樣,大多數建築已經毀在了清朝,這也更是天師府存在的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