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禮的來源,你聽説過嗎

禮儀無處不在,不管學習、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禮儀是人與人交流的一種中介。禮儀到位的人,自然而然人氣就高一些。那麼握手禮是怎麼來的呢?本期中國禮儀文化帶你來看看握手禮的來源。

握手禮的來源,你聽説過嗎

握手禮據説源自歐洲,自辛亥革命後傳入我國。孫中山認為,在我國流行了數千年的跪拜禮,是封建等級禮教制度的象徵,推翻滿清封建統治,一定要摧毀它的禮制。用新式的體現平等理念的握手禮取代跪拜禮,是辛亥革命任務的一部分。早在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組織同盟會,規定入盟“同志相見之握手暗號”,並親自教導會員如何行握手禮。

説法一:戰爭期間,騎士們都穿盔甲,除兩隻眼睛外,全身都包裹在鐵甲裏,隨時準備衝向敵人。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時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沒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後來,這種友好的表示方式流傳到民間,就成了握手禮。當今行握手禮也都是不戴手套,朋友或互不相識的人初識、再見時,先脱去手套,才能施握手禮,以示對對方尊重。

説法二:握手禮來源於原始社會。早在遠古時代,人們以狩獵為生,如果遇到素不相識的人,為了表示友好,就趕緊扔掉手裏的打獵工具,並且攤開手掌讓對方看看,示意手裏沒有藏東西。後來,這個動作被武士們學到了,他們為了表示友誼,不再互相爭鬥,就互相摸一下對方的手掌,表示手中沒有武器。隨着時代的變遷,這個動作就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握手禮握手禮的由來握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禮節。

説法三:來源於原始社會。當時,原始人居住在山洞,他們經常打仗,使用的武器是棍棒。後來他們發現可以消除敵意,結為朋友,而最好的表達方式是見面時先扔掉手中棍棒,然後再揮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