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簡介

契丹是少數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吸取了大量漢族文化與自身文化相結合,作為契丹族後裔的達斡爾族人很好的傳承了契丹族流傳下來的文化,使得契丹的許多文化藝術得以流傳至今。其中“罕肯拜”舞就是這達斡爾族文化的見證。

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簡介

契丹是少數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吸取了大量漢族文化與自身文化相結合,作為契丹族後裔的達斡爾族人很好的傳承了契丹族流傳下來的文化,使得契丹的許多文化藝術得以流傳至今。其中“罕肯拜”舞就是這一民族文化的見證。

達翰爾“罕肯拜”舞是由古老的傳統的宮廷舞演變成現代的民間的大眾化的舞蹈。是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集體舞,多半是在春節期間和慶豐收及農閒時大家在一起歡樂、唱歌、跳舞的一種形式,多數以年輕婦女和青年女子為主,老年人亦有興趣加入,男子很少參加,以旁觀者居多。

達斡爾族“罕肯拜”舞起源於契丹民族的“小契丹舞”,比如《契丹舞》遼曲宴宋使裏面的“手伎入”這一動作就和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雙手左右擺動的動作是一脈相承的。因為所處的歷史時代不同,達斡爾族舞蹈經過歷代的演變和發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完善自己,同時也是達斡爾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豐富與發展。

“罕肯拜”舞都是從實際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創作編成。即是自編自演的集體舞。有仿效田間勞動動作,如:摘豆角、苞米、折柳、採集黃花菜……。有模仿家務勞動動作,如:擔水、擠牛奶等。有模仿梳粧打扮動作,如:洗臉、梳頭、挽髻、照鏡子……。有模仿各種鳥類鳴叫及動作、狩獵的動作等為題材。

“罕肯拜”舞具有娛樂性和趣味性結合的歌舞(邊唱邊跳是娛樂、學鳥鳴叫是趣味性)。歌舞合一的舞蹈(邊唱邊舞)。多種形式為一體的歌舞(採集、挑水、狩獵動作,鳥類鳴叫等等)。剛柔合一(開始緩慢而優雅,高潮時舉拳相互擊打,踏腳蹦高呼喊)。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梳頭、摘菜、照鏡子等動作是真實生活寫照)。舞姿瀟灑,栩栩如生。這些特點。

這些特點都反映了達斡爾族婦女在實際生產勞動中的智慧和能力,説明其較高的素質。這是表現大自然和歌頌幸福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也體現了達斡爾民族是酷愛歌舞的民族。我們應發揮這一專長,有原有歌舞的基礎上注入新的意境。

“罕肯拜”舞的基本跳法第一階段起舞是平靜而和諧的、穩步進行邊唱邊跳,歌舞並進,隨着悠揚的曲調,逐步向稍快節奏過渡;在舞的過程中以互相問答的形式對唱,歌唱自然景物,勞動生產,生活的衣、食、住、行等,表現出達族舞蹈的源泉和生命力。

第二階段繼續載歌載舞,互相對視,舞步加快,互相打鬥,第三者插進來進行調解,互不相讓,情緒高昂時呼喊。情感熱烈而飽滿的邊唱邊舞,到後來高潮時,強者跳起來用拳頭打到對方的頭上,對方要維護自己,這時第三者又插進來勸解,三者共舞,情緒慷慨激昂,恰似女中豪傑一般,象徵達族婦女堅強勇敢的民族精神。

第三階段繼續互相擊拳過頭,互相挑戰式的姿勢,一手插腰,一手伸向對方,舉過對方的頭上去,左右手交替進行,越唱越激昂,舞拳愈加有力,待第三者插進氣氛緩和,趨於收尾,“很唄,很唄,很唄”這是滑行動作。

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簡介 第2張

勞動之餘翩翩起舞,這些都表現了達斡爾人濃郁的生活氣息,生活和生產勞動是達斡爾族文化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中儲藏着很多的文化藝術寶藏,達斡爾人正是從中發掘,根據有血有肉實實在在的東西,創造出大家喜聞樂見的藝術產品,並經過藝術家們的努力將粗造的原料給予加工使它成為完美的藝術精品。

達斡爾族舞蹈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就是因為它是一個古老而又是青春永駐的舞蹈。因為它不但受達斡爾族人民喜愛,並受其他兄弟民族的歡迎。這種在民族內部及兄弟民族間的廣為流傳正説明了達族“罕肯拜”舞的生命力是很強的。

對於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演變,任何事物都會不斷髮生髮展進而演變的,尤其是對於意識形態的藝術來説,其演變的可能性更大。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演變有以下一些變化。在齊齊哈爾地區梅里斯在斡爾族區現在老年舞蹈隊表演的基本屬於原汁原味的“罕肯拜”舞,與原始古老的舞姿相同,只是在一些細小之處有變化。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達斡爾族《映山紅花滿山坡》舞,是五、六十年代就開始表演了。當歸是在“烏蘭牧騎”為名的舞蹈隊開始問世的。“映山紅”舞主要的舞姿是歡快而熱烈。這是在原“罕肯拜”舞的基礎上吸收了其他兄弟民族的舞步和舞姿,改進了自己的舞蹈,這也為達斡爾族舞蹈注入了新的異彩,也很受達斡爾族羣眾的歡迎。

呼盟海拉爾市達斡爾族老年彈戈舞蹈隊的彈戈舞是世界上風靡一時的交際舞和圓舞曲變化而來的。藝術基礎較其他地區雄厚,也是他們大膽的創新的結果,這是老有所為的典型了。這是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達斡爾族“罕肯拜”舞是原始的傳統的民間集體舞,以邊唱邊舞的形式展現於觀眾面前。達斡爾族人民通過自己聰明才智創造出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並且和兄弟民族互相影響,吸收精華,形成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也充分體現出文化的多樣性。

費孝通先生如是説: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社會背景的文化之間應“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與共”,即首先充分展現各自的風采;其次是互相尊重、互相欣賞,而不是互相排斥;最後,共享各自的長處,共同建設人類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