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國許多地方都有道教的蹤跡,那麼關於十大道教名山都有哪些呢?本期城市文化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下面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青城山——道教發源地。天師道祖庭。全真道龍門派道場。世界文化遺產。
  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景區面積200平方千米,最高峯老君閣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後山,羣峯環繞起伏、林木葱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峯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景區內外,天師洞和圓明宮幽靜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青城山古名天倉山。唐開元十八年(730)更為現名。相傳軒轅黃帝遍歷五嶽,封青城山為“五嶽丈人”,故又名為丈人山。名為青城山,有兩種説法,一種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終年常綠,諸峯環繞,狀若城廓。故為“青城”山。

  另一種是青城山原名為“清城山”,因古代神話説“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時佛教發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發生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兒,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詔書將“清城”寫成了“青城”,所以改稱青城山,此據並非傳説,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詔書全文以佐。

青城山歷史源遠流長,相傳軒轅黃帝時有寧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御風雲的“龍躋之術”,黃帝築壇拜其為“五嶽丈人”,故後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並建觀(丈人觀)紀念。在古時與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陝西景福山合稱五大仙山。各自供奉真武蕩魔大帝、五嶽丈人寧封真君、昊天玉皇上帝、降魔護道天尊、廣援普度天尊。

青城山是中國着名的道教名山,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自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創始人“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

張道陵,原名張陵,客居四川,學道於鶴鳴山中,依據《太平經》造作道書,自稱出於太上老君口授,並根據巴蜀地區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創立了“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被後世尊為天師,道名為張道陵。傳説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並在此羽化。此後,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晉代以後,山中道教漸盛,極盛時有道觀70餘處,勝景108處。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教派的產生。青城山所傳屬於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

至唐末,着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户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着書立説,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道士逃散,直到清朝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現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丹台碧洞宗。

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第2張

武當山——道教聖境。祭祀玄武聖地。武當派功夫發源地。世界文化遺產。
  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
  截至2013年,武當山有古建築53處,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建築遺址9處,佔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全山保存各類文物5035件。
  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嶽”、“治世玄嶽”,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

武當山是聯合國公佈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當武術,是中華武術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張三丰集其大成,開創武當派,並影響至今。

北宋尚未出現玄武神話以前,武當山已經成為道教的名山。武當山的名稱在後漢時(126-221年)已有之。《後漢書》記載有朱穆隱居於武當山。南北朝時(386-582年)酈道元(?-527)撰《水經注》,記載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參上山、仙室、謝羅山等。

道教稱仙人所居的地方為洞天福地,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唐代着名道士司馬承禎(647-735年)編的《洞天福地》尚未把武當山列入其中。到了杜光庭(850-933年)在901年編《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則將武當山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由此可見最遲在第九世紀末,十世紀初,武當山已經成為道教的聖地之一了。

元代,武當山因帝王的崇拜及諸道士的經營使香火更加興盛,玄武與武當山的關係傳説也有新的發展。劉道明撰《武當福地總真集》對武當山名稱的由來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認為武當山原名太和山,由於玄武在此修道成功,飛昇之後,此山非玄武不足以當之,而改名為武當。其書中充滿了玄武在武當山修道降魔的遺蹟。茲以五龍觀為例,説明元代將武當山的風物附會玄武的情形。

據可能是董素皇撰的《五龍觀記碑》所載,五龍觀興建的原因是由於姚簡到武當山禱雨有驗,將此靈異奏聞唐太宗(627-649年在位)。太宗降旨就武當山建觀以表其聖蹟。南宋末,王象之等附會五龍觀為玄武隱居的地方。劉道明更據此而編造出玄武得道飛昇的時候,有五條龍掖駕上升,所以在他舊隱的地方建五龍觀以祭祀之。

成書稍後於《武當福地總真集》的《玄天上帝啟聖錄》,在修道武當山的故事,添飾了歷經考驗的情節,使玄武的傳記更符合道教神仙傳記的慣用結構,即修道者從開始修道,歷經考驗,最後升登仙界。而且新增加的情節都註明有遺蹟。

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第3張

龍虎山——道教仙境。正一道祖庭。頓悟心派哲學發源地。世界自然遺產。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説“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其中天門山最高,海拔1300米。龍虎山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發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發育在中國東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緣由晚白堊世陸相山麓洪—沖積扇塊狀紅色砂礫巖組成的丹霞山體。

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龍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鷹潭貴溪縣(今貴溪市),仙人張巨君主之。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餘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載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

  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得到歷代王朝無數次的賜銀,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築面積、規模、佈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築史之最。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餘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龍虎山地區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然自漢至今,桑海靡常,多數宮觀早已廢圮,保存者唯有天師府。

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第4張

齊雲山——道教仙山。供奉真武大帝。江南道教中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齊雲山,古稱白嶽,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十五公里處,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歷史上素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美譽。
  齊雲山海拔585米,方圓一百一十平方公里;境內有三十六奇峯,七十二怪崖,間以幽洞、曲澗、碧池、青泉,匯成勝境。
  齊雲山景區面積約110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區面積約150平方公里,199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
  齊雲山素有“黃山白嶽相對峙,綠水丹崖甲江南”之稱。清乾隆皇帝讚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雲山道教沿革屬全真派,在家道,道教又稱“福壽山”。為皖南道教名山。齊雲山由於避居皖南山,晉朝以前尚無人煙,及至唐朝,才開始有了道,佛教的活動。據佔巖福道長的口述,當地道人歷代相傳:早在唐朝,四川青城山“天穀子道人”的門徒餘氏六三娘從湖北武當山來齊雲山傳道,屬正乙派,養文生、耀生、志生、立生四子皆入道,為齊雲山最早的四大房,是開山建道之始。自餘氏六三娘來到齊雲山,至南宋的數百年間,道,佛二教都在山上建有寺庵,道院,分山而治。

明萬曆《齊雲山志》載有唐元和四年(809年)歙州刺史韋緩建石門寺於石橋巖,宋祥符元年(1008年)建密多院於白嶽山南,直到南宋寶慶丙戌年(1226年),道士餘道元來齊雲山,創建佑聖真武祠(真武聖殿,真武閣),齊雲山道教才有了明確的記載。次年,請內相程鉍題“雲巖”二字刻於石,為齊雲山現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宋鹹淳二年(1266年)朝廷下令正式建築道院,奠定了齊雲山道教沿革的基礎,但在元朝沒有多大發展,可能是因為人民重全真道不重正一道之故。

到明朝,齊雲山道教沿革才開始逐漸興盛,明嘉靖(1522~1566年),萬曆(1573~1620年)年間發展到鼎盛時期,興建宮,觀,道院,祠,殿及神仙洞府百餘處,真武聖殿被重修,增建配殿及鍾,鼓二樓,宮闕壯麗,嘉靖帝敕名為“玄天太素宮”,並親題“齊雲山”匾額。為解決眾多香客遇洪水被阻於橫江對岸的問題,明萬曆十六年建成石拱“登封橋”,代替了易被沖垮的木橋,便利了遊人登山。

清代,齊雲山道教沿革繼續發展。道教雖不被重視,但仍得以延續。齊雲山被清乾隆帝題為“天下無雙勝地,江南第一名山”。民國時期,宮觀道院尚有很多,香火旺盛,月華街一帶香客遊人摩肩接踵,熱鬧非凡,當地道人回憶也大體如此。

建國初期尚有道院12所,道士70餘人。“文化大革命”中破壞嚴重,道院,道士所剩無幾。1978年以後落實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齊雲山太素宮被列為道教省級重點宮觀修復開放。1984年6月成立了齊雲山道教沿革協會,詹巖福為會長。

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第5張

鶴鳴山——道教祖山。道教創立地。全球道教朝聖地。着名風景旅遊區。
  鶴鳴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成都西部大邑縣城西北12公里的鶴鳴鄉三豐村。
  鶴鳴山屬岷山山脈,海拔1000餘米,北依青城山(約30公里),南鄰峨眉山(約120公里),西接霧中山(約10裏),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約70公里。因山形似鶴、山藏石鶴、山棲仙鶴而得名,為古代劍南四大名山之一。此外,鶴鳴山作為遊戲里門派的名稱出現。

據有關史書記載:東漢順帝漢安元年(126~144在位)時,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張陵(張道陵)於大邑縣境鶴鳴山倡導正一盟威之道(俗稱五斗米道,亦稱天師道),奉老子李耳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這標誌着道教的正式創立。鶴鳴山是舉世公認的中國道教發源地、世界道教的朝聖地,被稱為“道國仙都”、“道教祖庭”。

在張道陵創教之前,鶴鳴山一直是異人的修煉之地,據説先秦的廣成子(馬成子)和西漢的周義山都在這裏跨鶴飛昇。歷代的許多着名道士曾在此修煉過。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陳摶(希夷)、明代着名道士張三丰等都在此修道。

一些皇帝也曾到鶴鳴山祭祖,如明代嘉靖皇帝御定鶴鳴山為舉行全國性祈天永命大醮的五大醮壇之一,明成祖朱棣曾親手書寫御旨交給龍虎山道士吳伯理讓他到鶴鳴山迎請仙道張三丰,後來吳伯理在鶴鳴山的山麓處修建了迎仙閣。唐求、杜光庭、文與可、陸游、楊升庵等諸多名流都曾遊覽此山,詠題抒懷。相傳,張天師在鶴鳴山修道傳教時,恰逢地方瘟疫肆虐,生靈塗炭,十室九空。為拯救蒼生於水火,天師將自創金丹術和極富道教特色的人體醫學思想加以整合,研製出袪病健體的神祕草藥配方。

張天師將藥浸於酒中送於百姓,瘟疫得以袪除。百姓病除之後感覺身輕體健,精神煥發強於從前。因藥入酒,酒帶藥行,藥促酒力,使酒醇香甘怡,沁人心脾且功效神妙,百姓感念天師施救蒼生之恩,讚譽此藥酒為“妙沁神酒”,即當今着名妙沁藥酒。

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第6張

終南山——道教聖山。洞天之冠。奉祀道祖聖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壽文化”、“鍾馗文化”、“財神文化”的發祥聖地,位於秦嶺山脈中段,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標誌。

終南山位於陝西省境內,它東起盛產美玉的藍田縣最東端的楊家堡,西至周至縣最西界的秦嶺主峯太白山南樑樑脊,東西長約230千米,最寬處55千米,最窄處15千米,總面積約4851平方千米。橫跨藍田縣、長安區、鄠邑區、周至縣等縣區,綿延200餘里,雄峙在古城長安(西安)之南,成為長安城高大堅實的依託、雄偉壯麗的屏障。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終南山地處中國南北大陸板塊碰撞拼合的主體部位,是中國南北天然的地質、地理、生態、氣候、環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線,有“中國天然動物園”、“亞洲天然植物園”之稱,以秦嶺造山帶地質遺蹟、第四紀地質遺蹟、地貌遺蹟和古人類遺蹟為特色。

終南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2009年8月2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秦嶺終南山入選世界地質公園。

終南山是道教全真派發祥聖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中的南山指的就是終南山。周代把終南山、太白山統稱為太乙山。

自尹喜草創樓觀後,歷朝於終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樓觀之南筑廟祀老子,漢武帝於説經台北建老子祠。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道雲集樓觀,增修殿宇,開創了樓觀道派。唐代,李唐宗室奉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別是因樓觀道士岐暉曾贊助李淵起義,故李淵建立唐朝後,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武德(618-626年)初,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聖宮。當時主要建築有文始、三清、玄門等列祖殿,還有紫雲衍慶樓和景陽樓等,成為古樓觀的中心。以後歷代雖時有修葺,但屢遭兵燹,至清末,宗聖宮僅存殘垣斷壁,一片廢墟。此後,樓觀的中心便轉移到了説經台。新中國成立後,對古樓觀進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説經台為中心的建築羣。

東漢建武二年(26年),赤眉大掠長安後,引軍向西,自終南山轉掠城邑入安定、北地。
  三國時期,蜀漢和曹魏相持在終南山褒斜谷。
  東晉大興四年(321),終南山崩,時劉曜竊據長安。説者曰:此曜亡之徵也。鹹康三年(337),侯子光聚眾終南山,僭稱帝,後趙石廣擊斬之。義熙十三年(417),劉裕討伐後秦,使沈田子等入武關,劉裕恐沈田子人少,遣沈林子將兵,自華陽循終南山趨秦嶺往助之。
  南北朝時期,宋元嘉二十二年,北魏盧水胡人蓋吳在關中發起農民起義,難民皆渡過渭河奔終南山。次年,北魏發兵屯終南山諸谷,以備蓋吳竄逸。
  隋朝大業末年,李淵入關,終南山羣盜皆起兵應之。唐朝武德七年(624),李淵校獵於之南山,遂幸終南。廣德初年(763),吐蕃入長安,亡軍叛卒、鄉曲無賴,多乘亂為盜。吐蕃去,猶竄伏終南山,朝廷設南山五穀防禦使討之。永泰二年,京兆尹黎幹自終南山引澗水,穿漕渠入長安。
  五代樑開平三年,楊師厚擊叛將劉知俊,至華州,此時劉知俊以同州附李茂貞,復取長安,請兵於岐。楊師厚以奇兵取終南山,疾驅而進,遂取長安。宋失中原,以終南山與金人分界。

獨特的地質背景,造就了中國東部最高的山峯與廣闊富饒的渭水盆地。從距今約132.7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終南山腳下就有古人類在此繁衍生息,這裏滋養出華夏文明,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代表性的地帶,是中國詩詞文化與園林的發源地,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共有12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藍田猿人、商於古道、子午棧道、周秦漢唐盛世園林宮闕、宗教祖庭寺廟、歷史悠久的藍田玉等是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人文資源的重要代表。

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第7張

三清山——道教仙都。供奉三清天尊。丹鼎派祖庭。世界自然遺產。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峯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中玉京峯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峯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峯,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

1600餘年的道教歷史孕育了豐厚的道教文化內涵,按八卦佈局的三清宮古建築羣,被國務院文物考證專家組評價為“中國古代道教建築的露天博物館”。

世界遺產大會認為: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展示了獨特花崗巖石柱與山峯,豐富的花崗巖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推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峯林”之一;中美地質學家一致認為是“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巖”。

三清山的興衰沉浮,始終與道教的興衰有密切的關係。三清山道教文化開始於晉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擁有特殊地位。據史書記載,東晉升平年間(357-361),煉丹術士、着名醫學家葛洪與李尚書上三清山結廬煉丹,着書立説,宣揚道教教義,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還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蹟。尤其是那口丹井,歷時一千餘載,依然終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後人稱之為“仙井”。於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開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傳播者。

時至唐朝,道教被朝廷奉為國教,士穿行往返於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隨之興盛起來,香火不斷,朝山香客絡繹不絕。唐(周)聖元年(639),朝廷為了加強統治,割衢州須江(今稱為江山市)之南鄉、常山之西鄉和饒州弋陽之東鄉,設玉山縣,遂將三清山劃為玉山縣所轄。其後,方士將化緣所得,在葛洪結廬煉丹之處營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築--老子宮觀(此觀被稱為“三清福地”),進一步鞏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宋寧真宗篤信道教,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時,在三清山一帶開始出現成批的道教建築。方士們為了紀念葛洪開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觀,內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書石像;同時建起的還有福慶觀、靈濟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們在天門峯的懸崖之上,用天然花崗巖雕幹砌成一座六層五面的風雷塔,此塔歷盡千年風雨,至今巍然不動,被譽為三清山上道教建築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元時,朝廷把道教當作控制漢民族的思想武器,道教進一步受到重視。據元人魯起元在《遊三清山記》中説,此時三清山正在大動土木,擴建三清觀。觀內供奉石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書、金童、玉女、潘元帥神像;山上景物、地點也以道教稱謂命名,如仙人橋、雷公石、判官石等等。

由此可見當時三清山上興盛一斑明太祖朱元璋特別推崇道教,張天師為全國教主,貴溪龍虎山遂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
  三清山距龍虎山僅300裏,近在咫尺,傳教、化緣的方士來往頻繁,聯繫也極為密切,三清山的教務活動幾乎直接在張天師控制之下進行的,此時山上朝拜之風極興盛,散居於贛、浙、皖、閩的方士和信徒,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組織香會“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華”。

他們結隊而行,以三清神像和旌旗開道,點燃香燭,抬着豬牛羊各種祭品,並鳴三眼銃助威,配以鼓樂,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向三清山進發,每日多則上萬人,少則幾千人。明朝為三清山道教活動的鼎盛時期。山上的道教建築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至景泰年間,山上已經建起龍虎殿、方士羽化壇、玉零觀、糾察府、演教殿、九天應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門石坊、飛仙台、流霞橋、石階“眾妙千步門”、“沖虛百步門”等建築,並重建三清觀,改建三清宮。明代的宮宇建築十分獨特:前後兩進,座北朝南,以山上花崗巖雕鑿幹砌而成,石樑石柱,四周配以石牆,內供玉清,上清、太清三尊石雕石刻神像130尊,摩崖題刻45處。

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第8張

崆峒山——道教第一山。祭奉黃帝勝地。崆峒派武術發源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崆峒山:道教聖地,距離甘肅省平涼市區12公里,東至西安市300多公里。傳説黃帝問道於崆峒山的廣成子,因此被稱為道家第一山。崆峒山所在的大區域有伏羲故里—平涼市靜寧縣成紀文化城,可見該區域歷史上很知名,是中國人文發源地之一。

崆峒山,道教聖地,距離平涼市區15公里。傳説黃帝問道於崆峒山的廣成子,因此被稱為道家第一山。崆峒山所在的大區域有伏羲故里—平涼市靜寧縣成紀文化城,可見該區域歷史上很知名,是中國人文發源地之一。

崆峒山,道教的發源地之一。秦漢時期,崆峒山已有了人文景觀。歷代陸續興建,亭台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鐘,遍佈諸峯。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峯鬥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雲、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台寶塔。基本恢復了歷來所稱的“九宮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處建築羣。

其以峯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涵洞遍佈,怪石嶙峋,蓊嶺鬱葱,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觀,被譽為隴東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秦漢時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雞頭道的必經之地,東連關中,西接隴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許多歷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經過雞頭道,登臨崆峒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説: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雞頭山、千頭山、笄頭山為崆峒山之別稱)。

貞觀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來隴山視察馬政。《新唐書·太宗本紀》記載:“丙戎,隴山頭,次瓦亭,觀馬政”。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賜明慧禪院田宅,這是崆峒山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情。

需要強調的是,崆峒山東至西安不過300多公里。作為13個朝代王都的古長安,前後一千多年,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帶無疑是一塊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宋人鄭文寶在《蕭關議》中指出“高嶺崆峒,山川險阻,雄視三關,控扼五原。”這也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人頻頻光臨崆峒山的另一個原因。

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第9張

老君山——道教仙國。道祖歸隱地。太清勝境。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風景區。
  老君山,本名景室山,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東南三公里處,老君山是秦嶺餘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峯,海拔高達2200餘米。被道教尊稱為太上老君的李耳(即老子)曾在此山修煉,唐太宗因此將景室山改名為老君山。

老君山因太上老君李耳在此歸隱修煉而得名,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道教文化歷史。

老子寫成《道德經》後,就告別函谷關的關令尹喜,騎着青牛而去,《史記》記載:“莫知其所終”。據文字記載,老子歸隱於洛陽景室山,即老君山。因此老子文化和道家文化深深地影響着老君山地區,老君山也成為中原山水文化的傑出代表。老君廟、靈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廟宇,古樸凝重,香火熾盛,一直是中國北方各省道教信眾的拜謁聖地。

師法天地,中國十大道教名山 第10張

羅浮山——道教聖地。龍門派祖庭。道醫祖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羅浮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它雄峙於嶺南中南部,坐臨南海大亞灣,毗鄰惠州西湖。漢代司馬遷曰:“羅浮漢佐命南嶽,天下十山之一”。被道教尊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稱為羅浮第一禪林。

羅浮山為道教南宗的發祥地,在此山修煉的道士眾多。洞天是道教用以稱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謂洞中別有天地。實際上是一處三面環山,只有一徑可通的峽谷。羅浮山的寺觀庵廟多建在洞天中,大者有18處,小者數百處。

羅浮山除道、佛兩教外,儒學也很發達。葛洪本人原來就是儒家。羅浮山中,在南宋時即有官立的豫章書院、靜觀書院(均在黃龍洞)和私人設立的張(宋卿)留(正)書院。其後有不少私人講學讀書的精舍、書堂,如鄭公書堂(在幽居洞)、弼唐精舍(龐子講堂,在黃龍洞)、甘泉精舍(一在幽居洞、一在青霞谷)、冼子讀書枱(在青霞谷)等。還有專祀儒學大師的四賢祠(南漢天華宮故址,祀周廉溪、羅豫章、李延平、陳白沙)。儒學也是羅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忽視。

羅浮山有瑰麗的山川勝景,有優美的神話傳説,有道教稱許的天下第七洞天朱明洞(全稱朱明曜真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泉源洞。自陸賈之後,羅浮山即成為國內騷人墨客、高官名士所向往和覽勝之地。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曾親到羅浮山,對羅浮山建設作具體指示,批准用20兩金箔包裝沖虛觀的三清神像。“文化大革命”期間,經廣州部隊請示,周總理明確指示保護好沖虛古觀,使這座具有1600多年曆史的古建築保存下來。此外,新中國10大元帥中的葉劍英、陳毅等7位元帥均曾遊覽羅浮山,為名山生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