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農曆七月二十五 摩梭族轉山節

農曆七月在我國民間又稱蘭月,因為許多品種的蘭花在此時綻放而得名。農曆七月正是我國夏季炎熱的時候,但對我國雲南的摩梭族同胞而言,就算這個月再炎熱,也要參與月末的一個大節日,那就是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的轉山節,那麼就讓農曆節日大全為你介紹摩梭族轉山節。

2017年農曆七月二十五 摩梭族轉山節

問:2017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答:2017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是摩梭族的瀘沽湖轉山節。

轉山節(wagua),也稱瀘沽湖轉山節,流行於寧蒗彝族自治縣,是摩梭族朝拜格姆女神山的節日,於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白露前後)舉行,是摩梭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

摩梭族人認為,格姆山上的雲來霧往直接影響瀘沽湖地區的農耕,所以他們把白露節令前後豐收在即的日子,定為崇敬山水的節日。其時,摩梭人身着盛裝去朝拜瀘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到山上燒香磕頭,懸掛彩色經幡,敬獻供品,祈求女神福佑。

轉山節的由來與節日活動
  窮究瀘沽湖轉山節的淵源,當屬於人類早期的自然崇拜。摩梭人古代屬遊牧民族,後來逐漸定居於山嶽之間。江湖之濱,所以摩梭人最早崇拜的自然實體固然是山和水,轉山轉海就是摩梭人崇拜自然實體的羣眾性活動。

根據民間傳説,轉山節始於摩梭祖先泥月烏時代。據史書中的記載,摩梭祖先泥月烏約在唐初定居並得勢於永寧,所以轉山節也當始於唐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少數民族較早的傳統民族節日。

最初的轉山節,不是集中於永寧正東方的格姆山下,而是哪個摩梭村落靠着哪座山,村民就去敬拜祭祀那座山,後來人們認為永寧的格姆山雄偉壯觀,倚天聳立,昂頭挺胸,頗能代表摩梭人的氣質,被藏區稱為“森格格姆”,代表美麗女神的化身。所以摩梭族人就逐漸在轉山時集中到格姆山。

生活在格姆山下的瀘沽湖人,從格姆山的陰晴雲霧判斷天氣,並認為這是女神格姆為族人發出的信號,例如當地諺語説:“格姆山戴帽,農夫睡覺”,意即當雲霧籠罩格姆山就要下大雨。

而且當地人經過長期總結,發現處暑和白露兩個節令之間是決定糧食增減的關鍵時刻,所以逐漸變成一種社會約契,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這天,瀘沽湖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來共同敬拜格姆山,祈求格姆女神保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轉山節的頭一天,摩梭人就開始準備轉山所用的東西,他們砍下長竹杆,剝下竹葉,只留下竹杆尖上的竹葉,然後綁上金幡,用一隻口袋裝上五穀雜糧,殺豬宰羊,準備好第二天轉山時的食物,然後把馬喂得飽飽的,早早地入睡了。

清晨天空剛露出魚肚白,一串串的馬鈴聲便打破瀘沽湖的寧靜,摩梭人有的牽着馬,有的騎着馬,穿着豔麗的服裝,帶着豐盛的酒肉佳餚,成羣結隊地向着他們心中的聖山格姆女神山進發。

人們到了山下,先圈下自己的地盤,三個大石頭頂個鍋,生上火,燒上茶,然後帶上拜山的食物,輕裝上山。女神廟位於格姆神山的山腳處,二十多分鐘就可到達,雖不大,但香火旺,特別是這天,近萬人共同彙集這裏,朝拜心中的女神,場面很是壯觀。

廟門兩邊是用木材堆成的燒香牆,上面放上青松枝,每人到了這裏,先撒五穀,然後再在每堆松枝上放上蕎麪,頂禮莫拜,口中唸唸有詞,保佑平安,圍着女神廟轉三圈,一邊轉一邊撒五穀,再插上竹杆,綁上金幡佛像,拜完下山,讓下一輪人拜山。從早上到下午,拜山的人羣像牽線一樣。

下山回到自己的地盤上,各家人就開始準備豐盛的午餐,多以燒烤為主,烤豬、烤羊,這時你隨便走進哪“家”,好客的摩梭人都會給你讓出座來,打上一碗酥油茶,拿出烤得黃黃的米粑,讓你先吃一點,等豬羊烤好後再喝上“蘇里馬酒”或“咣檔酒”,共享烤肉,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