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的別稱及其名字由來的歷史探究

茂腔,是山東省的傳統戲劇劇種,被譽為“膠東之花”。在茂腔的發展歷史中,它有很多名字,並且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變化,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茂腔名字的歷史探究吧。

茂腔的別稱及其名字由來的歷史探究

茂腔是流行於山東省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傳統地方戲曲,最初為民間哼唱的小調,稱為“周姑調”,傳説系因一週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稱“肘子鼓”。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主要活躍在山東省東部的青島、煙台、日照、濰坊等地區的幾十個縣市,被譽為“膠東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軸棍子”、“正歌子”等名稱,發展到後期被稱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早期茂腔的唱詞完全口語化唱腔單純易學,伴奏樂器簡單,易被市民、農民所接受。

茂腔的名字是解放後定下的,它過去一直被叫作肘鼓子;但細究起來,這個叫法卻又不甚準確。肘鼓子,因其演唱時肘懸小鼓拍擊節奏而得名。

據專家考證,肘鼓子是山東地區和蘇北一帶地方戲的一個總稱。這些地方戲原本同屬於花鼓秧歌的範疇,後來因為溶進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語言、民歌小調和勞動號子等新元素,而形成各自的表達方式和唱腔,於是也便有了各自的名稱。

同是肘鼓子戲,在蘇北、魯南一帶叫海冒子,在滕州一帶叫鑼鼓銃子,在淄博一帶叫五音戲,在膠州一帶則被稱作本肘鼓,叫肘鼓子,只是一個籠統的叫法。據記載,在清代中葉,在諸城、膠州、高密一帶曾流傳着一種叫作“老拐調”的小調,這應是茂腔戲最原始的唱腔。

在以後的發展中,茂腔又吸收了蘇北一帶“海冒子”女聲唱腔下句句尾音翻高8度的特點,使唱腔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起來。尾音突然翻高8度的唱腔,曾被時人戲稱作“冒調”,於是原名叫肘鼓子或本肘鼓的茂腔又被稱作“冒肘鼓”或“冒腔鼓”。

上世紀30年代後期,膠州一帶的肘鼓子藝人流落到青島市區。他們在第三公園、小鮑島一帶演出,因演出劇目故事生動,語言詼諧,唱詞又淺顯易懂,所以很受歡迎。

1950年,黨和人民政府將部分肘鼓藝人組織起來,並先後成立了光明茂腔劇團和金光茂腔劇團,肘鼓子從此也被正式定名為茂腔。“茂”為“冒肘鼓”之“冒”的諧音,去其“冒調”之意,取其聲情並茂之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