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祭灶神的內容與特點

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三這天,是民間所説的祭灶節,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是流傳範圍極廣的一項傳統習俗。灶神信仰也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一種情感反映,希望日子可以越過越好,生活也可以有盼頭。

春節祭灶神的內容與特點

春節祭灶神的內容與特點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説為門、井、户、灶、中雷;或説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的痕跡。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説。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説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説》之論,將灶神説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説。在不同的地區裏,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着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説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説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裏,諸教並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是為了簡化統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説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並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的祭灶節日。

春節祭灶神的內容與特點 第2張

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祭灶神的時間一般應選在黃昏入夜之前舉行,全家人都要一起給灶神送行。
  二、在廚房灶神位置前擺好供桌,將備好的祭灶果、水果、飯菜等奉上;燃燭,再由家中長輩給灶神上三柱香,其他人跟着作揖;然後酒杯瀉滿老酒;祭祀禮拜要畢恭畢敬,對灶神爺要尊敬又要畏懼,多做善事,切忌做出格行為之事。
  三、祭祀時不得用灶火燒香;不得將污物送入灶內燃燒;不得擊灶;不得將刀、斧放在灶頭;不得在灶前説一些不相關的話;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灶前。
  四、婦女經過灶前粧發要整齊,尤其是女孩子的頭髮一起要綁起來,祭灶的時候也是不可以燒飯做菜的。
  六、要把送灶神上天的竹篾紮成的紙馬和新鮮草料放入火盆燒掉,(這些是送灶神的供具)
  七、最後全家人給灶神祭拜,感恩一年來灶神的庇佑,請在來年繼續給家中帶來平安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