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另類別稱:重五節名字的由來

眼看着就要到端午節了,大家一定都在期盼假期的到來吧。假期裏與親朋好友一起吃粽子、聊掌故,是多麼悠閒的時光啊,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端午節眾多別稱中的一個——重五節的由來。

端午節另類別稱:重五節名字的由來

你可能喜歡》》2016端午節請假攻略

端午節為什麼又叫重五節呢?這是因為我國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就等於是五五相重,故而把端午節又叫做“重五節”,也叫“重午節”,有些地方也叫做“五月節”。

端午又叫“重五”,在歷代詩文裏也有體現,如宋代的王楙就在文章《野客叢書·重三》裏説:“今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明代袁宏道的詩作《和伯修家字》説:“京師盛重五,所在競繁華。”而清代的姚鼐則在《祭侍潞川文》裏寫道:“重五泛舟,萬夫呼噪。”

重五節這個別稱,忠實地體現了“端午節在五月初五”的含義,不過在我國温州文成、青田、景寧等地方,卻是在五月初四過重五節的。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還有一個動人的歷史故事。

傳説當年,明朝的開國功臣劉伯温連同他的長子劉璉,先後被奸臣胡惟庸暗害了。過了幾年,胡惟庸因謀反被殺,劉伯温的次子劉璟平亂有功,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四子燕王棣最有本事,常受他父皇的賞識。當時,太子朱標已死,朱棣認定自己將來會做皇帝。萬萬料不到,朱元璋臨終時立下詔書,傳位給皇太孫朱允炆。朱允炆就是建文皇帝。朱棣看阿侄佔了皇位,肚裏燒起了無名火,他暗地裏招兵買馬,定要謀奪江山。

劉璟看出朱棣篡帝的野心,立即密奏給建文皇帝,提出了討伐十六策。這朱允炆是個無才無能的昏君,認為叔侄是至親,阿叔決不會有兩條心,反怪劉璟多事,想離間叔侄的關係。劉璟見朱允炆不採用自己的計謀,也就辭官回故鄉南田了。

後來,燕王朱棣果真起兵攻破金陵,奪去了皇位。當時,朱棣儘管知道劉璟與他作對,但總覺得他還是個難得的人才。為了收買人心,就降旨召劉璟進京做官,哪曉得劉璟託病不去。這一下,真叫朱棣又氣又惱。他下旨捉拿劉璟,打算逼他到京後軟硬兼施,好叫他誠心歸順。這樣一來,還可藉藉劉國師的威名,治服其他舊臣。

欽差捕快到南田的這一天,正是五月初四。村裏百姓曉得劉璟這一去凶多吉少,只怕再也見不到他的面了,家家都提前做粽子,煮雞卵,送給劉璟,當做提前過重五節。

初五一早,劉璟要走了,鄉親們個個流着眼淚,從盤谷舊居一直送劉璟到亢五峯嶺腳。在這裏,劉璟與鄉親們訣別了。後來,就在這地方蓋了一座亭紀念他,叫做辭嶺亭。

再講明成祖見劉璟押到,趕緊為他鬆綁,勸他説:“你是忠良的後代,朕早仰慕你學識淵博,才華出眾,理當為國效力,與朕同享榮華富貴……”朱棣的話未講完,劉璟昂着頭,“哼”了一聲講:“我劉璟是深知廉恥的。你發兵金陵,奪了皇位,你能逃得出一個‘篡’字嗎?”

朱棣看看劉璟根本不願替他效勞,沒法,只得把他殺了。從劉璟死後的第二年起,青田的八、九兩都,也就是現在的文成、青田、景寧三縣的一些地方,大家為了紀念劉璟,都把重五節改做五月初四了,此後年年如此,直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