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天不吃肉:國際素食日是哪天

素食指的是一種不食肉、家禽、海鮮等動物產品的飲食方式,近年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養生意識的抬頭,有益健康、合乎自然規律的素食主義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飲食習慣,人們還為此設立了國際性的節日,那麼今天的世界節日大全就為你介紹,國際素食日是哪天。

在這一天不吃肉:國際素食日是哪天

問:國際素食日是哪天?
  答:國際素食日是每年的11月25日。

國際素食日的起源
  國際素食日,或稱國際素食節,是一個自1986年起始於印度的節日,時間定於每年的11月25日。近年來,隨着人們健康飲食意識的提高,國際素食日逐漸發展為一個世界性節日。在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許多屠宰房停宰、飯堂、醫院、監獄等設施機構會在飯食中供應全素食品。

素食好處知多少
  由於肉類熱量較多,纖維素含量少,消化後產生的糞便量較大,不利於腸道蠕動。糞便在腸道內長期積存,水分被吸收,變得乾結而形成便祕。同時,糞便在腸道積存,其中的毒素又被腸道吸收,會讓人產生口臭、飽脹、嘔吐等病症。

與之相反,蔬菜等很多素食含有大量纖維素,可以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有利於人體健康。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便祕,單純靠改變飲食,少肉多菜即可調整過來。嚴重便祕需藥物治療,但改變飲食習慣仍是根本。

營養學家認為,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類、穀物、種子和堅果等植物類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隨着心臟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襲擊人類的情況日益嚴重,更多的人開始選擇較健康的飲食方式,包括素食。

而實際上,素食理念已經在國內外流行多年。早前,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上的研究稱,素食者比肉食者更長壽,並且素食者死於心臟病的人數比肉食者少19%,死於糖尿病和腎衰竭的人數似乎也更少。

在這一天不吃肉:國際素食日是哪天 第2張

素食並非不吃肉
  但也有專家學者指出,40%以上的素食者血壓高且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和腦卒中。從人類進化的歷史、人體的消化結構等方面來看,人應該屬於雜食動物,即不是單純的肉食或素食,一味地強調單純的素食、肉食都不利於人類的整體發育和發展。

素食應該怎麼吃
  營養過剩者優先食素,備孕女性不宜食素

吃素前要全面瞭解自己的吃素目的和身體情況,身體素質好、營養過剩的肥胖或超重者,最適合多吃點兒素食。想要素食減肥的女性,要看自己體形是真的偏胖還是正常,正常體形的女性不必要通過素食減肥;有懷孕計劃的女性也應在懷孕之前的六個月停止吃素。

還有些人羣並不適宜吃素:體質虛弱、體能消耗量大的病患者,比如患有甲亢、貧血和低血糖的人;生長髮育期的孩子;月經期、月子期、更年期的女性;工作量大的體力、腦力勞動者和上夜班的人,也應避免長期素食,不然體能容易透支。推薦:促進保護山嶽生態的國際山嶽日

“三分之二”和“每天一頓”
  吃素並非完全不吃葷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對健康非常有益,完全不吃是不科學的。長期吃素會造成蛋白質、鈣、鐵、鋅、維生素B12等的缺乏。

雖然豆類含有不少植物蛋白、鈣、鐵和鋅,深綠色蔬菜含有比較多的鈣和鐵,全谷製品中有比較多的鋅,但它們往往與植酸等其他分子糾纏在一起,被人體吸收的效率比較低。長此以往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導致各種疾病發生,包括缺鐵性貧血、骨質疏鬆、老年抑鬱症、膽結石等,還會影響生育功能。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主張,三分之二以上的食物來自於植物比較合適,有利於降低癌症的發生風險。素食比較現實且合適的做法是一週一天素食或一天三餐中有一餐是素食,這樣葷素合理搭配,既避免了過多的脂肪油脂攝入,同時又使營養全面,這才是養生益壽之道。

有的人在吃素一段時間之後,出現睡眠質量下降、脾氣暴躁、體力恢復能力下降的情況,這時應停止素食計劃,有必要時應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