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姓氏馬的來歷笑看為何回族多姓馬

有句話是這麼説的:“十個回回九個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這句足以可以看見馬姓是屬於回族中的大姓了。那麼為什麼回族中馬姓會這麼多呢?本期的取名大全就一起來為您解答,準備好了嗎?一起來看看。

回族姓氏馬的來歷笑看為何回族多姓馬

不同的歷史時期,回族姓名有不同的形式。第一階段,約從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回教傳入我國開始,歷經宋代至元初,是我國回族姓名的起始階段。第二階段,自13世紀中葉到14世紀中葉,這時回族在形成中。回族姓名的主要特點是向着漢姓漢名變化,或取以漢姓漢名乃至字和號,如元代畫家高克恭,字彥敬,號房山;第三階段,自14世紀中葉至16世紀,回族已形成並在發展中,其姓名特點是回族名已不常用,而採用漢姓漢名者日益增多,如明代着名回族詩人丁鶴年、金大車,政治家海瑞,回教經師胡登洲,思想家李贄等。第四階段,自17世紀至解放前,其姓名特點是漢姓漢名已成為回族人名的基本形式,如清代回族詩人孫鵬、馬雲龍,科學家丁拱辰等。但回族名並未從回族人中消失,至今仍流行為嬰兒起經名(即回族名)的習俗。回族姓名的演變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姓名作為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因此回族名一直遺存至今。

馬姓回民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取自回回原名的譯音。回回原名中有不少帶馬字音的,如阿合馬之後裔取其前輩名字的尾音立姓,馬合馬沙之後裔取其前輩名字首音立姓。另據《懷寧馬氏宗譜》載:“吾族系出西域魯穆,始祖諱魯穆文字,漢譯馬依澤公,遂以馬為姓。”

2、取自與回教的聖人穆罕默德名字有關的字為姓,這是回族馬姓的最主要來源。回族基本上是一個全民信仰回教的民族,對穆罕默德聖人非常敬佩,平時説話、辦事都遵循“聖行”做。因此,在起經名時,有很多人都喜歡取與穆罕默德相同的名字,如穆罕麥、穆罕子等等。在取姓時,多取與穆罕默德名字相關的姓。

穆罕默德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同的譯音,尤其是明代以前(包括明代),有些譯者將穆罕默德譯為馬罕默德、馬哈邁德、馬哈馬等。《明史》中有“相傳回教之祖曰馬哈麻者”、“回回曆法,西域默狄納國王馬哈麻所造”等記載,將穆罕默德譯為諧音“馬哈麻”。這樣回民在取姓時,多取穆罕默德譯音的首字“馬”為姓。

3、回族迫於統治階級的壓力,在當時漢族馬姓較多的情況下也遂改為馬姓。

4、朝廷賜姓馬。如“亦刺思,西域回回,洪武二十三年內附,命為南京錦衣衞頭目;子馬哈麻,英宗天順元年襲職,歷功屢晉至都督僉事,御賜姓馬名政,後為南京望族。”

明洪武元年(1368年)西域魯密國(今伊斯坦布爾)人馬路德丁受太祖之聘入中國,授回回司天監監正,兩個兒,賜馬姓為馬沙亦黑和馬哈木。

5、馬姓,除取祖名(回回名)的首音外,還有許多是取自中後部的“馬”。如烏馬兒、亦思馬因、哲馬魯丁、默裏馬合麻之後裔取中間的“馬”,阿合馬之後裔取後部的“馬”。還有,即便是祖名(回回名)中沒有“馬”,也因諧音關係,取了馬姓。如“吉雅漠低音,字元德,漠音與馬同,故名馬元德”。又如清代內務府回回瑪蘇哈,便以“瑪”音而改馬姓。

6、回族中的馬姓,還有個別是因各種原因改作馬姓的。據云南《保氏宗譜》稱:“有因世變逃避於蠻夷間者。有改姓馬氏者。”也‘有從母之故,改姓馬者。”又如尋甸馬氏《族譜》載:“始祖姓納,南京應天府籍……至二世祖,於明弘治年始就尋甸而卜居焉。改姓馬。”明成祖永樂年間,敕封武德將軍、咸寧候、世襲錦衣衞指揮使的賽哈智(賽典赤七世孫),“後辭職隱居滇西,改姓馬氏。”(《中國回族大辭典》)

7、在“1949年前,有一位為中國朝聖者作引導工作的阿拉伯人,名‘代理理’,來青海經商,在西寧娶回族女為妻,生一子二女,因回族多屬馬姓,當時青海的統治者也姓馬,故給子女冠以馬姓……彼之子女現仍居西寧。”

8、在回族馬姓中,也有少數匯入兄弟民族的事例,如金代時任鳳翔府路(現今分別屬陝甘寧地區)兵馬都總管判官的維吾爾人馬慶祥(原名習禮吉思)的曾孫“馬祖常在元初定居並葬於潢川縣小南海,其後代成為回族,今潢川縣馬明遠先生(74歲)是馬祖常第二十七代孫,他講馬家世代與回族陳姓聯姻,認為馬家很早就是回族了,這是河南維吾爾人融合於回族中的又一例證。”(《中國回族·河南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