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簡單介紹

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天象充滿了好奇與嚮往,有的還會設立一些節日,通過隆重的儀式,來表達對自然事物的崇敬之情,因而產生了不少風俗習慣,也被保留了下來,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本篇就來講講關於月亮的節日,看看它有何來由。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簡單介紹

中秋節的來歷

由於傳説版本過多,關於它的起源已經比較難查證,在這裏簡單例舉一個。古籍《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即拜月之意,可見早在那時,就已經有這樣的儀式了,其對象是月神,也稱作太陰星主、月姑或月宮娘娘。從此以後,每當中秋月上時,人們設案燃香,陳列月餅瓜果等供品拜月亮。拜月完畢,焚燒月光紙,撤下供月食品,散給家人。

風俗有哪些

1.賞月:這是最流行的活動了,人們會登高或者在院子裏,望着天邊圓月,和家人朋友邊吃美食邊聊天,這一天的月亮也讓人感覺到分外圓滿和亮堂。

2.懸掛燈籠:舊時家家户户都會掛上五顏六色的燈籠,小孩子尤其喜歡,以不同的形狀懸掛3.在樹木或房屋中。現在科技發展了,也有電子燈光,公園街道等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

互送禮物:在中秋節期間,人們會短暫拜訪朋友或親戚,帶上禮物,他們通常在晚餐前離開。

購物:臨近節日,各商場超市都會做打折優惠活動,還有抽獎等,也因此吸引了不少顧客。

節日含義簡介

除了春節,中秋節就是第二個重要的與家人團聚的節日了,它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一般都會有法定節假日。由於在秋季的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寓意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它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古代人們也會用這些詞彙指代,然後記錄到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