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康姓幾千年歷史的痕跡

解讀百家姓康姓。本期帶您追尋康姓幾千年歷史的痕跡。康姓,在《百家姓》排第88位,康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75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三。

追尋康姓幾千年歷史的痕跡

康姓文化之康姓歷史

康姓最早由姬姓分衍而來,這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西周時代。據《史記·衞康叔世家》記載,周武王姬發有個同母的弟弟叫姬封,西周初被封於康城,這就是後來的康叔。周公姬旦掃平武庚和三監叛亂後,為了更有效地治理殷商遺民,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分封給當時素負賢名的姬封,建立衞國,都城朝歌(今河南淇縣),衞成為當時大國之一。姬封仁政愛民,治國有方,為民眾所愛戴和擁護,死後諡號“康”,寓有“使民安康”之意,這是對他生平事蹟的一種褒揚,此後,子孫便取其諡號為姓,這是康姓的最早來源。即朝歌(淇縣)是康姓的發源地。另:據查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的由桑君編着的《新百家姓》記載康姓的由來,康姓正宗起源於諡號,周公旦平“三監”,武庚之亂以後,封小弟姬封在殷墟一帶,建立衞國,讓他管理那裏的“殷氏七族”。由於他按周公的囑咐辦事,治國很有成效,周成王便任命他為周朝的司寇。他死後,諡號為“康”,意思是能夠“令發安康”。他的庶子以諡號為姓,稱康氏。

東周時期,有周定王之同母弟劉康公者,康為其名,後世子孫取以為姓,也稱康氏,這支康姓的得來距今已經有2600多年的歷史。康氏姓源,除了姬姓的後裔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支,即漢朝時臣服於我國的西域康居國。《梁書·康絢傳》載:“漢臣西域康居遣侍子待詔河西,因留,其後氏焉,望出京兆、東平、會稽。”這一支來自西域的康氏,出現於距今大約2100年以前大漢聲威遠播之時,雖然出自異域,但也有着悠久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宋代,康氏人口又匯入“匡”氏的一支。這是由於北宋初年,其祖為避太祖名諱,“匡”姓一度改為字形相似的“主”姓。但政和年間,朝廷又認為主姓豈能民姓中所有,遂令其再度改為“康”姓或“正”姓。康姓在少數民族中也廣泛的存在着。《隋書》載:“突厥亦有康姓”,此外,金時女真人納喇(亦作納蘭)氏、清時滿洲八旗赫舍里氏、達斡爾族華力提氏漢姓為康,還有瑤、彝、蒙古、東鄉、土家、回、羌、朝鮮等族均有康姓。

周公姬旦興師平定武庚和“三監”的叛亂之後,康叔被封於殷商舊地,建立衞國。當時的衞國,在今河南省的東部、山東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帶,幅員甚大。都城最初定於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康氏子孫一代代在此相傳。後來,衞國又曾幾次遷都:衞文公時遷都楚邱(今河南浚縣與濮陽之間);衞成公又於公元前629年,渡過黃河,徙都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西南的顓頊城);公元前254年衞國為魏國(西周時分封的今山西省境的諸侯國)所滅,成為魏的附庸,秦戰敗魏後,衞被迫遷到了野王(今河南沁陽)。

幾次遷都,使得康姓後世在更大範圍內生息繁衍,由黃河以北逐步播遷到黃河以南。當然春秋戰國時代康氏子孫的活動區域還是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區。這期間,康叔的後代繁衍成了好幾個姓氏,除了以諡號為氏的康姓之外,還有以國為氏的衞姓,乃至“本自衞之公族,以非正嫡,號庶氏”的庶姓等等。先秦時期,康姓還主要分佈在河南境內,但其子孫至秦代已經開始向西、向東繁衍播遷,後來在陝西、山東兩省形成了早期康姓兩個大的族派,即古代京兆及東平一帶的望族。漢代,康氏有北遷至河北等省者,也有南遷到江浙一帶的。漢代初期,康居國遣王子待詔河西,逗留不去,其後子孫以康為姓。這支康姓人口相對較少,居住集中,初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帶,也就是今天的甘肅、青海的黃河以西地區,隨後進入陝、甘、寧和川西北,很快南下湖北,東南移民安徽與浙江。

魏晉之際,逢隴右戰亂,河西康氏(康居國王子的後裔)徙居藍田(今陝西藍田西),形成當地一大望族,後漸向東南遷移。到南朝宋康穆時,他又帶領家族三千餘人遷湖北襄陽之峴南,這一支康姓世代顯赫,枝繁葉茂,人丁興旺。發源於北方的康氏,早在唐代初葉就渡江遷到了江蘇和浙江一帶。有史記載的是唐玄宗時期靈州人(今寧夏靈武縣)康植,曾因功被封為泰山縣男,這一支康氏自此定居於蘇北。傳到了第三代的康日知時,又以功被唐德宗封為會稽郡王,於是舉家再度南遷,到了現在浙江省紹興市定居,逐漸繁衍成為當地望族。到康日知的兒子康志睦時,因戰功被封為會稽郡公。康姓因以“會稽”為號。這一支的康氏子孫繁衍不息,日漸壯大,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紹興則成為了南方各地康姓遷徙的主源,此後南方各地的康姓人家,大多來自浙江紹興。

至唐代,康姓已散居今河南、山東、陝西、甘肅、新疆、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地。唐宋時,康氏已播遷全國。宋代更是大放光芒。當時康姓人口約近15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9%,排在第85位。康姓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北地區,形成以中原的河南為中心向四周散射的分佈。同時,由北方遷居江蘇、浙江的康氏,又繼續播遷,遷居福建、廣東等地。這段時期着名的康姓家族和名人很多,有跟隨宋王室南征北戰,出仕居官的洛陽康再遇家族;有以軍功而聲名顯着的河北蔚州康延澤家族;還有以詩詞供奉朝廷,才華橫溢的滑州人康與之以及戰場上誓死力抗金軍的康傑等。北宋末年到元代,北方戰亂頻仍,時局動盪,故有許多康姓人士徙遷南方安居。明代康姓大約1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7%,排在第99位,分徙於陝西、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等地。

江西泰和、湖南邵陽、廣東順德等地均有康姓人物載入史冊。陝西為康姓第一大省。宋元明600餘年,康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西北部、東南地區遷移。全國形成以秦晉為中心的康姓聚居區。此時期較為着名的康姓家族有湖北蘄春康茂才家族,此外乾州康汝楫家族社會地位也很高。明人康順閏隨母從福建龍海縣紫泥鄉遷入潮汕地區,落籍於潮陽黃隴都崎溝村(今兩英),成為康姓入潮的始祖,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從清代開始,閩、粵康氏陸續有人遷至台灣,後又有移居海外者。現在康姓幾乎遍佈於全島的每一個角落。據台灣省文獻會表示,康姓在台灣為第79個大姓,以屏東和嘉南地區最多,台北、苗栗、台中等地方也相當不少。

在中國歷史上,康姓出現了許多名人。二十四史中,康姓單獨列傳者有36個;《中國人名大詞典》收錄了民國以前的康姓名人62個。較着名的有三國時高僧康僧會,中國早期遠行到海外的旅行家吳人康泰;唐代琵琶演奏家,有“長安第一手”之稱的康崑崙;後唐傑出將領康保裔;南宋詞人康與之;元代劇作家康進之;明初大將康茂才和文學家康海以及清代維新變法的代表人物康有為等。今天,康姓子孫已經遍及世界各地。他們在不同國度、不同地區、不同崗位為世界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正在做出着自己卓越的貢獻。

昔日商都朝歌---淇縣,是康姓最早的發源地,位於華北平原南部,東臨淇河與浚縣共水,西依太行與林州市連山,南與衞輝市接壤,北與鶴壁市郊區毗鄰。地貌多姿,“肘山腋水,地形爽塏”,西部為山丘地形,東部為平原泊窪地區,有着名的良相泊滯洪區。最低點為淇、衞河匯流口,海拔63.8米。淇縣境內氣候温潤,四季分明,總面積5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2920畝,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淇河鯽魚、纏絲鴨蛋、軟核蜜棗(也稱無核棗),被譽為淇縣“三珍”,歷史上曾為皇帝貢品。

有關康姓的古蹟名勝,河南省境內有淇縣城關鎮的衞國故城,附近還發現有三個商代冶鐵、制骨作坊遺址;淇縣耿家灣的武公祠,相傳為衞民感衞武公治衞有方而建;淇縣北的邑勵壇,相傳為衞康叔建;鞏義市康店鎮的康百萬莊園,曾經是明末清初富甲一方的大財主康百萬的私人住所,現在是全國三大莊園之一。外省名勝有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康有為故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旁還建有康有為書學院,由南海區委宣傳部、南海區文聯與丹灶鎮政府聯合籌辦;山東省青島市有康有為紀念館,該館由康有為晚年寓所改建而成,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康姓後人的尋根聯誼活動,雖然還沒有真正開展起來,但是對於康姓名人――康有為的追悼、紀念活動卻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2002年12月24日,由山東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和青島國畫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紀念康有為寓居青島80週年暨廖克雲山水畫展”在康有為故居開幕。此後於2003年4月4日,青島市又在康有為故居舉行了康有為銅像安放儀式暨康有為學術研討會。來自國內及該市的有關專家學者、領導及從台灣、香港趕來的康有為的孫子康保延、外孫何康樂和龐田中參加了此次安放儀式和學術研討會。2004年9月16日,廣東省佛山市委、佛山南海區丹灶鎮政府等單位聯合舉辦首屆康有為文化節。其系列活動之一,在康有為的故鄉——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舉行的南海康有為書學院成立暨“康有為杯”書法大賽頒獎儀式的成為此次活動的亮點。

“根”是中華民族歷來都重視的。“木本水源”,“落葉歸根”是中國人幾千年來艮久不變的心願,同祖同根歷來是被人們所珍視的。我們探求康姓歷史的來龍去脈,尋找它的昨天、今天,就是展示明天,世界各地康姓人士將會在“根”的引導下,沿着祖先光輝的足跡,攜手共進,去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