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故事:人琴並絕

世間一大悲苦事,便是生死相隔。睹物思人之時,更覺愁腸百結。即使是與己無甚關聯之人逝去,也令人感歎命運無常,更何況是血濃於水、朝夕相處的親人呢?只能感歎人生在世的時候,多多珍惜身邊眼前人而已。今天的民族故事就為你講述東晉王徽之痛悼兄弟的故事。

中華民族故事:人琴並絕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其子女在書法上幾乎都有成就。其中五子王徽之的書法成就,在王氏兄弟中僅次於七子王獻之。在七個兄弟之中,王徽之與七弟王獻之的感情也是最深的。

少年時,弟兄倆同居一室,王獻之遇事沉着冷靜,膽子很大;相反,王徽之雖是哥哥,但膽量不如弟弟。有一次,他們家中失火,王徽之嚇得魂不附體,來不及穿鞋就逃出門去;而王獻之卻毫不慌張,喚過僕人,這才從容走出府去。

還有一次,一個小偷半夜光顧他們的房間,打算把他們房間中的值錢東西席捲一空。王獻之醒來見了小偷,不慌不忙地説:“偷兒,那塊青氈是我家的祖傳之物,你留下它!”小偷聽了,知道自己的形跡敗露,慌忙逃走了。

到成年以後,王獻之繼承了父親的書法技藝,書畫都十分精通。他的行書、草書都寫得十分出色,很早就享有盛名。當時人們把他和王羲之並稱為“二王”。而生性不羈的王徽之先當上了車騎將軍桓温的參軍,後來又到朝廷當了黃門侍郎,但因無法忍受朝廷中各種規矩的束縛,不久就棄官歸隱,退居山陰。

到了晚年,兄弟倆都生了重病。有個看相的人對王徽之説:“人的壽命快要結束的時候,如果有個活人願意替他去死,把自己的壽命給他,那個快要死的人就能活下去。”

王徽之聽了,説:“我的才德比弟弟差遠了,就把我的餘下壽命給他吧!”看相的人聞言,搖頭説:“代人去死,必須自己壽命較長才行。現在你自己壽命不長,怎麼能代他死呢?”

過了不久,王獻之去世了。王徽之家中的人怕他悲傷,不把消息告訴他。王徽之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聽到弟弟的消息,十分擔心。有一天,他問家中的人説:“獻之病情怎麼樣?為什麼一直聽不到他的消息?”

家中人支支吾吾,不肯直説。王徽之明白了,説:“看來,弟弟已比我先走一步了。”於是,王徽之強忍悲慟,從病榻上下來,叫人準備了車輛,前往獻之家奔喪。

王徽之來到獻之家中,拜祭畢,他想到獻之生前最愛好彈琴,便吩咐把獻之生前所彈之琴取來。焚了香,便在靈前彈了起來。他一面彈,一面想着過去兄弟倆的情誼,他越想越悲傷,怎麼也彈不成曲。

五內俱焚之下,他舉起琴,砸向地上,把琴砸得粉碎,長歎一聲,説:“獻之,獻之,人琴並絕!”説罷,他昏了過去,很久才醒來,回到家中後僅過了一個月,便也去世了。

後來,“人琴並絕”這個典故,就被人們用來形容睹物思情,或形容對去世親友的悼念。也有稱“人琴俱亡”、“人琴俱逝”、“人琴兩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