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節為什麼消失了 這個節日有什麼意義

在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就是上巳節,但是現在幾乎很少有人記得這個節日。那麼,上巳節為什麼消失了?這個節日有什麼意義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黃曆的介紹吧!

上巳節為什麼消失了 這個節日有什麼意義

你可能感興趣:上巳節是什麼節日 傳統習俗

上巳節為什麼消失了
  
上巳節形成於先秦時代,節期在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因為這個日子多逢農曆三月初三,所以魏晉之後就固定在“三月三”了。唐以後,“上巳節”的習俗逐漸淡出,從宋元時代開始,漸漸不顯,筆記史料和文學作品中都表現了一種追古慕古的情懷。
  到了宋代,上巳節突然銷聲匿跡,因上巳、清明、寒食三節日期相近,內涵衝突。上巳重狂歡,寒食重祭祖,清明重健康,唐高宗時便曾下詔批評:“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鬆檟,曾無戚容。”

上巳節為什麼消失了 這個節日有什麼意義 第2張

你可能感興趣:上巳節和清明節的關係 有什麼關聯

上巳節的意義
  祓禊儀式還包含了“求愛”和“乞子”的環節,這是渴求生命的延續。為了得子,婦女們還在沐浴的時候撿食浮在水中的生殖象徵物,如雞蛋,如棗子。晉張協《洛禊賦》中“浮素卵以蔽水,灑玄醪於中河”、南朝梁庾肩吾《三日侍蘭亭曲水宴詩》中“踴躍赬魚出,參差絳棗浮”等,説的就是食浮卵、浮棗乞子的習俗。

上巳節為什麼消失了 這個節日有什麼意義 第3張

你可能感興趣:上巳節活動形式有哪些,結伴踏青最好

上巳節的文化價值
  
上巳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展現着中國從古至今的生活風貌,藴藏着中華民族的情感價值、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上巳節作為黃帝誕辰節,彰顯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
  上巳節展現了大量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粹。例如上巳節的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説、關於上巳節的大量文學作品記載都是寶貴的民族精神產品。文人們“曲水流觴”的活動充滿高雅的藝術氣息。踏春遊春、採薺菜、聽蛙鳴、親近自然以及少數民族載歌載舞的活動展現着健康的生活情趣。
  祈求健康長壽的祭拜活動、象徵吉祥吉利的各種民俗凝聚着中國曆代人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嚮往,表達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這些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激勵着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另外,上巳節的一些民俗也有一定的科學價值,例如用薺菜煮雞蛋、婦女戴薺菜花防頭痛的民俗。現代中醫學研究顯示,薺菜味甘淡、性微寒,能涼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熱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