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懷念的老北京胡同文化

在眾多的老北京文化中,有一個令人覺得懷念、温暖、温馨的地方,那就是衚衕。相信老北京的衚衕很多人都知道,它集中了近代西洋建築的精華,行走其間,令人心生懷舊之情。下面的城市文化為大家帶來令人懷念的老北京胡同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令人懷念的老北京胡同文化

北京的衚衕大多形成於13世紀的元朝,到現在已經經過了幾百年的演變發展北京胡同的走向多為正東正西,寬度一般不過九米衚衕裏的建築幾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種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對稱形式圍在一起的建築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個緊挨一個排列起來,它們之間的通道就是衚衕。別看這衚衕從外表上看模樣都差不多,但它們的特色卻各不相同在北京城西部有個衚衕叫九道彎,原因是一個小小的衚衕竟要拐九個彎有的衚衕如果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那這條衚衕就會以這個人的名字命名,比如石老孃衚衕和王皮匠衚衕還有的衚衕是按照其形狀命名的,像羊尾巴衚衕和耳朵眼衚衕,聽起來就這麼生動形象北京的衚衕真是數也數不盡,有句俗話不是這麼説嗎:有名的衚衕三千六,沒名的衚衕賽牛毛不少衚衕裏的一片磚一片瓦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衚衕,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衚衕原為蒙古語,即小街巷。由於北京古時城建就有嚴格規劃,所以衚衕都比較直,星羅棋佈,共有7000餘條,名稱五花八門,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衚衕;有的以市場、商品命名,如金魚衚衕;有的以北京土語命名,如悶葫蘆罐衚衕等。北京最長的衚衕就是東西交民巷,全長6.5公里;最短的一尺大街,長不過十幾米,最窄的衚衕要數前門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衚衕,寬僅0.7米,稍許胖點的人得屏住呼吸才能通過。在北京,衚衕浩繁有幾千條,他們圍繞在紫禁城周圍,大部分形成於中國歷史上的元、明、清三個朝代。

衚衕的來源
  根據史料記載,衚衕一詞最初見於元雜曲。元代雜曲名家關漢卿的《單刀會》中,有“殺出一條血衚衕來”的台詞。

北京老胡同
  根據史料記載,衚衕一詞最初見於元雜曲。元代雜曲名家關漢卿的《單刀會》中,有“殺出一條血衚衕來”的台詞。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中也有如下對白:“張羽問梅香:“你家住哪裏?”梅香説:“我家住磚塔兒衚衕。”其中提到的磚塔兒衚衕就是今天的磚塔衚衕。

明代沈榜所着《宛署雜記》中記載:衚衕本元人語。

根據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説,目前學術界對“衚衕”一詞含義和來源的解釋主要有三種:

1、水井:在蒙古語、突厥語、滿語中,水井一詞的發音與衚衕非常接近,在歷史上,北京吃水主要依靠水井,因此水井成為居民聚居區的代稱進而成為街道的代稱,由此產生了衚衕一詞;

2、元朝時遺留的名稱:蒙古語將城鎮稱為“浩特”,蒙古人建元朝後,按照自己的習慣,將中原城鎮街巷也稱為“浩特”,後來“浩特”演化為“火弄”或“弄通”,進而演化成今日的“衚衕”和“弄堂”。

3、胡人大同:認為衚衕一詞是元朝時政治口號“胡人大統”的簡化版。
  過去北京的衚衕遍佈京城,老北京人説:“有名的衚衕三百六,無名衚衕似牛毛。北京曾有衚衕6000多條,若把這些衚衕連起來,長度不亞於萬里長城。在眾多的衚衕中,年代最久遠的就算三廟街衚衕了,三廟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遼代,當時叫“檀州街”,北京城經過了幾百年的變遷,可三廟街衚衕始終保持着900年前的姿態,靜靜地候在北京的一角,看着北京人一代代繁衍,觀着北京城一步步的演變,這個數百歲的“老人”就是新、老北京的見證。

令人懷念的老北京胡同文化 第2張

北京的衚衕寬窄不一,寬的敞亮,窄的幽深。最窄的衚衕是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衚衕,最窄處僅有40釐米,僅能容一個身材“苗條”的人通過。北京有衚衕大多直來直去,但也有彎曲迂徊的,北京新橋附近有個九道灣衚衕,共有二十多個彎,若到這兒來訪親會友,這一忽左拐,一忽右拐,拐來拐去,待找到門了,也拐暈了!不過,話又説回來,如果您能在這條衚衕裏經受住了考驗,您準保不會在北京的衚衕中迷路了。

北京有多少衚衕呢?據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後來合併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多個。衚衕是元朝的產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衚衕――據説這蒙古語的意思是指水井。莫非那時候每條衚衕都挖有一眼水井(作微型水庫),供居住的軍民飲用?想一想也可以理解,來自沙漠與草原的遊牧民族,是很重視水源的。

當年水井可是深宅大院的居民人抬頭不見低頭見、摩肩接踵的社交場所,在井邊與左鄰右舍談天説地、噓寒問暖,恰恰可以彌補四合院的封閉性所帶來的不足――既保護了每個家庭的隱祕空間,又為鄰里之間提供了交流的機會。

衚衕與四合院的完美組合。體現出元大都統治者在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的聰明之處。衚衕橫平豎直,四合院錯落有致,怎麼看都像是軍事化管理的結果。有了衚衕的分割與疏通,北京城便成了一座由遊牧民族安營紮寨的大軍營。難怪汪曾祺要讚歎:“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裏有大街,有衚衕。大街、衚衕都有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方位感強恐怕也是蒙古人的遺傳,他們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游牧時,一般都要根據日出日落來辨認方向,才不至於迷路。

北京人是講究走路的。因為老北京城無論大街小巷,多是橫平豎直,所以北京人走路無法取巧,無論選擇什麼都是拐硬彎兒,比較比較也還是一樣長短。即使是這樣,北京人走路依然是有選擇的。走大街,乾淨倒是乾淨,就是亂,攪和得你不得安生。穿衚衕,鞋子容易吃土,但似乎更安全,你不願意見的人或事兒,多繞一下也就“躲過去”了。老北京的地名生活化,不像其他城市的衚衕街道,總喜歡用城市名稱來命名――比如“南京路”、“廣州路”什麼的。北京的“扁擔衚衕”有11條,“井兒衚衕”有10條。既然人們開門就有七件事,所以北京也就有了柴棒衚衕、米市衚衕、油坊衚衕、鹽店衚衕、醬坊衚衕、醋章衚衕和荼兒衚衕;既然人在生活中經常要接觸金、銀、銅、鐵、錫這五種金屬,於是就又有了金絲衚衕、銀絲衚衕、銅鐵廠衚衕、鐵門衚衕和錫拉衚衕。走在這類名字的衚衕國,人覺得塌實。

走進現代化的北京城,人們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寬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衚衕,温馨美麗的四合院。因此,有人稱古都文化為“衚衕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話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