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花語:相愛到永遠

當春天還未亂花漸欲迷人眼,萬物還未甦醒的時候,有一種花卻偷偷將自己梳粧打扮。只見它抽出嫩芽,吐出花苞,只為第一個舉起自己金燦燦的小喇叭通知大家:春天來啦!它就是眾所周知的“迎春花”。
  關於迎春花還有一段有趣的花語傳説呢!而迎春花這麼接地氣,相信它的花語也不會讓人失望吧。

迎春花花語:相愛到永遠

迎春花花語
  迎春花的花語和象徵意義:相愛到永遠。
  在早春季節,當園林和田野依然乍暖還寒,萬籟俱寂的時候,唯有迎春花纖枝婆娑,點點金黃,美麗的花朵竟相開放。飄飄的白雪與黃色的花瓣交相輝映,人們與嚴寒中會驀然想到:啊!春天已經來臨了。

迎春不單具有菊花那種傲霜鬥寒,凌雪竟放,更具有爭春不驕謙遜,菊花芳姿婀娜,挺拔不羣,迎春卻植根與巖隙,青草之中,淡雅素粧,樸實無華,而為大地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憑君語向遊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所以,它的花語是相愛到永遠。

迎春花簡介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帶、小黃花,系木犀科落葉灌木,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它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我國名貴花卉之一。

迎春花不僅花色端在秀麗,氣質非凡,而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適應性強的特點,歷來為人們所喜愛。迎春枝條披垂,早春先花後葉,花色金黃,葉叢翠綠,園林中宜配置在湖邊、溪畔、橋頭、牆隅或在草坪、林緣、坡地。房周圍也可栽植,可供早春觀花。

迎春花的枝葉和花朵均可入藥,有解毒消腫、清熱解表之功效。

迎春花花語:相愛到永遠 第2張

迎春花名字的由來
  很早很早以前,地上一片洪水,莊稼淹了,房子塌了,老百姓只好聚在山頂上。天地間整天混混沌沌,連春秋四季也分不清。那時候的帝王叫舜,舜叫大臣鯀帶領人們治水,治了幾年,水越來越大。鯀死了,他的兒子禹又挑起了治水的重擔。禹帶領人們察找水路的時候,在塗山遇到了一位姑娘,這姑娘給他們燒水做飯,幫他們指點水源。

大禹感激這個姑娘,這姑娘也喜歡禹,兩人就成親了。禹因為忙着治水,他們相聚了幾天就分手了。臨走時,姑娘把禹送了一程又一程。當來到一座山嶺上時,禹就對她説:“送到什麼時候也得分別啊!我治好水一定回來。”姑娘兩眼呤淚看着禹説:“你走吧,我就站在這裏,要一直看到你治平洪水,回到我的身邊。”大禹臨別,把束腰荊藤解下來,遞給姑娘。

姑娘摸着那條荊藤腰帶,説:“去吧,我就站在這裏等,一直等到荊藤開花,洪水停流,人們安居樂業時,我們再團聚。”大禹離別姑娘就帶領人人踏遍九州,開挖河道。幾年以後,江河疏通,洪水歸海,莊稼出土,楊柳發芽了,人民終於安居了。大禹高高興興連夜趕回來找心愛的姑娘。他遠遠看見姑娘手中舉着那束荊藤,正立在那高山上等他,可是,當他到眼前一看,原來那姑娘早已變成石像了。

原來,自大禹走後,姑娘就每天立在這山嶺上張望。不管颳風下雨,天寒地凍,從來沒走開。後來,草錐子穿透她的雙腳,草籽兒在她身上發了芽,生了根,她還是手舉荊藤張望。天長日久,姑娘就變成了一座石像,她的手和荊藤長在一起了,她的血浸着荊藤。

不知過了多久,荊藤竟然變水青、變嫩,發出了新的枝條。禹上前呼喚着心愛的姑娘,淚水落大石像上,霎時間那荊藤竟開出了一朵朵金黃的小花兒。荊藤開花了,洪水消除了。大禹為了紀念姑娘的心意,就給這荊藤花兒起個名叫“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