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潘姓的歷史,潘崇的姓氏之謎

解讀百家姓潘姓。關於潘姓的歷史在文化研究中遇到的謎題,季孫公的采地潘邑之謎、潘崇的姓氏之謎等。潘姓是一個漢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潘氏在2007年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二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八百萬,佔全國人口總數0.48%。朝鮮半島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

關於潘姓的歷史,潘崇的姓氏之謎

一、季孫公的采地潘邑之謎

查詢有關“潘姓”的一些文字資料,可以看出,潘姓源於地名。據《元和姓纂》、《廣韻》、《姓譜》等姓氏典籍記載,“周文王後畢公子季孫,食邑於潘,子孫以邑名為氏”,或曰:“周文王子曰畢公高,畢公高子曰季孫,封於潘,因氏焉。”各地《潘氏族譜》也都記載:潘氏始祖季孫公,“食採於潘,因以為姓”。

要弄懂這些典籍所説意思,首先必須弄懂“食採、食邑、采邑”的意思。所謂“食採”,《辭源》是這樣解釋的:“食採,食邑,采地。《漢書地理志》下‘本週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採於宗周畿內,是為鄭。’”周代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給諸侯,於是諸侯有了領地,各個諸侯的領地叫“國”,即“諸侯國”,如秦、齊、韓、楚、燕、趙、魏等諸侯國。各諸侯又在自己的領地內把土地封賜給卿、大夫、士,作為他們衣食奉祿的來源之地,包括其土地上的勞動者在內。這些卿、大夫、士的領地稱為“食邑”或“采邑”。在周代卿、大夫、士世代把“采邑”作為自己的衣食奉祿之地,故稱為食邑,也稱采邑。分封以宗法制度為依據,大小按封爵等級而定。卿、大夫、士在食邑內享有統治權利並對諸侯承擔義務。食邑原為世襲。説得更通俗些,所謂“食邑或採邑”,就是周代卿、大夫、士吃穿用等都來自其封地,封地之內的勞動者就是卿、大夫、士的供養者,任其役使。

弄懂了“食採、食邑、采邑”的意思,:潘氏始祖季孫公“食採於潘,因以為姓”的意思就不難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畢公高之子季孫公的食採之地在“潘”這個地方,於是季孫公及其子孫便以“潘”邑為其姓氏。也就是説潘姓是由地名轉化而來的,此即“潘”姓之由來。

季孫公的食采地“潘”在什麼地方,現在還是一個謎。也就是説潘地在何處,有各種各樣的説法。

《元和姓纂》、《廣韻》、《姓譜》等姓氏典籍只記載畢公子季孫“食採於潘,因以為氏”,但沒有説潘地位於何處。而現代的姓氏着作,如王大良編着的《當代百家姓》、陳明遠、汪宗虎主編的《中國姓氏辭典》等,都指出了季孫公的采地“潘”的大致方位

王大良編着的《當代百家姓》(氣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記載:“第一支相傳出於姬姓,是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的後代。西周初年,畢公高被分封在畢國後,又在自己的封國內進一步分封。於是,他的兒子之一季孫便被分封於潘(今陝西北部)。後來,季孫的子孫就以封邑為姓,姓潘。”王大良先生説畢公高在自己的封國即畢國之內封賜季孫公,他還特地加上括號強調:“潘”地在今陝西北部。

陳明遠、汪宗虎主編的《中國姓氏辭典》(北京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説:潘姓“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據《廣韻》及《元和姓纂》記載,周文王後畢公之子季孫,食採於潘,因氏焉。古潘國舊址在今陝西省北部,為畢國之附庸。

周宏主編的《中國姓氏尋根遊》(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升級版)載:”潘氏最早的一支出自姚姓,先祖是生於姚墟的舜,他建立了潘都(今北京延慶縣東北),後來潘地隨部落遷移至今陝西興平北。商朝時,舜的後裔在潘地建立了潘子國,商末時被周文王所滅,其子孫以國為氏。周文王滅潘國後將其封給孫子季伯,姬姓潘國後來遷至河南省固始縣。春秋時被楚國吞併,其子民也以潘為姓,成為又一支潘姓(《元和姓纂》)。而最早姚姓潘氏就融入於此支姬姓潘氏。“

中國科學院遺傳所主任、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袁義達主編的《中國姓氏·三百大姓》(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在潘姓的起源與演變中載:”第一支源出姚姓。舜由於生於姚墟又姓姚。姚墟在今河南濮陽西的濮城鎮,近山東鄄城。姚墟盛產桃,姚人以桃樹為圖騰,姚以兆為姓,兆即占卜時以火灸龜甲產生裂痕如象形兆字,舜擅長占卜,故以姚為姓。舜帝建都,古城大約在今北京延慶縣東北。後來舜部落南遷於山西永濟,潘地也移到今陝西興平北,接近古畢國之地。在商朝時,舜的後裔在潘地建立了潘子國,直到商朝末被周文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姚姓潘國,勢弱國小,不見於經傳,姚姓潘人事實上已湮沒於姬姓潘人之中。姚姓潘氏的歷史也有近四千年。第二支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滅姚姓潘國,把潘地封與其子畢公高之季子季孫(亦作季伯),是為姬姓潘國,潘人隨後東遷到河南洛陽東的潘城,再東遷到河南商丘西北之潘侯集,最後南遷到近楚國的潘鄉,即今河南固始。姬姓潘國也勢弱國小,不見於經傳,春秋時為楚國所吞併。姬姓潘氏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多年。晉哀侯的大夫潘父,姬姓,應是這支潘姓之後。“

福建潘氏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滎陽潘氏》雜誌刊載:”潘氏郡系:滎陽郡。按:潘氏出於周文王庶子姬高,受封於畢,(注:杜預雲:畢在長安縣西北。地理今釋:長安屬陝西西安府,高即畢公也。)畢公支子季孫,食邑於潘,(注:即今西蜀四川松潘衞是也。)後遂以潘為姓,迨晉時,衍族洛陽而滎陽,潘氏名益着,潘岳其最者也。(注:滎陽,禹貢:滎波既藸是其地也。地理今釋:即河南開封府滎陽縣也。洛陽亦屬河南地,潘岳字安仁,美丰姿,善詞賦,每出洛陽道,婦人愛之,皆連手投以佳果,滿載而歸,又嘗為洛陽令,公餘植桃李,花開滿縣,稱花縣。)此滎陽郡之由名也。(注:滎字從水為是。)竹圃氏述(印章)“

固始縣根親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馬世洲先生撰文説”潘姓源於固始“, 他説:” 潘姓是一個古老、多源的姓氏,河南省固始縣是以“食採於潘,因以為氏”的潘姓祖根地。“馬世洲先生特別強調:”潘以封邑為姓,潘國故址在固始。“”固始縣,古潘國。“並指出固始的”番國遺址“就是古潘國的所在地。馬世洲先生結論是:季孫公的食採之地就是古”番國“,其地在今天的河南的固始縣。河南還有其他幾位姓氏研究專家持此觀點。

而各地《潘氏族譜》關於潘氏始祖季孫公的食採之地的記載與上述記載截然不同,如:

明萬曆首輔張居正為徽州婺源桃溪《潘氏族譜》所撰序言記載:”潘氏世宦族也,在在着聞,而婺邑最之,其先姬姓,系周文王第十六子畢公高之三子曰季孫,食採於潘,因氏焉,封滎陽侯,故名潘氏者,皆從滎陽郡。“

明代工部尚書潘季順主修浙江烏程純孝裏《潘氏世譜》,並親自撰寫序言:”餘潘氏世居今匯咀,即元嘉中,詔旌純孝裏也。自武王受命,大封同姓,於是畢公高之子季孫食邑於潘,因以為姓,封滎陽侯,因以為郡。“”餘潘氏始封於滎陽之萬安鄉崇仁裏。“

湖北潘正道先生主編的《潘氏合修宗譜湖北區籌備委員會報告書》收集了許多潘氏資料,其中有資料記載:”西伯侯姬姓名昌,生而聖明。事商紂,賜弓矢鈇鉞,得專征伐。虞芮質成,江漢歸化,三分天下有其二。配聖女姒氏,生子十八人。厥後,第十六子畢公名高,相武王伐紂,奄有天下,大封同姓,於是,畢公幼子季孫名旬,食邑於潘,因以為姓。封滎陽候,因以為郡。“

河南固始”花縣堂“《潘氏族譜》記載:”按史雲,我祖畢公高,系后稷十五代孫文王昌第十五子,武王發之胞弟也。以商紂無道,武王率師伐之,畢公輔王亟入紂,紂師皆倒兵不戰,以歸武王,紂走,入登鹿台之上,衣其珠玉,自焚於火而死,商即亡矣。諸侯尊武王為天子,王命畢公釋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閭,表釋以訖,遂罷兵西歸,大封功臣,畢公高滎陽侯,所封之地古名中州汴梁,即今河南滎陽有水曰潘水,食採於此,因以為氏,此吾潘氏受姓之由來焉。“

湖北武漢《潘氏族譜》記載: ”昔周穆王騎八駿馬遍遊天下,時税駕滎陽潘邑,懷挽駕至舍,獻茶畢,上曰:卿誰之裔歟?懷曰:臣畢公高之四世孫。上曰:畢公高吾文祖之出,與吾同源,遂欽取筆賜其額:岐周同源雲。“ 查江西武寧南皋《潘氏世譜》,”懷“為畢公高第四世孫、季孫公第三世孫。從周穆王”税駕滎陽潘邑,懷挽駕至舍“這句話可以看出,季孫第三世孫潘懷當時還居住在滎陽潘邑。

廣西岑溪《潘氏族譜》記載: ”季孫諱荀,畢公高第四子,封滎陽侯,食採於潘,以邑為氏,子孫世居滎陽,作潘姓,季孫即潘氏之始祖也。“

湖南嶽陽《潘氏族譜》記載:”朔潘氏之源,乃周姬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相武有功,封其四子季孫食採於潘,以地為姓,從而得姓。潘地位於鄭州與洛陽之間滎陽郡,故吾族堂名夙稱“滎陽堂”。吾潘氏祖先在此篳路藍縷,開基創業。嗣後,支繁派衍,丁眾族廣,遍佈神州,遠涉世界各地。“

安徽涇縣茂林潘江藻主修的《滎陽潘氏統宗譜》記載:”潘氏之先出於周畢公高之第三子季孫公。武王克集大統,大封同姓,公食採於潘,封滎陽侯,號滎陽郡,子孫因以為氏,故潘姓稱滎陽,自此始也。“

浙江新安《潘氏宗譜》記載:”季孫畢公第三子,文王孫,武王弟也,又云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三子也 高相武王,以功封於畢,封高第三子季孫公襲滎陽侯,食採於潘,因氏焉,居安仁鄉崇仁裏。“

廣東深圳石廈村《潘以德堂族譜》記載:”我族得姓之始祖——季孫公,系黃帝二十一代之孫。周文王子畢公高之後。畢公高四子季孫食採於潘,因氏焉。世居河南滎陽縣安仁鄉崇仁裏,歿葬金堤山羅漢獻臍形。“

筆者在這裏不厭其煩地列舉了不同地域、不同族羣、不同支系、不同時代的《潘氏族譜》中的相同記載,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潘氏族譜》也與以上《潘氏族譜》的記載高度一致,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以上《潘氏族譜》均記載潘氏始祖季孫公系文王之孫、畢公高之子,其食採之地位於河南滎陽。

綜合以上所有資料,可以看出,關於畢公高之子季孫公”食採“之地共有五種説法:

一是陝西北部説。陝西北部説的理由是畢公在其封國之內分封其子孫,所以其子季孫公的食採之地在畢國之內,大概方位在陝西北部,但沒有指出其在陝西北部的確切具體位置。

二是四川松潘説。此説是竹圃氏提出來的,他在講到”畢公支子季孫食邑於潘“時,特地在”潘“後加注,”即今西蜀四川松潘衞是也,“但沒有講明理由。我估計這個竹圃氏有點望文生義之嫌。他可能看到”松潘“之中有個”潘“字,因而就斷定季孫公”食採於潘“的”潘“就是四川松潘。

三是河南固始説。馬世洲先生用來證明”河南固始是潘氏發源地“關鍵證據是考古發現的文物資料,即在河南固始縣城發現了”番國故城遺址“;在固始侯古堆春秋墓中出土了一套編鐘九枚;在信陽縣北甘岸村出土的三件青銅器。在這些文物上刻着含有”番“、”番子“、”佳番“等字樣的銘文。因而他們斷定這個”番“字就是”潘“。既然”番“字就是”潘“,那麼”番國“就是”潘國“了。於是就斷定這個”番國“就是季孫公的食邑,所以固始就是潘氏的發源地。

四是河南滎陽説。此説為全國各地的《潘氏族譜》所記載,而且這種記載都一致指出:季孫公的食採之地在河南滎陽,有的還指出河南滎陽潘水就是季孫公的食採之地。今天的滎陽已經沒有”潘水“這條水名了,但從許慎的《説文解字》中的”潘“字條,可以查出”潘水“。請看《説文解字》:”淅米汁也,一曰水名,在河南滎陽,從水番聲,普官切。“潘水已經改名。據滎陽潘建民説,今天的”汜水“可能就是歷史上的”潘水“。各地《潘氏族譜》還指出季孫公”封滎陽侯,因以為郡“。有的《潘氏族譜》還更為詳細的記載了季孫公在滎陽的居住地和墓葬地在河南滎陽”安仁鄉崇仁裏,歿葬金堤山羅漢獻臍形“。

五是季孫公的采地潘邑流動説。周宏與袁義達二位姓氏研究專家在其着作中給讀者描繪了一張季孫公食採之地潘邑流動遷徙路線圖:陝西興平北——洛陽東的潘城——商丘潘侯集——楚國潘鄉(今河南固始)。這個資料告訴我們,季孫公的食採之地”潘“不是一個固定的地點,而是一個不斷流動的地點。

畢公高之子季孫公的食採之地”潘“,究竟在什麼地方,眾説紛紜,至今沒有定論,這又是一個讓人不解的謎團,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研究、考證、探索。

二、潘崇的姓氏之謎

《中國人名大辭典》對潘崇進行了簡單介紹:”潘崇,春秋時楚國人。字道安,楚成王時為太子商臣師。成王欲廢商臣而更立子職。商臣聞之而未察,問潘崇,崇教以享成王寵姬江羋而勿敬。商臣從之,江羋怒,言宜君王之慾殺商臣而立職。後商臣聽崇言,殺成王,自立為穆王,使崇為太師,且掌環列之尹。穆王十年,崇率兵攻麚國,至於錫穴。(左傳文公元年、十一年)“所有歷史典籍,都只介紹了潘崇的生平事蹟,而沒有介紹潘崇姓什麼。只有宋人鄭樵撰寫的《通志·氏族略》記載 :”潘氏,羋姓,楚之公族,以字為氏。潘崇之先,未詳其始,或言畢公高之子季孫食採於潘,謬矣,潘岳家風詩自可見。晉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漢有潘瑾,後漢有潘勉。“據此,有些現代姓氏專家斷定,羋姓潘氏是組成潘姓人羣的最重要成分,當代潘姓多認潘崇為其族之始祖,今天居住在湖北、安徽、江蘇等地的潘氏均為潘崇之後裔。

現代姓氏着作都説楚國潘崇姓羋,主要根據就是宋人鄭樵撰寫的《通志·氏族略》。如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在cctv4頻道《百家講壇》解讀《百家姓》講到潘姓的來源時,主要介紹了潘崇,他説:”潘姓有四個來源:一出自羋姓、二出自姬姓、三出自姚姓,四少數民族改姓和賜姓。“錢文忠教授説”……潘姓也是一個大姓,出自羋姓,是楚國貴族潘崇之後,這一支很重要……春秋戰國的時候,潘姓的主體在今湖北境內發展,後來往山東湖南遷徙……“錢文中教授沒有按時間先後順序介紹潘姓的來源,而是把產生時間最晚的”羋姓潘氏“這個來源放在最前面講,把其他來源放在後面講。主要是為了強調”羋姓潘氏“在潘姓中的主體地位,並且強調全國各地的潘姓主要是由當時的楚國即今天的湖北境內的”羋姓潘氏“發展開來的。

關於潘崇,各地《潘氏族譜》的記載與宋人鄭樵的《通志·氏族略》的記載卻大不相同。各地《潘氏族譜》均記載潘崇為畢公子季孫公之後裔。如:

江西武寧南皋《潘氏世譜》、湖北羅田《潘氏丁丑宗譜》、湖北浠水《潘氏大同宗譜》、湖南新化冷水江《潘氏族譜》、重慶長壽《潘氏族譜》、貴州普安州《潘氏族譜》均記載潘崇為季孫公第十五世孫,楚太師。

湖南嶽陽《潘氏族譜》記載:潘崇為季孫公第十六世孫,”潘崇,字仰吾,號道安,周傾王三年為楚太師,緯武經文,掌環列之尹,楚國大治。“

季孫公為周文王之孫,畢公高之子,周王室姓姬,所以季孫潘氏應該屬姬姓潘氏。潘崇既然為季孫公之後裔,因此潘崇之潘氏也就應該屬姬姓潘氏,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宋人鄭樵的《通志·氏族略》記載潘崇屬羋姓潘氏,而潘氏族譜記載潘崇屬姬姓潘氏。潘崇究竟是姓羋還是姓姬,目前尚無定論,這又是一個未解的潘氏之謎。

三、潘岳的後裔之謎

首先來看看《晉書·潘岳傳》對潘岳的記載:”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邪內史。------初,芘為琅邪內史,孫秀為小史給嶽,而狡黠自喜。嶽惡其為人,數撻辱之,秀常銜忿。及趙王倫輔政,秀為中書令。嶽於省內謂秀曰:‘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嶽於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誣嶽及石崇、歐陽建謀奉淮南王允、齊王冏為亂,誅之,夷三族。嶽將詣市,與母別曰:‘負阿母!’初被收,俱不相知,石崇已送在市,嶽後至,崇謂之曰:‘安仁,卿亦復爾邪!’嶽曰:‘可謂白首同所歸。’嶽《金谷詩》雲:‘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乃成其讖。岳母及兄侍御史釋、弟燕令豹、司徒掾據、據弟詵,兄弟之子,已出之女,無長幼一時被害,唯釋子伯武逃難得免。而豹女與其母相抱號呼不可解,會詔原之。“

從《晉書·潘岳傳》的記載可以看出,潘岳被孫秀所害,並夷三族,也就是滿門抄斬,遭遇滅門之禍。只有潘岳的哥哥潘釋之子潘伯武逃難得免,以及潘豹妻女被詔令原之。因此可以肯定的説,潘岳沒有嫡傳後裔了。

有的潘氏族譜與《晉書·潘岳傳》的記載相同,潘岳沒有後代。如江西武寧南皋《潘氏世譜》、湖北羅田《潘氏丁丑宗譜》、湖北浠水《潘氏大同宗譜》、湖南新化冷水江《潘氏族譜》、重慶長壽《潘氏族譜》、湖南嶽陽《潘氏族譜》、河南洛陽《潘氏宗譜》等族譜在其《世系表》中關於潘岳一脈,都只記載到潘岳為止,這説明潘岳是沒有後代的。

但筆者發現,還有許多地方的《潘氏族譜》均記載他們自己為潘岳的後代。

如:徽州新安《潘氏宗譜》記載: 潘岳生潘釋,潘釋生潘汶、潘漳,潘汶又名潘攻,潘漳又名潘考,……,潘岳後裔,譜中有詳細記載。

江西樂平《潘氏宗譜》記載:潘岳生潘文質、潘文質生潘和、潘和生潘汝能,……,其下均有記載。

湖南中方、湖南洞口《潘氏族譜》、貴州黃平飛雲崖《潘氏族譜》、貴州天柱《潘氏族譜》均記載:潘岳生潘扆,潘扆生潘尼,潘尼生潘佑、潘祚,潘佑生潘愉、潘怡、潘恂,潘祚生潘愷、潘悌,……,以下記載詳細,世次分明;

湖北黃梅古磉《潘氏宗譜》記載:潘岳生子潘紹卿、潘紹愷、潘紹元、潘諫……,。

江西湖口都昌《潘氏宗譜》記載:潘岳生子潘紹卿、潘紹愷、潘紹元、潘紹節,……

江西婺源《潘氏宗譜》、安徽廬江《潘氏宗譜》、安徽繁昌《潘氏宗譜》均記載:潘岳生四子:潘一二、潘一三、潘一四、潘裳四……,。

另外,浙江松陽潘巷、江蘇宜興洋渚、江西宜春等地的潘氏都稱自己是潘岳的後代。他們的族譜都把潘岳作為一世祖,其後裔一直記載到今天。

上述各地潘氏族譜關於潘岳的記載各不相同,其中關於潘岳的世系、上祖、兄弟、夫人、子嗣不盡相同。

各地潘氏族譜關於潘岳嫡傳後裔的記載與《晉書·潘岳傳》中關於潘岳被”夷滅三族“的記載大相徑庭。這又是一個天大的謎團,有待大家去解開。

四、潘師正的生平之謎

《舊唐書·隱逸傳》、《新唐書。隱逸傳》、《茅山志》等史志典籍記載,潘師正,唐代着名道士,上清茅山派第十一代宗師。贊皇人,一説貝州宗城(均屬河北省)人,字子真。出身仕宦世家。母學識廣博,善言名理,嘗口授《道德經》。事母以孝聞。隋大業間師事王遠知,盡受道門隱訣及符籙。隨之至茅山,居嵩陽雙泉嶺逍遙谷修道二十餘年。上元三年高宗幸東都,禮拜嵩山,召見先生。對其甚為禮重。請作符書,辭以不解;問其所需,答曰:”茂松清泉,臣之所須,此中不乏“。高宗甚為歎異。調露元年高宗再祀嵩嶽,迎師入居嵩陽觀。敕於逍遙谷建崇唐觀,於嶺上別起精思院以居之,隱居山中五十年。卒贈太中大夫,諡”體玄先生“。弟子十八人,以郭崇真、韋法昭、司馬子微最着名。享壽整整一百歲。

江西北部各地以及湖北各地《潘氏族譜》均記載:”五十四世師正,唐太宗貞觀四年,除荊淮都督,高帝麟德二年,詔遷太僕,正乾封間,詔封大司寇,三詔居相位,力辭不就,上表謝曰:‘臣不才,不能勝大任,恐辱朝廷,倖臣家有茂竹清泉,乞歸養以終餘年。’帝可其奏,旌其地曰逍遙谷,壽九十八,號體元(玄)先生“

湖南嶽陽《潘氏族譜》記載:”潘師正,字友伯,官都督,太僕正卿,大司寇,三詔相位,壽九十八,號體玄先生,配孔夫人,生子湘。“

安徽涇縣茂林潘江藻主修的《滎陽潘氏統宗譜》記載:”寅廣,又名師正,字德範,隱居逍遙谷,上幸其門,問以所欲,對曰‘茂竹青松,棲遲歲月,臣所願也。’諡體玄先生。“

徽州新安《潘氏宗譜》記載:”師正公,因官隱逍遙谷,詔旌崇唐觀,唐高宗幸東都,召問所對曰‘茂松清泉,臣所願也。’年九十餘,諡體玄先生。“

各地《潘氏族譜》關於潘師正的記載大體相同,沒有什麼大的差異。

從史書典籍上看,潘師正是一個着名的道士,對道教頗有研究,造詣極深。三十多歲入道,入道後一直隱居深山達五十年之久。這些典籍中根本沒有關於潘師正為官的記錄。

但各地《潘氏族譜》記載,潘師正貞觀四年,除荊淮都督,高帝麟德二年,詔遷太僕,正乾封間,詔封大司寇。只是後來”三詔居相位“,而潘師正卻”力辭不就“。各族譜中根本沒有關於潘師正從事道教生涯的記載。

潘師正究竟是隱居深山的道士,還是深得朝庭信任的封疆大吏,史書與族譜的記載可謂大相徑庭。另外史書説他享壽一百歲,而族譜説他活了九十八歲。這些記載,孰是孰非,誰也弄不清楚,這就是潘師正的生平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