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秋”、“咬秋”還不夠,看鹽城“摸秋”

立秋節氣,我國民間各地都有着許多應景的過節習俗,如天津等多地的“咬秋”、江南立秋要“啃秋”吃西瓜等等。但除了以上兩種度立秋的習俗,江蘇鹽城還有一種“摸秋”也值得人們一看。

“啃秋”、“咬秋”還不夠,看鹽城“摸秋”

你可能喜歡》》立秋下雨好還是不好?

立秋之夜,鹽城北部地區傳有“摸秋”的習俗。這天夜晚人們可以在私人或集體的瓜園中摸回各種瓜果,俗稱“摸秋”。丟了“秋”的人家,無論丟多少,也不叫罵。

立秋節氣“摸秋”的習俗相傳始於元代,相傳元末,淮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參加起義隊伍的將士都是農民出身,他們飽受元軍的兵燹之苦,對兵擾深惡痛絕,故而舉兵,這支鐵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

一天,這支起義軍轉移到淮河岸邊,因是深夜不便打擾百姓,便曠野露天宿營,此時有少數戰士飢餓難忍,在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飢,不料此事被主帥發覺,於是在天明時分便準備將那幾個治罪。而當地村民們得知後,紛紛向主帥求情。為求開脱戰士的過錯,有一老者隨口説道:“八月摸秋不為偷。”那幾個戰士因此話而獲赦免。又因為那天正好是立秋節,從此留下了立秋節氣“摸秋”的習俗。

結束語:秋天是成熟的季節,各種瓜果在田野裏飄香,早誘得人垂涎三尺,大家早巴望摸秋時好好過一把癮。許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裏供人摸秋。據説後來的“偷摘瓜果”者多為調皮的小孩,此夜“摸秋”,如果小孩是摘得葱,則認為小孩長大後能聰明,如果是摘得瓜,則認為以後小孩吃喝不愁,而丟了“秋”的人家,無論丟多少,從不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