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的好處:怡情養性,學會淡然

禪定是一種佛教中常用的打坐方式,像是瑜伽一樣的靜心怡情的一種安靜的運動。
  禪定也是許多人在家中會用的一種讓自己冷靜的方法,你知道禪定有什麼好處嗎?本期禪道文化一起了解一下吧!

禪定的好處:怡情養性,學會淡然

禪定或瑜伽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為通過修習禪定,一是可以祛病強身、怡情養性,防範和治療人的許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誘惑和內心七情五欲的困擾。

精神得以專注、安祥,並因禪定能產生智慧,解除人們內心存在的種種煩惱與顛倒妄想,徹底根除人的“心病”。正因如此,我國氣功界將佛教禪定或瑜伽稱為“佛家功”,並視之為“氣功”的最高功法。

千百年來,佛教的高僧大德在用禪定進行養生和治療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以隋代智者大師的論述最為系統、精闢。他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下説:“夫坐禪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瘥。”他總結有九種方法:

1、繫心臍中像豆子那麼大,能治諸病,也能發生諸禪,因為息從臍出,還入至臍。又人托胎之時,帶系在臍,是腸胃的根源。

2、諸如上氣胸滿、兩脅痛、背臂急、肩頸痛、煩不能食、臍下冷、上熱下冷、陰陽不和以及氣嗽等,可以用意守丹田的方法治療。因為“丹田是氣海,能銷吞萬病”。如果止心丹田仍覺痛切,可以移心足三裏穴。若還不能止,則可以移心兩腳大拇指甲的橫紋上,以愈為度。

3、心緣兩腳之間,可以治癒頭痛、眼睛赤疼、脣口熱、皰疹、腹猝痛、兩耳聾等七種病。

4、經常止心在足,能治一切病。因為我們平常用腦的時候多,“氣強衝腑臟,翻破成病”,心如緣下,則五臟順而消化力增強,眾病自愈。

5、身上有病,一心止於病,外如果沒有特殊的障礙不出三日,都能痊癒。

6、不以病為意,但寂然止住心意和悦,也能治病。

7、偏用出息,可治腫結沉重、身體枯瘠、痰飲脹滿、飲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病。偏用入息,可治憎寒壯熱、支節皆痛、身體虛懸、肺閉脹急、嘔逆氣急等病。

8、吹、呼、嘻、呵、噓、呬六種息(或作氣)治五臟諸病。六種息與臟腑的關係為“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咽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俗稱六字訣)”。

9、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焦息治腫滿,增長息治贏損,減壞息散諸陰膜,暖息治冷,冷息治熱,衝息治壅塞不通、癥結腫毒,持息治戰動不安,和息通治四大(地水火風)不和,補息補虛乏。善用此十二息可以遍治眾患。

禪定的好處:怡情養性,學會淡然 第2張

禪定何以對養生有重要作用。如我國中醫的聖典《黃帝內經》説:“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素問·刺法論》)説明精神的安定、和諧與正氣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壽方面的重要性。而佛教“氣功”可以怡情養性,做到精神內守、恬淡虛無,從而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體的自我調節、再生能力與免疫能力。

無數高僧大德的禪修實踐證明:生命既在於運動,也在於“牽靈虛靜”,佛教禪定的理念與方法是佛教養生的一大祕訣,人人都可以通過禪修充分調動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潛能,從而實現祛病強身、怡情養性的目的。

初禪的境界可以通過止觀坐禪的任何法門達到,也可以通過唸佛、持咒、參禪達到。如果對於天台宗來講,智者大師有一部重要的着作《六妙門》,就是專門講走入禪定的六個門——數、隨、止、觀、還、淨,也就是六種入禪定的方法。

第一門是數。所謂“明能數之心,以細念之心,攝心對息,從一至十,令心不散,故名數息”。就是清清楚楚地用心觀照呼吸,從一到十地數,用呼吸把心攝住,使它變得很柔軟,很聽話,不再散亂,這個方法和前面講過的數息觀其實是一樣的。在修學數息過程中,開始我們會不習慣把心關注在呼吸上,心很容易就又東想西想地散亂起來了,甚至把數給忘記了。

這時用心的關鍵點在於我們不要討厭它、壓制它,討厭和壓制會使心更加煩亂,我們要學會對自己講悄悄話,安慰它説“你不要煩,慢慢來嘛,心可以停下來了”。你這樣很安靜地給自己講兩遍後,心就會產生力量了,它就會很安穩地慢慢停下妄動和散亂了。

第二門是隨。隨比數的用功就更加深入了。我們先通過數息初步定下來了以後,慢慢讓自己習慣於這種安定的感覺,這時我們就可以把數這個比較粗的繫心法放下,只是隨着這個息,進一步深入禪定。

也就是我們進入覺受的狀態時,只是看住呼吸的進來出去,心很明白自己的呼吸狀態,就像很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態一樣,自己是坐着、靠着、還是站着……然後進一步,知道呼吸是長是短,是舒服還是不太舒服,只是知道而已,這就是隨。

第三門是止。當我們能做到隨的時候,身心的狀況就很清楚了,比如我們知道心在想什麼,或者沒有想什麼,知道我們呼吸的狀況,身體的狀況,一切很清楚,卻沒有動搖。當我們的心進入這樣一種狀態之後,就變得很柔軟、很聽話,不會再有煩躁、雜亂的表現,所以老子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我們能對自己瞭解的很清楚,就能達到這個明明白白的狀態,身心會體會到非常輕鬆、舒適的覺受。

這時會覺得“隨”也太累、太麻煩了,於是就會再進一步,讓心停在完全沒有動搖、明明白白的狀態裏面,這就是第三門——止。止的狀態非常空靈,清清楚楚卻沒有一絲妄想,心裏再不會想要任何外界的東西,甚至連禪定也想不起來,所有散亂和動搖都停止下來了,此時的心就象一張白紙,或者一個沒有思想的孩子,自然而然會非常聽話。

禪定的好處:怡情養性,學會淡然 第3張

既不會生起嗔恨,也不會跟自己過意不去。但此時它卻仍有兩個毛病——昏沉和掉舉。比如我們功夫不純熟時,心一沉靜下來,馬上就會睡着了,或者迷迷糊糊地什麼也不知道了,這就叫昏沉;掉舉呢,就是心難以安住在止的狀態裏,周圍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時,心就東想西想跑掉了。

古人説凡夫這顆心的習性就像毒蛇一樣,毒蛇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會保持一動不動;在明亮的地方,就會觀察周圍的情況,四處爬行,去傷害別人。在生活當中要學會運用禪法,比如我們很清楚自己正在做的這些事情,走路、吃飯等等,心不要被這些事情轉過去,保持自己清楚明瞭的心態,不昏沉、不掉舉,實際上這就是定。

第四門是觀。當我們的心能止下來以後,慢慢就會生起一種覺照,就是説,讓我明白身邊的環境,明白所做的事情和我的心態。我們一旦觀照明白,這個心就不是停在止當中,而是能起觀照了,這是禪定力更強的表現。

如果修其它的法門,比如説唸佛,只管將心停在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上,只有所念之佛,其它什麼都沒有,這就是止。觀呢,我們對唸佛就產生了覺照,也就是既知道能唸佛之心,又知道所念之佛號,注意力在知道上,這就是觀,就是對所修之法起了觀照。《六妙門》雖然主要是坐禪的修行方法,但它的範圍有通有別,非常廣泛,因此可以應用到其它法門中。

第五門是還。“還”就是還家,回家。“還”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如果我們修了止、觀之後,發現心裏還是太亂,基礎功夫不夠,那我們就要重新回到六妙門的前面幾門再去修數、修隨,把基礎打牢後,才能安步進功。“還”的第二層還有就路還家,就止觀之路迴歸真心的意思。

凡夫心歷來妄想紛飛,雜亂無章、毫無規律,讓我們身心很疲憊、沒有快樂和輕鬆的感覺,四禪八定雖然也是妄想,但它是讓我們學會有規律地妄想。如果什麼都不想了,想與不想都放下了,就還歸到自己的心性上了,這時候的覺受就是淨。

第六門是淨。清淨,就是隻需體會清淨的感覺,外界的一切萬物、包括我們的修行方法雖然清清楚楚,但都和這個清淨無關。比如我們想到花,心卻不在花上,而是在想到花的這個清淨的能上了,這個能就是俗稱的“我”,佛教裏稱為我執。這個能想的“我”是什麼樣子?其實它沒有樣子的。

不管有妄想,還是沒妄想,我們清楚自己在想什麼,而所想的一切都不會污染這個清淨的“我”,所以一切妄想都非常清淨。只要能體會到所有的想法都不會絲毫污染自己,我們還會嗔恨什麼呢?達到這樣一種狀態,我們就可以進入初禪,如果體會不到這裏,進入初禪就比較難。

八正道里講,修行要具備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正念以後才有正定,所以禪修最重要的是生起正念。對於初修的人來講,正念就是把念頭綁在正法上面,正法有五乘正法。

禪定的好處:怡情養性,學會淡然 第4張

也就是人乘、天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禪法也是正法,比如六妙門,就是讓我們把心綁在這六個狀態上,不再去迷惑、煩惱和痛苦。所以這六個妙門,其實就是心所緣的六個不同境界。隨着禪定的深入,心的體會由粗到細,所緣的境界也越來越微細、微妙,但方法沒有變,都是讓心捆綁在一個狀態上,讓它越來越聽話、穩定、守規矩。

現在禪定的原理我們知道了,就好辦了,大家可以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把心綁定。比如唸佛法門簡單易行,我們就把心綁在阿彌陀佛這個佛號上,心裏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行住坐卧都和阿彌陀佛在一起,慢慢就和禪定相應了。所以初禪的人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心裏有強烈的抑制力、專注力,這也是禪定最起碼的要求,假如我們不專注,就得不到初禪的受用。

比如大家坐好後,把環境、身體、呼吸都觀察清楚後,就把心完全放下來,放到沒有任何想法的狀態,專注在這裏,這就是在沒有妄想的狀態下把心綁定,這個感覺很難得。我們體會到了就要停在這個狀態,並讓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停在這個狀態,去感受這個清淨。

所以禪定其實就是生命的一種非常健康的狀態,並不在我們的生命之外,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並不神祕。糟糕的是我們一點也不習慣它,卻以散亂為習慣了,比如這顆心一停下來,我們就感覺很無聊。

平常我們總感覺自己沒有禪定,那是期望過高導致的,總以為修禪定一定要一坐下來就一動不動,或者永遠都不會散亂,這種誤解會給自己增加很多壓力,內心無法完全放鬆,總感覺與坐禪不相應。

其實我們平常也有定的時候,就是在欲界定。如果沒有定,我們心很亂,就是五趣雜居地,如果在這個五趣雜居地裏,我們能生起一種慾望或願望,“我要讓心定下來”,只要有這種慾望生起來,我們已經定在這裏了,心就不會再東搖西晃地亂動了。

所以我們不要再懷疑自己、小看自己,要學會觀察自己的這顆心,不給它增加壓力,然後產生一個停下來的念頭,哪怕只有一秒鐘,那麼這個時候,你已經在欲界住裏了,因為心不散亂了嘛,所以修行的功夫從哪裏來的?

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慢慢積累下來的,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坐上兩個小時、五個小時、或者一生都定在那裏不動,誰也沒有那個本事,因此我們不要給自己增加任何壓力,只要去體會、去感受、去習慣這種沒有壓力、毫無散亂的感覺,定力就會慢慢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