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舞蹈主要形式和特點是什麼

羌族舞蹈在民風習俗和羣眾生活中有重要的意義,每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種植、收割、放牧、狩獵、蓋房、治病等活動,羌族人民都要跳舞。從羌族舞蹈中,我們可以看出羌族文化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漢族、藏族的淵源關係。那麼你知道羌族舞蹈都有哪些形式嗎?它們的特點是什麼?

羌族舞蹈主要形式和特點是什麼

形式:
  羌族民間舞蹈大致可分為自娛性、祭祀性、禮俗性三種類型;但從活動的目的性看,許多形式都帶有祭祀神靈,祈福攘災的含義。主要形式有:“薩朗”“席步蹴”“羊皮鼓舞”“跳盔甲”“忍木那。聳瓦”等。舞蹈多是圍着火塘和相互牽手進行的,形式上又近似藏族的“鍋莊”,所以人們就把歡快的“薩朗”作“喜事鍋莊”;把在喪事活動中進行的“席步蹴”等形式,稱作“憂事鍋莊”。

特點:
  羌族民間舞蹈多和民俗活動相結合,一般無樂器伴奏,舞者邊歌邊舞,或以呼喊聲、踏地聲協調錶演。動作沒有嚴格地規範,變化比較自由,形式古拙,風格質樸,生活氣息濃郁。羌族民間舞蹈基本上是集體表演的形式,參加者人數不限,圍着火塘或在院內圍成圓圈進行。

羌族長年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環境,人們為適應山地環境所進行的勞動方式和行動往來的體態,逐漸升華為羌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在不同節日或禮俗活動中,有相應的舞蹈和歌曲,歌曲的名稱即該段舞蹈的名稱。舞蹈組合雖因曲而異,但基本動作多相同,一曲一舞,不斷反覆,舞畢又換新曲,直至盡興。所用歌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歌詞簡明通俗,易於演唱和記憶。每段舞蹈的起步和結束步,有嚴謹的規範要求;中間部分,舞者可自由變化,使所有參加者都能盡情發揮。

羌族舞蹈中手臂動作較少,腿部的動作較多,小腿靈活、敏捷,並形成:“胴體的軸向後轉動韻律和上身傾斜轉動的擰傾韻律”。這種舞蹈動律是隨舞者移動重心,胯向兩側斜前方頂出中形成的,重心在出胯一側的腿上,膝部微屈、相*、腰胯以上至肩部(胴體)作軸向的環動,上身微擰傾,從而形成“S”型的優美體態。這種別緻的動態和韻律,即前述羌族特有的“一順邊”之美。它貫串於所有的舞蹈形式之中,尤以“薩朗”表現得最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