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於城鎮集市的民間小調是哪裏的

民間小調一般指的是流行於城鎮集市的民間歌舞小曲,是我國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小調,是勞動人民的創造,是屬於人民的藝術形式。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民間小調是哪裏的。

流行於城鎮集市的民間小調是哪裏的

小調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詩經》中的某些敍事性篇章﹐已經孕育了小調的某些因素。漢代出現了用絲竹伴奏的歌唱形式相和歌﹐可以説是小調的源頭之一。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民間出現了《子夜四時歌》﹑《從軍五更轉》﹑《月節折楊柳歌》等時序體的樂府民歌﹐從中可以看到後世傳統小調四季﹑五更﹑十二月的體式結構原則。至隋﹑唐之際﹐有更多的民歌得到選擇提煉﹐而成為説唱歌舞演出的一部分﹐稱為曲子﹐它也是小調體裁的早期形式。

宋﹑元之後﹐伴隨著中國城鎮經濟的日益繁榮﹐小調也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成熟階段。一方面﹐從廣大農村傳入城市的許多民歌曲調,經藝人演唱﹑加工而變為小調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元代興起的小令和散套﹐在傳播過程中﹐為適應市民階層的需要,而逐漸同體式嚴格的南北曲分道揚鑣﹐變為一種通俗易懂﹑流暢優美﹑仍保留著曲牌名稱的小曲,這部分小曲匯入小調﹐使其更加豐富多彩。

明﹑清時期﹐在一部分文人學士中興起了編纂民歌唱詞專輯的風氣,影響較大的刊本有《霓裳續譜》﹑《白雪遺音》﹑《時尚南北小調萬花小曲》﹑《粵風》﹑《粵謳》等。

小調的分佈相當廣泛﹐幾乎遍及中國大多數漢族地區。在漢族民間,小調的俗稱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謠、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時調、絲調、絲絃小唱等,小調是晚近才通用的一種統稱。下面且列舉幾個例子

安徽小調:
  安徽小調是在安徽北部,河南大部,江蘇北部,山東西南部等地區的基層流傳了很久的漢族民間小調。這些小調內容以農村瑣事為基礎,將戲曲、歌曲、器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綜合在一起,很受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

這種民間小調大都由當地文藝班子錄製,刻錄成光碟在鄉間販賣。內容分為雅俗兩種,俗的以蔣龍班子為代表,雅的以劉小燕為代表。唱詞幽默詼諧深得民心,表演純樸開創民間藝術新風尚。

山東招遠、萊蕪小調:
  山東招遠小調是該地區人民羣眾,在勞動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其內容豐富多彩,從普通黎民百姓飲食起居到推磨礦工的日常勞作;從青年男女的相親相愛到耄耋老者的相濡以沫;從對封建制度的詛咒到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等等,林林總總,無不涉及。

萊蕪小調,在藝術上經過較多的加工,具有結構均衡﹑節奏規整﹑曲調細膩等特點。按照內容的不同,可以將小調分為抒情歌、詼諧歌、兒歌和風俗歌四類。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有《十二陪送》、《繡花燈》等。

結束語:民間小調,歷史悠久,分佈範圍廣。通過它,喜怒哀樂盡在哼唱之間,且不受舞台的限制,田間地頭,庭院街巷,張口就來,且老少皆宜,極具傳播功能,是百姓休閒娛樂,勞作歇息的一種調節體力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