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素樸美觀的阿昌族服飾文化

隨着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思想的進步,更多人追求時尚感、潮流感,傳統風格素樸美觀的服飾漸漸的早已被我們所忘卻,有時候你我可曾會記起,當初的時光。當然了,社會經濟發展,我們都在變化,追求一些東西也是沒錯的,可是,下面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一下阿昌族文化服飾。

風格素樸美觀的阿昌族服飾文化

   臘撒地區阿昌族的衣着民族特色最濃。姑娘愛穿藍色、黑色對襟上衣和長褲,打黑色或藍色包頭,有的像高聳的塔形,高達一、二尺。有的則用二寸多寬的藍布一圈圈地纏起來,包頭後面還有流蘇,長可達肩;前面用鮮花和極色絨珠、纓絡點綴;有的在左鬃角戴一銀首飾,像一朵盛開的菊花,上面鑲玉石、瑪腦、珊瑚之類;姑娘們還以銀元、銀鏈為胸飾,頸上戴銀項圈數個,光彩奪目。阿昌姑娘還扎阿昌族服飾腰帶,她們叫氈裙,多用自制的線和土布繡制。這與阿昌人的勞動生活有關。

據説,古時有位獵人的女兒,為了跟父親學打獵的本領,就縫了一條腰帶把腰身紮緊,勤學苦練,練得一身好武藝,姑娘們羨慕她,也學她紮起腰帶。扎時在身前留出一長一短兩條扎頭,既緊束腰肢,方便勞作,又飄如彩蝶,十分美觀。已婚婦女多穿窄袖對襟黑色上衣,改着筒裙。裙與褲成了區分婚否的標誌。男子則可以包頭顏色來區別婚否。一般未婚者打白包頭,已婚者打藏青色包頭。

服飾:
  阿昌族服飾多樣。男子穿蘭、黑或白色對襟上衣,着黑色褲,斜背一個“筒帕”,喜歡在胸前戴朵紅絲線結的菊花。未婚男子打白包頭,已婚打藏青色包頭。青壯年打包間時總要留一尺多長的頭布在腦後,並且在包頭上插花。已婚女子一般穿袖長而窄的對襟衣和遮住膝蓋的統裙,裹綁腿,用黑或蘭布包頭。未婚女子則穿褲不穿裙,將一根髮辮盤於頭頂,用三指寬的布圍在辮子裏圈,十分別致。阿昌族青年男女愛在包頭上插一朵花,多見白菊花,象徵正直,純潔。

每逢年節時,婦女們還要配上銀飾,青年婦女胸前並排四個銀鈕釦,扣上掛四根長和匠銀鏈,腰間繫的銀鏈頭上拴着小銀灰盒,手腕上戴着銀泡花鐲,脖子上戴銀項圈,耳朵上戴着銀耳環……男子出門要佩帶式樣美觀的“阿昌刀”。

傳統的阿昌族男子服飾大同小異,穿藍、白黑等素色斜紋布對襟上衣,黑色或藍色長褲,系黑色綁腿,未婚男子打白包頭,已婚男子打藏青色包頭,隴川縣臘撒地區成年男子有的穿左襟上衣。

風格素樸美觀的阿昌族服飾文化 第2張

婦女服飾因地而異,以隴川臘撒型和梁河型最為代表。隴川縣臘撒地區的已婚婦女穿藏青色的對襟衣服和短到膝下的筒裙,上腿裹綁腿,包戴青色包頭。未婚女子的包頭較窄,只有6—7釐米寬,包時,巧妙地在前額的包頭上繞個圓圈收尾。已婚婦女的包間寬10—12釐米。服裝上佈滿銀道飾,前胸釘四個銀扣,掛四排長8釐米左右的銀鏈子,腰繫六股鏈子,鏈子頭拴着銀灰盒。手腕上戴銀泡花手鐲或扁形銀手鐲。梁河阿昌族婦女的服飾款式別緻,色彩斑斕,藴藏着豐富的文化內涵。

頭飾。阿昌語稱之為“屋擺”。是用自織自染的黑棉布纏繞在頭上。當地人稱“高包頭”。這種“高包頭”。這種頭飾造型高昂雄偉,足有半為高將其展開,長達5—6米。據調查,它在我國具有包(戴)頭飾習俗的眾多少數民族中,其高度名列首位。這種頭飾是阿昌族已婚女性的標誌,關於它的禁忌甚多,要包頭飾,必須到婚禮時才可。包戴儀式神聖莊重,平時包取,長輩晚輩互相迴避,外人不可隨意觸及。此外,婦女們還佩戴直徑為3—4釐米的大圓耳圈,包間上插戳頭花棍。

筒裙,阿昌語為“姆支”。分無花紋的“素筒裙”和有花紋的“摳花筒裙”兩種。其製作從紡線印染到制經緯線,再織成布,均採用阿昌族傳統手工藝方法。摳花筒裙上用各色蠶絲線摳經織有“阿波花”、“細腳花”、“叉子花”、“香爐花”、“梨翁花”、“節子花”等與阿昌族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花紋圖案。

傳説其中的節子花是當年孔明南征七擒孟獲時為阿昌族婦女衣着上制定的圖樣,它恰似一個手執兵戈的士卒,這是孔明特意鼓勵南夷邊民手執兵戈,把守邊關,保衞好自己的疆土(《阿昌族簡史》,雲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裙腳上鑲有3—5道花紋,意為水溝,代表着祖先的農耕生活。舊時未婚女子也穿筒裙,現在僅限於已婚女。這種筒裙工藝複雜,織成一條筒裙,費時費力,還需要掌握高超的紡織技藝。因此,與之相關的禁忌甚多,如年幼女子不能吃雞爪,否則織裙時線亂;不能吃雞翅膀,否則織裙時線束編斜,難織好花紋;男子不能跨越等等,頗具神祕色彩。

“絞腳”和“綃邁”是阿昌族的兩種服飾佩件。“絞腳”為黑底。織有像筒裙一橛的花紋圖案,邊上釘紅羊毛絨線和狗牙、貝殼類飾物。婦女們走親訪友、喜慶節日都要在小腿上系“絞腳”。“綃邁”即圍巾,黑底,方形,四有繡花卉並墜有用毛線做成的“螞蚱花”及彩珠。平時可披圍,亦可以用來包裹什物。未婚姑娘多用它作為信物贈給意中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