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年的來歷 風俗有哪些

小年,被稱為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同時也意味着一年的結束,新一年的起始。在小年將至之際,因南北地域文化差異,所以小年到來的時間,以及準備的活動,都是存在差別的。但相同的是,小年的到來,給每家每户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期盼。

南方小年的來歷 風俗有哪些

南方小年的歷史由來

根據文獻記載,由於傳統文化差異影響,因此小年夜在南北方有不同的時間。北方地區小年時間通常為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地區小年時間通常為臘月二十四。在宋代和清代之時,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夜,也為祭祖,舉行祭天大典的時間。由於北方為以前政治中心,因此受到的官氣影響較深,隨之跟隨模仿,但是相對來講,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因此南方小年一直固定為臘月二十四,這一習俗沿用至今。

南方小年的風俗傳統

在南方小年到來之際,祭灶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活動。在這一天之中,人們除了會給造神供奉糖瓜糕點之外,還要換一幅新的造神畫像。根據民間傳説,小年這天,灶王爺都會向玉皇大帝告知百姓們的善惡情況,從而玉皇大帝進行賞罰。因此在人們進行祭拜之時,為灶神準備好所需物品,以達到讓灶神對玉皇大帝講好話,讓整個家庭新的一年,有更好的發展的目的。同時小年又被稱為迎春日。迎春,旨在迎接新的一年,在這一天之中,家家户户都要打掃衞生,旨在掃除一切有陰霾,有不祥徵兆的情況,辭舊迎新,以全新的一種狀態,等待新年將至。

南方小年的飲食習慣

由於歷史傳統文化變化,因此南北方在小年到來之時,飲食方面存在差異變化。對於北方人來講,餃子是每一個重要節日必須要存在的食物,相反,南方人在小年到來時,一般都會去準備粽子,又被稱為年粽。因為年粽,有着新年新氣象,吉祥如意的象徵。俗語曰:“年粽年粽,年年高中。”同時在飲食方面,南方人以米類為主食,在小年到來之時,吃米餅和糰子,是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為這兩種食物,同時擁有着團團圓圓,一家生活幸福美滿的寓意。而荸薺,對於福州人來講,是小年必不可少的存在,寓意着新一年到來之後,從年頭至年尾,好運連連,生活順利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