藴意深遠的“京族哈亭”文化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被稱為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京族同樣也有着屬於他們的特色文化。京族人民獨有的哈亭是京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小編收集了一些有關京族藴意深遠的“哈亭”文化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藴意深遠的“京族哈亭”文化

京族哈亭
  京族哈亭是京族族經典景區。位於東興市江平鎮京族三島。距東興市15公里。“哈亭”,是京族人民祀祖,祭神和民間娛樂的公眾場所。在村裏大片古樹的綠蔭叢中,一幢玫瑰色的寬敞樓閣,圓圓的紅柱,彎彎的亭角,平台高築,雕樑棟,紅豔豔的露出雄姿,台下一個半露天的下場,可容數千名觀眾,上下相連,顯得十分壯觀。這就是島上羣眾集資興建的哈亭。哈節期間,全島家家户户,打掃庭院,人人豔服盛粧,五天五夜通宵達旦縱情歡慶。青年男女除觀賞歌舞文娛節目之外,還遊樂海灘,林蔭其間,開展對歌逗情,擲葉示愛,換屐訂親的傳統活動。

大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一般都有公共的宗教場所。京族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民族,當然也不例外。不過,京族人的宗教場所,不是寺院、廟宇或教堂,也不是哪座神山或哪個特定的物象,而是立在每個村落裏的哈亭。

什麼是哈亭?其中“亭”字好理解,漢語的字面意思,無非是座有頂有柱無牆,可供公眾休息的建築物罷。那麼“哈”字為何意?如果按照漢語的字面意思來修飾搭配“亭”字,顯然是不通的。原來“哈”字系京族話的音譯。這個音在京族語言中,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歌唱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吃的意思。兩個意思合起來為“哈”,在現代漢語中竟找不到相對應的字或詞,於是翻譯便成了困難。為了保持原意,氵萬尾、巫頭、紅坎等村採取了音譯的辦法,就叫哈亭。唯山心村寧可“以偏代全”,採取了意譯的辦法,叫吃亭。其實,不管叫哈亭或吃亭,都是供奉神靈和先祖的宗教場所。因此,如果用一句話來直接説明,那麼,哈亭也就是一個且歌且飲的祭祀亭。

藴意深遠的“京族哈亭”文化 第2張

京族哈亭的結構
  可令人疑惑的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哈亭,明明不是亭,又何以叫亭呢?原來,京族的先祖上島之前和上島之初,哈亭的建築結構原本是竹木為樁柱、茅草做蓋頂的,確屬亭式建築,因而叫哈亭。京族先民上島定居以後,因受周邊漢壯民居建築的影響,對哈亭的結構進行了調整,他們用上等的木料和優質的石材,把哈亭建成了能夠遮風擋雨的屋式建築,並在屋脊的正中鑲嵌雙龍戲珠的浮雕,在屋宇的牆上畫上反映三島傳説的大南瓜等圖形。這樣一來,哈亭傳統的亭式建築便不再是亭了。但由於哈亭的名稱已經約定俗成,京族人對新建的屋式建築仍然叫哈亭(或吃亭)。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富裕的京族羣眾,對哈亭的屋式建築又進行了更高標準的改建,他們用鋼筋水泥做框架、琉璃瓦蓋頂、瓷磚鋪地飾牆,把哈亭建成了既富麗堂皇,又能夠抗強颱風的殿式建築,而名稱卻還是叫哈亭(或吃亭)。

哈亭的建築形式歷史上幾經改造,如今已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哈亭的內在功能和佈局卻自古一脈相傳——哈亭內的格局一律為正廳加左右偏廳(因為正廳與偏廳沒有隔牆,總體看其實更像一個大廳)。正廳的裏廂安放神位、設立祭壇,正廳的外廂是寬敞的廳堂,是開展祭祀和娛神活動的地方。與正廳通透連片的左右偏廳設坐席,但只鋪草蓆不擺座位,兩個偏廳可容納一二百人。每當哈節來臨,京族的成年男子便席地坐在這裏,擺上各家自備的最好菜餚和美酒,且聽且飲地過哈節。

在京族的哈亭裏,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供奉在正廳裏廂的神位。然而,在參觀哈亭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京族人所供奉的神靈,與任何其他民族相比都是不同的——神位多元,而且分門別類,自成體系。如,在氵萬尾的哈亭裏,正廳的裏廂一併供奉着鎮海大王、高山大王、興道大王、廣達大王、安靈大王等五位神靈。這幾位神靈都是京族的保護神。其中處在正中位置的鎮海大王是海神,是保佑京族海上和海島平安最主要的本境神。處在副神位置的高山大王是山神,是管護山林的本土神靈。同樣處在從屬地位的興道大王、廣達大王和安靈大王則是社神,是伴隨京族先民從安南漂泊到三島的外來神。

那麼,京族人為什麼在同一個哈亭中,同時供奉若干個不同類別的神靈呢?這似乎與京族人對神靈所具保護作用的認識和對神靈的職能分工有關。在京族人的信仰意識中,原來海神和土地神是按地域範圍設立的,可以説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其職責也是按區域劃分,互不交叉越界,因而京族人所到之處,都要敬奉當地神靈。而社神和“本村諸家先靈”則不同,他們是村社集體或姓氏家族的保護神,必須伴隨所保護的人羣遷徙。因為京族的先民在遷居三島之前,分別屬於不同的村社,遷入三島後,重新興建哈亭,他們當然要把各自的社神和先靈請進哈亭中。在京族民間看來,各路神靈不管源自何方,對京族都是有利而無害的,都要安頓好、供奉好。時日久了,於是哈亭裏便漸漸形成了多神供奉的格局。同時,哈亭也變成了多元文化磨合與交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