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彈文化之蘇州評彈是哪兩種表演形式的統稱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説書或南詞,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一門古老、優美的漢族説唱藝術。評話通常一人登台開講,內容多為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吒風雲的俠義豪傑。那麼他是那兩種表演形式的統稱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評彈文化之蘇州評彈是哪兩種表演形式的統稱

評彈起源於山明水秀的江南水鄉——蘇州,流行於富饒美麗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蘇州地區已經有説書活動。據吳縣誌記載:“明清兩朝盛行彈詞、評話,二者絕然不同,而總名皆曰説書,發源於吳中。”潘心伊在《書壇話墮》一文中介紹,清朝乾隆皇帝到蘇州時,曾把當地一位姓王的説書藝人召來,彈唱一段《游龍傳》。此人叫王周士,他晚年創立了評彈歷史上第一個行會組織——光裕公所(後稱光裕社)。

光裕社成立後,評彈藝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出現了陳遇乾、俞秀山、毛菖佩、陸世珍前四大名家。前四大名家的高超技藝,提高了評彈藝術的總體水平,也擴大了評彈的影響。

到了清同治、光緒年間,評彈(當時又稱為蘇州説書)演出已經不侷限於蘇州地區。1846年,上海開阜以後,經濟和文化都以很快的速度發展起來,人口也日益膨脹。雖説這裏五方雜處,但以江蘇人為多,其中蘇州地區人氏所佔比例尤高,一度上海出現“街頭巷尾盡吳語”的情景。評彈進入上海以後,落地生根,向藝術的深度、廣度和高度發展,受到了上海人的厚愛。

蘇州評話源於宋代説話伎藝。清代劇作家李玉的《清忠譜》第2折《書鬧》中,描述了明末清初蘇州説書中演説《嶽傳》的情景,有表,有白,有類似賦讚的韻文,和現今的蘇州評話相同。明末清初的着名評話藝人柳敬亭,曾在蘇州及其附近一帶説書,與蘇州評話有密切的淵源關係。清代中葉,蘇州評話進入鼎盛時期,成立了蘇州評彈最早的行會組織光裕社。在咸豐、同治年問,出現了説《水滸》的姚士章等評話名家。

蘇州評話的特點,蘇州評話是用蘇州方言講故事的口頭語言藝術。其語言由第一人稱即説書人的語言和第三人稱即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兩部分組成,而以前者為主。這就和戲劇白言有質的區別。它是講故事,而不是演故事。第一人稱語言稱表,第三人稱語言稱白,表和白以散文為主,多説不唱。

評彈文化之蘇州評彈是哪兩種表演形式的統稱 第2張

但也有用作唸誦的一小部分韻文,包括賦贊、掛口、引子和韻白等。賦贊用以描景、狀物和渲染、烘托人物的心理狀態及性格特徵。掛口是人物的自我介紹。引子是説書人的書情介紹或點題。韻白是韻文的表或白或鋪敍情節,或總結前段書情。

蘇州評話很注重噱,有“噱乃書中之寶”的説法。人物性格和情節的矛盾展開中產生的喜劇因素,叫“肉裏噱”。用作比方、襯托、借喻和解釋性的穿插,叫“外插花”。與此類似,用隻言片語來引起聽眾的笑聲,叫“小賣”。

蘇州評話的表演

評話的表演包括“手面”和“面風”。這種動作和表情,也分説書人的和故事中人物的兩大類。説書人的動作和表情,是解釋性的,並用以表達説書人的喜怒哀樂和愛憎態度。故事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由説書人用近似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包括語音和語調來講話,叫做“起角色”。

起角色是對故事中人物的模仿,而不是演員以故事中人物的面目出現,“登場面依然我”。説書人在書枱上,始終是以演員身份出現的。這和戲劇的表演,也有質的不同。評話的演出,因演員的説法、語言、起角色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流派。如有的演員説法嚴謹,語言經反覆錘鍊後基本固定,叫作“方口”。

有的隨機應變,舌底生花,善於即興發揮,適應不同的聽眾而隨心變化,叫作“活口”。有的演員説表語如聯珠,鏗鏘有力,為“一口乾”或“快口”。相反,則為“慢口”。有的演員以説表見長,少起角色,則為“平説”。有的以起某個角色見長,如有“活關公”、“活周瑜”、“活魯智深”等美稱。

【結束語】評彈有説有唱,大體可分三種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單檔,兩人的雙檔,三人的三個檔。演員均自彈自唱,伴奏樂器為小三絃和琵琶。唱腔音樂為板式變化體,主要曲調為能演唱不同風格內容的〔書調〕,同時也吸收許多曲牌及民歌小調,如〔費伽調〕、〔亂雞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