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花燈:具有鮮明文化特色

形形色色的燈大家也見過了不少,我向大家介紹一種花燈。花燈就是用紙捻將竹篾先綁紮成燈的骨架,把裁好的紙或綢布噴水繃緊粘貼在骨架上。前世今生,千年花燈映古城。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泉州文化。

泉州花燈:具有鮮明文化特色

泉州的元宵節有着特殊的民俗內容--睇燈。這一天,家家户户門口店前都張掛着精心製作的一盞盞花燈。一到晚上,花燈點亮,整條街成了燈河。男女老少盛粧打扮,傾巢而出,走上街頭,爭相欣賞品評這千姿百態、五彩斑斕的花燈,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氣之中,祈望新年行好運。泉州的元宵節摧生出泉州花燈,泉州花燈紅火了泉州的元宵夜。

古時的花燈大多是用搓好的紙捻,將劈好的竹篾綁紮成各種形狀的燈骨架,粘糊上色紙,描上山水、人物、花鳥,寫上吉祥的字句,貼上花邊,裝上絲穗,內放蠟燭或小油燈,有的還放上了檀香,便成花燈。此工藝稱之彩扎工藝,此燈稱作彩扎燈。明代《温陵舊事》中曾這樣描述“四周紗屏,畫山水人物,皆名筆也。燈火三層、爇沉檀其上、香聞數裏。”

彩扎藝人為了展示自己的手藝,每年都會別出心裁,推出自己精巧新穎的力作,打出自家字號,相互競賽。而每個家族或商店都會挑選善作手藝的人學其工藝,模仿着綁紮各式花燈,所以古時花燈製作基本上屬於大家動手的社會習傳,而不是完全出淤專職花燈師傅之手。但民間彩扎藝人(當地人稱糊紙師)起着引領款式新潮流和工藝創新的示範作用,他們在泉州花燈發展史上功不可抹。

花燈在“文革”期間也遭封殺。改革開放後,當地政府為了弘揚民族民間優秀文化,於一九七八年舉辦了“文革”後首屆花燈大展,極大鼓舞花燈藝人的製作熱情,藝人蔡炳漢創作首盞針刺無骨燈,這種燈不用骨架,而是用製圖紙裁成幾何圖形,用針在這幾何圖形上刺出精美的圖案,拼合成燈,塗上顏料,一旦燈亮,針孔圖案便透出亮光,顯得光彩奪目,玲瓏剔透,有着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裝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