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重要基礎理論:十二因緣出處

佛教文化中有這麼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理論之一: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又被稱為是十二緣起支。在佛教中,十二因緣這樣一個因果關係達到超自然的,嚮往解脱生死心靈寄託。那麼十二因緣出處是哪裏,一起往下看看。

佛教重要基礎理論:十二因緣出處

據長阿含卷十大緣方便經載,緣痴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因緣。

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為後者生起之因,前者若滅,後者亦滅,故經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之語,説明其相依相待之關係。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緣所成立,故説無常、苦、無我。

在阿含經典中,除十二緣起説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緣起説,廣義而言,彼等皆含攝於十二緣起説中。又雜阿含經卷十二謂,緣起法乃永恆不變之真理,佛觀察此真理而開悟,併為眾生開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價值與意義方面觀察十二緣起之意義,則指人類生存之苦惱如何成立(流轉門),又如何滅除苦惱而至證悟(還滅門)。

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識(精神之主體)之活動開始,識之活動成為生活經驗(行),復由活動之蓄積形成識之內容。然識之活動乃識透過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接觸認識之對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係主觀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識以無明(對佛教真理無自覺)為內相,以渴愛(求無厭之我欲)為外相,渴愛即識之根本相,且發展而取一切為我,成為我執(取),故由此染污識之活動所薰習之識,必應經驗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間苦、無常苦。反之,聖者因滅無明及渴愛,故人間苦亦滅。

在《佛説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中,普光正見如來對顛倒女人宣説了十二因緣:
  (1)無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煩惱的總稱。於緣起性空無所明瞭,因而妄生一切執着,此謂無明;
  (2)行:造作義,指一切行為,即依無明所造的善惡業;
  (3)識:業識,此識隨業受報,為過去業力所驅,挾持所造善惡種子而來投胎
  (4)名色:名指心識,色指形體。由於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成胎後為色。所謂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個月的中間,由名色漸漸成長到六根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觸:即接觸。根、塵和合而成觸。指出胎後六根與一切外境之接觸;
  (7)受:即領受。根境相對於違順二種境界上,生起苦樂二種感覺謂之受,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情緒;
  (8)愛:即貪愛。對於五塵欲境,心生貪着,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歡之樂境則念念貪求,必盡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後已,遇所憎之苦境則念念厭離,必千方百計以圖舍之而後已,此即為愛染欲境的一種趨求。
  (10)有:即業。即有因有果,由前際因(愛取),生後際果(生老死),業力牽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輪迴的事實來。此為所作業力感報的一種規定;
  (11)生:即受生。以現在所作之業為因,依因感果,必招來世受生,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活動;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諸根衰敗叫做老,身壞命終謂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軀自然從少到老,無常轉變必至於死,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