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佈廣泛的戲劇:梆子腔產生於哪個省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以硬木梆子擊節為特色而得名。源於明末的西秦腔,是戲曲中最早採用板式變化結構的聲腔。西秦腔與各地方言和漢族民間音東結合那麼提前最早產於哪裏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遍佈廣泛的戲劇:梆子腔產生於哪個省

關於梆子腔的淵源,不少研究者均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得出結論各不相同,較有説服力的是陝西學者王依羣的研究成果。他從音樂的角度分析了秦腔的基本板式“二六板”與過去在陝西關中地區流行的道教“善人”講經勸善的“勸善調”基本唱法之間的聯繫,認為秦腔的核心唱調,極有可能是由類似勸善調之類的説唱音樂發展而來的。

也有學者從文學的角度進行探討,將早期秦腔劇本與明代主要唱七字句唱詞的説唱“詞話”聯繫起來分析,發現二者在內容和形式上有着諸多聯繫,從而從文學的角度上得出秦腔是由説唱詞話演變而來的結論。位於黃河兩岸的同州和蒲州地區,不但是梆子腔的形成地,也是梆子腔向其他地區傳播的根據地。

梆子腔在各地的演變,其實就是它從“秦地”流傳到晉、冀、豫、川、滇等地以後在當地方言和地方音樂影響下的演變和發展。以陝西的中部、山西的南部為中心,梆子腔在向北流傳的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以山西太原為中心的“中路梆子”(今稱晉劇),以及流行於山西北部的“北路梆子”和“河北梆子”。在向東流傳的過程中,則形成了“河南梆子”(今稱豫劇)和山東梆子。流傳到西南地區,變成四川的“彈戲”和雲南的“絲絃戲”。

其中歷史最早、影響較大的是陝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劇),之後又有秦腔、漢調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河北梆子等。它以硬木梆子擊節,並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主奏樂器。調式多為徵調式,唱調為上下句式,多有華彩流暢的花腔樂句為輔。曲調以七聲音階為主,旋法上多跳進,常用閃板,整個音樂風格高亢激越,悲壯粗獷。

梆子腔起源於陝西,陝西古屬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稱為秦腔。古秦地慷慨豪邁的民風,形成了秦腔高亢激越的基調,長於表現雄壯、悲憤的情緒,與此相應,秦腔的傳統劇目中有很大一批是演忠奸鬥爭的,當然,秦腔傳統劇目中也不乏詼諧、活潑、充滿生活氣息的劇目。

梆子腔是陝西、甘肅一帶的漢族民歌和民間小戲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不少人認為,梆子腔的直接前身是吹腔,也叫隴東調或西秦腔。而最早的梆子腔劇種則產生於陝西和山西交界處的同州(今陝西省大荔縣)和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分別形成了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所以,同州梆子在陝西也被稱為老秦腔。

【結束語】在梆子腔形成之前,戲曲音樂(崑腔、高腔)都以曲牌為其結構單位,這種結構形式稱為“曲牌體”。梆子腔形成後,它的以一對上下句為基本結構單位的唱腔結構形式,標誌了“板腔體”戲曲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