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理論雙璧之一,文史通義簡介

解讀百家姓章姓。中國史學理論雙璧之一,文史通義簡介,一部史學理論着作。章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位。章姓一般出自於姜姓、妊姓,也因他姓而改姓、因他族而改姓。 章還有一個含義,大家都説是立早章,嚴格來説應該是音十章,古代十音為一章。

中國史學理論雙璧之一,文史通義簡介

《文史通義》是一部史學理論着作。它是清代着名學者章學誠的代表作,與劉知幾的《史通》一直被視作古代中國史學理論的雙璧。道光十二年(1832)由作者次子華紱首刊於開封,稱為大梁本。

書名:《文史通義》 作者:章學誠

類型:史學理論

成書時間:清嘉慶六年(1801年)

章學誠(1738-1801年),字實齋,號少巖,浙江會稽(今紹興市)人,是我國封建社會晚期一位傑出的史學評論家。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不僅批判了過去的文學和史學,也提出了編寫文史的主張。他對編纂史書的具體做法,又表現在他所修的諸種地方誌之中。

章學誠在這部書中提出了“經世致用”、“六經皆史”、“做史貴知其意”和“史德”等着名論斷,建立了自己的史學理論體系;同時還在總結前人修志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志屬信史”、“三書”、“四體”、“方誌辨體”和建議州縣“特立志科”等重要觀點,建立了方誌理論體系,創立了方誌學,從而奠定了章學誠在清代史學上的重要地位。

章學誠在《與族孫汝南論學書》一文中回憶他的童年時説:“僕尚為羣兒,嬉戲左右,當時聞經史大義,已私心獨喜,決疑質問,間有出成人擬議外者。”這説明章學誠自幼對經學和史學理論就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所發的議論經常令大人吃驚,在這方面顯示出良好的資質。

章學誠十五六歲時,隨父親到湖北應城,從館師學習舉子業。但他對此卻很厭煩,於是偷偷説服了妻子,將金銀首飾摘下,賣錢換來紙筆,僱來縣裏的小書吏,連夜抄錄春秋內外傳,以及東周、戰國時的子、史書,然後根據自己的意圖,把它們分析開後重新組合,編纂成紀、表、志、傳體裁的史書,共100多卷。可是這些事情還沒來得及完成,他便因“館師所覺,呵責中廢”。可見他在青少年讀書時期,主要經歷也是用在歷史編纂學方面的。

他真正萌生撰寫一部史學理論着作的想法,是在他29歲的時候。章學誠曾説: “嘗以二十一家義例不純,體要多舛,故欲遍察其中得失利病,約為科律,作為數篇,討論筆削大旨。”(《與族孫汝南論學書》)

章學誠在太學志局的不幸遭遇,是促使他下決心着手撰寫《文史通義》的直接原因。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章學誠因“二三當事,猥以執筆見推”,進入太學志局,參與《國子監志》的編修工作。但他一旦進入志局,便感到處處受牽制,難以施展自己的才幹。尤其令他氣憤的是,志局監領嫉賢妒能,倚仗自己手中的權力,顛倒是非,排擠和打擊真才實學之士。數年之後,章學誠忍無可忍,於是憤然離開志局。

離開志局後不久,他給曾任順天鄉試考官、一向很關心和器重他的朱春浦先生寫了一封長信,陳述了自己離開志局的原因和今後的打算。他説:“學誠用是喟然謝去,非無所見而然也。昔李翱嘗慨唐三百年人文之盛,幾至三代兩漢,而史才曾無一人堪與範蔚宗、陳承祚抗行者,以為歎息。夫古人家法,沈約以前,存者什五,子顯以下,存者什三。唐史官分曹監領,一變馬班以來專門之業,人才不敵陳、範,固其勢也。每慨劉子元不以世出之史才,歷景雲、開元之間,三朝為史,當時深知,如徐堅、吳兢輩,不為無人,而監修蕭至忠、宗楚客等,皆痴肥臃腫,坐嘯畫喏,彈壓於前,與之錐鑿方圓,抵齬不入,良可傷也。子元一官落拓,十年不遷,退撰《史通》。是以出都以來,頗事着述,斟酌藝林,作為《文史通義》,書雖未成,大旨已見。”劉知幾,字子元,是唐朝着名的史學理論家,曾在史官中任事多年,後因忍受不了史官人浮於事、相互扯皮和嫉賢妒能的腐朽官僚體制,憤然離去,退撰《史通》,於是成為一代史學名着。章學誠在這裏通過敍述劉知幾在史館裏的遭遇,不僅暗示了自己離開志局的原因,同時也説明了自己開始撰寫《文史通義》的原因和動機。

關於《文史通義》一書的寫作年代,章學誠未曾明確説過,但還是可以通過他的一些行跡和言談推斷出來。

在上面給朱春浦的這封信中,章學誠還説道:“出都以來,作為《文史通義》。”這表明《文史通義》一書的動筆時間,應當在他出都後不久。根據他信中説明的情況,章學誠是在出都的次年寫的《文史通義》,那時已經距離他離開故鄉整整20年了。章學誠離開故鄉是1753年,則《文史通義》的動筆時間應當是1772年,章學誠時年35歲。

由於章一生貧窮,為了生計常常要四處奔波,使他不可能安穩坐下來從事學術研究,所以《文史通義》一書的寫作時斷時續,進展十分艱難和緩慢。學誠逝世前一年,因為積勞成疾,已經雙目失明,即使這樣,仍筆耕不輟。但天不假年,他早已列入計劃的《圓通》、《春秋》等篇還未及動筆,便遺憾地死去。可見,《文史通義》一書的寫作,自章學誠35歲起,至他64歲逝世時止,共歷時29年。但嚴格説來,仍沒有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