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入選什麼世界文化遺產

有學過書法的朋友應該比較瞭解甲骨文,這個中國的古老文字,記錄了商朝期間的文化、生活、歷史,現在留下的數量已經不多,目前能被翻譯出來的數量也不多,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今天帶你全方位瞭解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甲骨文入選什麼世界文化遺產

甲骨文入選什麼文化遺產

在2017年,甲骨文入選了《世界記憶名錄》,《世界記憶名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旗艦項目,創建於1997年,目的是對世界範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進行搶救,並加強保護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對文獻遺產及其重要性的認識。標誌着世界對甲骨文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的高度認可。

意義

甲骨文是中國發現的最早文獻記錄,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後期用於占卜祈禱的文字。由於有了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今天的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沒有中斷。甲骨文既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中國自1997年第一次申請“世界記憶名錄”,已有13份文獻遺產成功入選。

甲骨文怎麼被發現的

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間勞作時,發現了一些帶有刻痕的龜甲、獸骨,稱它們為龍骨。他們不知道這是古代的遺物,將較大的龍骨賣給了藥鋪,將小的龍骨丟棄了。藥鋪將龍骨碾成了粉未用作治療創傷的藥材。龍骨上的刻痕因無人知道這是極有價值的殷商時期的雕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189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這些龜甲、獸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國子監主管官員王懿宋的注意。他平時酷愛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學。經過仔細研究他認為這些龍骨上的刻痕是一種比篆書更早的文字。後來,人們都把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叫做骨文,我國學術領域由此又多了一門新學科,叫“甲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