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咬春,咋一聽以為是趙雷的歌?其不然,咬春是立春日吃春餅稱呼。立春這一日,漢族民間講究要買個蘿蔔來吃,叫做咬春。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講究時令吃食,立春這天要吃春餅,吃春餅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盤的,這一日從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擔子在衚衕裏吆喝:蘿蔔賽梨。那時候,再窮的人家,也要買個蘿蔔給孩子咬咬春。

咬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漢族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麪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

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裏分格碼放薰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薰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燻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捲進春餅裏吃。

清人專有《咬春詩》:“暖律潛催臘底春,登筵生菜記芳辰;靈根屬土含冰脆,細縷堆盤切玉勻。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響動牙脣;帝城節物鄉園味,取次關心白髮新。”可以想像,那時咬春的風俗還是非常濃郁的。一個“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種韌勁兒,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風俗。

咬春就是吃一些新鮮的野味,立春時節吃一些新鮮的野味,感受春天的氣息,據説“咬春”以後,整個春天不會犯困呢。咬春的食物,多以白蘿蔔為主,而以薺菜為最佳——約三、五好友,去郊外麥田邊、向陽處尋找,有嫩綠的薺菜已經耐不住寂寞,鑽出地面迎春來了。輕輕的挖了出來,回家擇洗乾淨,或沾甜麪醬吃,或者炒雞蛋吃。廚藝好的,把它做了春捲,更多的是把它剁細了,與豬肉混合做餡包餃子,那才叫一個鮮美!故漢族民間流行着“寧吃薺菜鮮,不吃白菜餡”之説法。

薺菜等營養價值很高,薺菜又名護生草、菱角菜,營養價值很高。據測算每100克薺菜含蛋白質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鈣420毫克,磷73毫克,鐵6。3毫克,核黃素0。19毫克,維生素攝氏度55毫克,尼克酸0。7毫克。營養要比一般種植蔬菜高得多。特別是胡蘿蔔素的含量可與胡蘿蔔相當,維生素c的含量甚至比西紅柿還要高。

薺菜藥用價值也很高,是中國傳統的中藥,藥用價值很高,全株入藥,性平,味甘,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藥效。其花與籽可以止血,治療血尿、腎炎、高血壓、咯血、痢疾、麻疹、頭昏目痛等症。

適宜各種內出血之人,諸如內傷吐血,咯血,產後子宮出血,月經過多,便血,尿血,消化道潰瘍出血,視網膜出血者均宜食用;適宜乳糜尿,泌尿繫結石,腎炎,水腫,高血壓之人食用;適宜胃潰瘍,胃痙攣,痢疾,腸炎,腹瀉,嘔吐之人食用;適宜眼病之人,如目赤腫痛,結膜炎,夜盲,青光眼,眼底出血,目生翳障者食用;適宜小兒麻疹,流行性感冒在流行傳染期間食用。如今又有學者將薺菜列入癌症患者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