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是什麼?

不同民族之間有的不一樣的文化習俗等,不管是服飾上還是信仰上,都會有本民族的一個獨特的文化傳承。
  那麼,你瞭解普米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是什麼嗎?隨小編去普米族文化看看吧!

普米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是什麼?

服飾
  根據普米族古老的習俗,普米族兒童在十三歲以前不分性別,全穿一件右襟麻布長衫,女孩髮飾前留一辮,上拴紅綠料珠,男孩則在頭部的前邊和左右各留一辯,不佩珠。十三歲成丁禮以後才改穿衣褲、衣裙式短裝,轉為成年人裝束;普米族成年男子發服裝各地基本相同,上穿麻布短衣,下穿寬大長褲,外罩長衫,束腰帶。

普米族婦女多留長髮並以髮辮粗大為美,喜歡用犛牛尾和絲線編入髮辮之中,盤於頭頂,外包黑布包頭;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婦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長裙,在裙子的中間,通常都橫繡一道紅色彩線。她們説這是祖先遷移的路線,人死了以後需沿這條路線去尋找自己的歸宿,否則就回不了老家。男女無論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

飲食習俗
  普米族以玉米為主食,間食大米、小麥、青稞、蕎子、洋芋等。玉米的食用方法是先將玉米用石磨磨成粉,用篩子去玉米殼層,分成三種食用,殼層一般作家畜飼料,較粗玉米碎粒,可拌入大米一起煮吃,也可先用鍋煮成粥,再將細面拌進用鍋燒煮食用。玉米麪還可以煮甜酒、蒸粑粑,玉米還用來製作酥理瑪酒、做糌粑炒麪等熟食。

普米族一般習慣日食三餐。早餐多吃麪食點心,喝酥油茶或鹽茶,中午和晚上為正餐,多以玉米為主食。常用煮、蒸、燒、烘烤等方法制作米飯、烤餅、面片、麪條等。

普米族的日常蔬菜種類繁多,有南瓜、茄子、西紅柿、辣椒、韭菜、蘿蔔、蔓菁、青菜、大葱,此外還經常採集木耳、香菌(香菇)、蕨菜苦菜花、花椒等。

普米族普遍以飼養的畜禽為其肉食來源。常見的有豬、牛、羊肉,並能製作酥油、乳餅等乳製品。肉類多煮食和烤食,不習慣炒食。普米族擅長用風醃辦法把豬肉製成豬膘肉或臘肉,以琵琶肉最為馳名。其製作方法是:將宰後的生豬掏去內臟,抽去所有的骨頭,用鹽巴和花椒撒在豬腹內,然後把豬腹

縫合,風醃起來,就成了一頭完整的臘豬,它的外形很象琵琶,因此也叫“琵琶肉”,這是招待客人的上品。

平時狩獵歸來,也經常能吃到黑熊、野豬、獐子、鹿子、巖羊、雉雞等野味,肉食多好煮吃和烤吃,不習慣炒吃。食具是別具風格的本勺、木碗和本盆。1949年後,普米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們與內地的交往日益頻繁,內地的生活用品大量輸送到普米族地區,普米族人民已經普遍使用瓷、塘瓷食具。

普米族地區多種核桃樹,除了一般生食核桃外,大多榨成油來炸粑粑、點燈等。此外,在四五月間採摘青刺果,曬乾後磨成碎粒,再蒸熟,用榨油機榨成油脂食用。豬油、牛油和羊油等,食用很普遍,牛羊油用於一般煮甜酒或製作一些祭品時用。普米人家每年要宰殺一至五頭肥豬用來食用,平常逢年過節要宰殺牛羊、雞鴨等家禽。

普米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是什麼? 第2張

普米族人特別尊敬老人,對老人照顧得十分周到。在普米山寨,年過七旬的老人,牀頭邊一般都有一個安放飲食的木櫃,裏面裝了各種食品,逢年過節,寨子裏的家家户户都得給本寨年老的人送一份禮;出嫁的女兒每年農曆正月初二回拜父母,要獻上佳餚美酒;家中有人外出做客,要給老人捎回一份酒席上的吃食;家裏的黃酒打開,得給老人盛一罈放着;殺年豬要把脊肉割下給老人;做燕麥炒麪先給老人裝上一袋。孫兒孫女去趕集串親外出歸來。要給老人捎些糖果、草煙。千百年保持的這種習慣,亦讓老人少吃多餐調劑胃口。

普米族熱情好客,每當親友來訪,總是導上座,奉上酥油茶和炒麪,接着就端上熱氣騰騰的牛羊肉和豬膘肉,另加上一碗拌有葱、蒜、辣椒及花椒、香椿的酸辣湯,主人在旁殷勤陪侍,等到客人吃飽以後,家人才開始用飯。普米族具有農耕民族的特點,也有遊牧民族的特點。

普米族飲茶也像吃飯一樣,每天必不可少,如果一天不喝就會坐卧不安,甚至頭昏腦脹。普米族一天習慣喝三次,早晨一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有的人臨睡時還要喝一次。日常飲茶的種類很多,有酥油茶、化油茶(放入熟豬油的茶)、鹽茶、米花茶(放入爆米花的茶)和核桃仁茶等。慣於用牛角盛酒或竹管去吸。

過去十三歲以上的男人都吸煙、喝茶,每人都有一個茶罐和煙桿,不論走親訪友,耕種放牧,只要一體息就取出煙桿吸煙,拿出茶罐煮茶。

經常飲用的有白酒、黃酒和有名的蘇里瑪酒(甜酒)。蘇里瑪酒多是用上好的大麥釀製而成,其味濃香醇厚,甘冽淨爽,是待客、饋贈親友的重要禮品。

傳統節日
  普米族人民勤勞勇敢,有着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其節日活動也是多種多樣。

大過年
  大過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之一,一般從臘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飯到正月初七過完人的生日為止,要七八天時間。大年初一早上,老人要向宗巴拉(神台)燒香祈禱,祭祀祖先。凡年滿十三週歲的男女兒童,要舉行“穿褲子”、“穿裙子”成年禮儀式。除此外,還有上山打獵、繞山放牧、玩磨秋、祭山神、跳鍋莊等活動。

吃完除夕團圓飯後,年滿13歲的男孩子、女孩子,按性別各聚一處,通宵狂歡。待東方發白,各自回到自己家中,由家裏人為他們舉行“穿褲子”或“穿裙子”成丁儀式。瀾滄江畔的普米族在如果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豬膘象徵財富,糧袋象徵豐收;右手拿耳環、串珠等首飾,左手拿麻紗、麻布等日用品,象徵婦女有物質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勞動的義務。

接着母親把女孩的麻布長衫脱下,換上短衣,穿上百褶裙,繫上一條繡花腰帶。如果是男孩,他便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旁,雙腳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銀元,銀元象徵財富,尖刀象徵勇敢。然後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脱下,換上短衣,穿上長褲,繫上一根腰帶。儀式過後,這些男孩、女孩才算長大成人,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

普米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是什麼? 第3張

端陽節
  每到農曆四月初五,普米家便打開用新麥釀就的酒罈,咂出蘇理瑪,過嘗新節。除自家暢飲外,還分別送給親友嘗新。

端陽節這天,孩子們穿着盛裝,到野外採來各種鮮花,插在屋裏屋外,顯得十分美麗。然後全家老少圍坐在火塘邊吃種類食品。

雪門檻遊山節
  農曆五月五日,是蘭坪普米族傳統節日——“雪門檻遊山節”。“雪門檻”是雪盤山脈第三大高山,海拔3600米,是境內唯一“一步望四鄉”的地方,自古就是四鄉客商和遊客往來的要塞。當春寒退盡,山花爛漫時,四鄉普米族羣眾就會身挎四絃琴,攜帶黃酒和蛋肉,來雪門檻山頂草地過節。

雪門檻遊山節是普米族節日中人數最多而宗教氣氛較淡的一個節日。不舉行宗教儀式,有病的可上山採挖草藥,愛武的人射箭摔跤,比試武藝;年輕人對唱情歌,互訴衷腸;有的人是來談生意。遊山節的高潮是“跳羊皮舞”此舞屬於自娛和交際舞種,人羣手拉手圍成圓圈,圈中一人以折迭的羊皮作“鼓”,另一人邊舞邊彈四絃琴,羊皮“鼓”伴着琴聲,加強了節奏和氣勢,跳一輪共需彈奏十二個舞曲。隊形變化豐富,有單圓、雙圓、半圓、對跳、開門、翻身、二龍吐水和滿天星等。

轉山節
  轉山節,是農曆七月十五進行的祭山神活動。普米男女老少以村寨為單位,成羣結隊,到指定的山頭參加各種傳統活動。

小過年
  小過年,又稱普米過年,在每年的臘月初六這天,據説這天是普米祖先的誕辰日,所以活動多是進行些祭祖先、驅病魔等的宗教活動。

成人禮
  女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裙子禮”,由母親主持。小女孩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糧袋和豬膘上,右手拿着耳環、串珠、手鐲等裝飾品,左手拿着麻紗、麻布等日常生活用品,手上的物品象徵婦女將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的義務。接着巫師向家祖和灶神祈禱,母親給女孩脱去麻布長衫,換上麻布短衣,穿上百褶長裙,繫上繡有圖案的腰帶。換上新裝的女兒向灶神和親友叩頭表示感謝,親友送給禮品表示祝福。

男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褲子禮”,由舅舅主持。普米族保留許多母系社會遺俗,舅舅在家中地位最高。小男孩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邊,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右手握尖刀,象徵勇敢;左手拿銀圓,象徵財富。巫師向灶神和家祖祈禱,舅舅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脱下來,給他穿上麻布短褂、麻布長褲,繫上腰帶。換上新裝的男孩也要向女孩一樣給灶神和親友一一叩頭,用牛角酒杯向親友敬酒。親友們往往送他一隻羊,祝賀他日後平安吉利,牛羊成羣。

舉行“穿裙子禮”、“穿褲子禮”時,女孩或男孩的父母要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參加的親友客人。他們端給客人每人一碗骨頭湯,一塊肉和一些豬心豬肝,表示大家是至親骨肉,心肝相連。宴會後,儀式才算結束。舉行了“穿裙子禮”和“穿褲子禮”,小女孩和小男孩算是成人了,成了小姑娘和小夥子,可以參加生產勞動和社交活動,成為家族的正式成員。

普米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是什麼? 第4張

宗教信仰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既有祖先崇拜,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還殘存着對自然的崇拜。每逢節慶、婚嫁、生育、出行、收割等,都要請巫師(汗歸)殺牲祭獻,誦經祈禱,以便消災祛難,保佑安康。

普米族神明崇拜:普米族主夥天神創造了人類和萬物,山神給人以定居和耕種之地,灶神左右家人興衰,龍神釋風降雨,因而把吉凶禍福與神明的好惡緊緊聯繫起來,在普米族的潛意識裏和言行裏無不表現出對神明的敬畏和虔誠。

普米族祭祀神明的儀式分為“祭山神”、“祭龍神”、“祭灶神”、三種。祭祀時首先向天神祈禱、禮拜、貢獻各種祭品。

普米族祖先崇拜:普米族相信靈魂不滅,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回到祖先的發祥地或升入天堂,所以以各種方式進行祭祀活動,表明對祖先的崇敬。主要活動有:接祖(除夕)、送祖(從大年初三至十五)、清明上墳、中元節、祭房頭、祭中柱。

普米族送替神:普米族稱之為“缺青”或“缺代骨”。凡家庭不和睦,爭吵多、病多、即家運不好時,常常舉行這類祭祀活動,希望把惡神交給“替神”,讓好運歸自己。儀式一般在家中舉行,全家人蔘加,要用一整天的時間。

普米族兇吉兆預測:普米族一般都相信預兆,有時根據預兆行止,或採取某些防範措施。普遍相信的預兆有:夢兆,如孕婦夢見刀、槍、劍、矛、虎、豹要生男孩子,而夢見蛇、魚、蝦則要生女孩子:物兆,如喜鵲叫為報喜,烏鴉、貓頭鷹、狐狸夜間在房附近叫為報喪;人事活動兆,如上眼皮跳為凶兆,下眼皮跳為吉兆。

婚葬習俗
  依據傳統的習慣,普米族的婚禮多選擇在冬天農閒的季節舉行。具體的婚禮形式各地不一。

普米族的婚姻制度:1、一夫一妻制度。2、民族內婚制。3、嚴格外族通婚制。4、自由婚戀制。

寧蒗地區保留着古老的“搶婚”習俗。“搶婚”是相愛的青年男女因婚姻受阻而採取的一種“生米做成熟飯”的結婚方式。男女雙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結婚那天,姑娘仍若無其事的外出勞動。男方則派生辰屬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蹤,看準時機後突然搶奪。

搶得之後便高聲呼喊:“某某人家請你去吃茶!”姑娘佯裝反抗,早有準備的親友們聞訊後也迅速出擊,與迎親的人展開激烈爭奪,由於人多勢眾,終將姑娘奪回,然後簇擁她回家,舉行隆重的出嫁儀式。儘管女方家長不同意這門親事,但此時也無可奈何,只好默認,並準備豐盛的食物,為女兒出嫁進行慶祝。

蘭坪、維西等地普米族的婚禮則是在“對歌”聲中進行的。從新郎去女方家接親,到新娘步入洞房的整個過程中,《出嫁歌》、《梳粧調》、《認親調》、《開門調》、《送親調》、《聚會調》等歡樂的歌聲連綿不斷,整個婚禮喜慶、歡樂、吉祥。

在部分普米族的婚姻習俗中,還留存着“不落夫家”的習俗。從新婚之夜開始,新郎新娘可同居一室,但三年內不能發生性關係。婚後第三天,新娘便返孃家“回拜”,並長住於此,過起不落夫家的生活。隔一年後,男方要第二次去迎娶。可新娘在婆家住不上幾天,又偷偷地跑回孃家。一年後,男方再次派人接回新娘,此時,新郎新娘方開始真正的夫妻生活。新郎總是希望新娘早日受孕,而新娘卻仍要設法返回孃家。

當她懷孕後,孃家便通知男方舉行坐家儀式,從此新娘才定居男家。按照舊的習俗,姑娘婚後起碼要三回三轉,甚至七回八轉。男家每迎娶一次,她就逃回一次。民間認為,如果一迎二娶後就坐夫家,那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這種婚俗,當地人稱之為“三回九轉婚”。在這種傳統習俗的影響下,即使女方願意坐夫家,通常也要按四次迎娶的老規矩辦,否則,就會遭眾人恥笑。

普米族的繪畫主要是用於宗教活動,也只有喇嘛能畫一些簡單的圖畫,如畫老虎、豹子等掛在門上,作為避邪之物。供在鍋莊前的灶神“宗巴拉”,是喇嘛繪製的。有經堂的人家,往往在經堂內繪有壁畫;以白灰為底,在上面以黑線條作畫,有雷公、老虎、豹、牛等,所用顏料有白灰、黑色鍋灰和紅粉等;最簡單的是在牆上畫些白點,表示着天上的羣星,象徵着吉星高照。

普米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是什麼? 第5張

普米族有獨特的喪葬習俗。在人病危時,要通知近親進行探視,人去世後,家人立即爬上屋頂鳴槍放炮,吹牛角報喪。同族人聞訊趕來幫助料理後事。先以樟腦樹皮加香料煮水淨身。然後用酥油、鹽塗抹屍體,再捆成坐姿,外裹麻布,放入一糊泥的大竹籮中,存放於後室,擇日發喪。

出殯時,由四人將棺木抬至火葬場進行火葬,次日由死者子女到火葬場揀回十三塊遺骨,放入骨灰罐中,同一氏族的骨灰罐放在一個墳山上,有的普米村落的喪葬活動中,還要舉行給死者指路的“給羊子”儀式。儀式開始,巫師先為死者指點祖先的名字,交待歸家路線,並牽來一隻純白綿羊作為死者的化身。先在羊耳朵上撒點酒和糌粑,如羊搖頭,就表示死者喜歡領受,全家吉祥平安。隨後死者家屬跪着請羊喝酒,向它磕頭。

這時,巫師一刀刺入羊體,迅速取出羊心,放在靈桌上,然後為死者念“開路經”,並具體指點死者應走的路線。言語中包含着對死者的安慰,也透露着生者的希望。“給羊子”儀式期間老人們要長開天闢地以來的所有古歌,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儀式持續四天,直至將骨灰罐送往罐罐山葬禮方告結束。

禁忌娛樂
  普米族人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晚輩必須尊敬長輩,不能和長輩開玩笑。在日常生活中,普米族人有很多禁忌,如不準摸別人的腦袋,晚上不能掃地,吃飯時不可以發出聲響,盛飯時不能反手舀飯,不可以食用狗肉、馬肉、青蛙肉和貓肉。不可以從火塘和神龕之間跨過,不能用手摸火塘上的三腳架。在家中落座時,男子要坐在火塘左邊,女子坐右邊,必須面向火塘而坐,不可以亂坐。

普米族的民間體育運動主要有打鞦韆、射箭、打磨秋、跳繩等。這些娛樂活動,常帶有普米族居住山區和半農半牧生活的民族特點。

打鞦韆:在形式上與其他民族類似,但是其鞦韆架很有特色。普米族人把六根長幹木料分成兩組,每組三根,並分別用竹篾繩栓住一頭,豎起來後叉開,形成兩個三角支架,中間橫搭一根木料,上面栓一根長篾繩套,人就站在繩套上,兩手抓住身體兩邊的篾繩開始盪鞦韆。打鞦韆這種運動一般在過大年時進行。

打磨秋:是在一根豎載的短木樁上橫扣一根光滑的粗木幹,杆兩頭分別壓上一人,旋轉起來進行取樂的一種活動。打磨秋大多是節日期間在村邊舉行,參加者以青年男女和較大的孩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