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每一個地方,會根據二十四節氣的不同,而有着很多不一樣的習俗,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着千家萬户的衣食住行。特別是老一輩的人,更是注重二十四節氣的活動,那麼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習俗都有哪些?隨小編來了解吧。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立春:
  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着由羣眾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
  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羣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為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抬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着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抬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
  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遊春、報春
  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遊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閲場地)後,繞場遊兩圈,然後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的風俗,設有報春台,身着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羣眾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羣眾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羣眾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後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社日以祭神為主,併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昨。”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為風俗流傳後代,成為一種祭祀活動,意為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為“禳兒疹”,後者稱為“散疹”。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檐的牆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築起窩來。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不吃你家穀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窩兒子。”所以向陽人家都喜歡在自己院落房舍裏,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戴“燕子”,特別是小孩,父母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高采烈,雀躍有餘。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單貼在牆壁上,用來鎮壓驅殺毒蠍。如寫:“穀雨三月中,天師到門庭。手執七星劍,斬殺蠍子精。”白水縣人民於穀雨節也有類似的活動,如在黃表上寫:“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蠍子立刻化為塵。”用以驅除毒蠍。陝西西鄉一帶人民,每年在穀雨日天剛亮時,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蠍。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2張

  雨水:
  接壽
  在我國有些地區,雨水這一天女婿、女兒要去給岳父岳母送節。送禮的禮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長的紅棉帶,這稱為“接壽”,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壽緣” 長,長命百歲。
  在我國有些地區,雨水這一天女婿、女兒要去給岳父岳母送節。
  送禮的禮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長的紅棉帶,這稱為“接壽”,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壽緣” 長,長命百歲。送節的另外一個典型禮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恭敬地給岳父岳母送去。這是對辛辛苦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謝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讓女婿出門奔波,能遮風擋雨,也有祝願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
  撞拜寄
  雨水節,在川西民間是一個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節氣。這在川西民間稱為“撞拜寄”,即事先沒有預定的目標,撞着誰就是誰。“撞拜寄”找乾爹的目的,則是為了讓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的成長。
  雨水節,在川西民間是一個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節氣。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滿一種雨意濛濛的詩情畫意:早晨天剛亮,霧濛濛的大路邊就有一些年輕婦女,手牽了幼小的兒子或女兒,在等待第一個從面前經過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經過,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攔住對方,就把兒子或女兒按捺在地,磕頭拜寄,給對方做乾兒子或乾女兒。
  這在川西民間稱為“撞拜寄”,即事先沒有預定的目標,撞着誰就是誰。“撞拜寄”找乾爹的目的,則是為了讓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的成長。當然“撞拜寄”現在一般只農村還保留着這一習俗,城裏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學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只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走到一起聚聚……
  佔稻色
  佔稻色,就是通過爆炒糯穀米花,來占卜當年稻穀收穫的豐歉。“成色”的好壞,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則是收成越好;而爆出來的米花越少,則意味着收成不好,米價將貴。
  送雨水
  四川成都東山客家雨水節上,有個民俗是女兒給父母、女婿給岳父母送節。女婿送節的禮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長的紅棉帶,稱為“接壽”,祈求岳父母長命百歲。女兒則是燉了豬腳、雞湯,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由女婿給岳父母送去。這是女婿對辛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母表示感恩。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岳父母還要回贈雨傘,女婿出門奔波可以遮風擋雨,祝福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
  回孃家
  在川西一帶,出嫁的女兒這天帶上禮物回孃家拜望父母。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製一條紅褲子,貼身穿,據説這樣可保儘快懷孕生子。這個習俗現仍在農村流行。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3張

  驚蟄: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説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説人是非。
  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傳説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着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贏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説,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説:“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驅趕黴運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薰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抒發內心不忿
  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於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泄內心的不滿,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對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們知難而退及抒發個人內心的不忿。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4張

  春分:
  吃春菜
  嶺南風俗,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篙。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在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送春牛
  古代春分時,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日春牛圖。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説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説啥,説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且動聽。俗稱説春,説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着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放風箏
  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鏈魚風箏、風箏等,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兩三尺眯蛾風 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於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放得高。
  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祭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説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5張

  清明: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説。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説法,説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説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説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説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悦。
  遊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鈎、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牽鈎
  “牽鈎”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説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鈎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凡。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着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着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着《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説:“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裏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
  今日的公園和遊樂場仍然有秋千,供兒童玩耍。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蹴鞠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户外活動,像踏青、郊遊、盪鞦韆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在這些活動中,“蹴鞠”就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
  “蹴鞠”就是用腳踢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説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在講求“中庸”的傳統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由對抗性比賽演變為表演性競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關蹴鞠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
  蹴鞠的發源地山東淄博又興起蹴鞠熱,許多市民參與其中,既鍛鍊了身體,又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民俗。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項目,大有潛力可挖。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6張

  穀雨:
  賞牡丹花:穀雨前後是牡丹花開的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富貴花。“穀雨三朝看牡丹”,雨時節賞牡丹的習俗已綿廷千年。古時習俗,凡有花之處,皆有士女遊觀,也有在夜間垂幕懸燈,宴飲賞花的,號曰“花會”。清顧祿《清嘉錄》曰:“神祠別館築商人,穀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無國色,錦棚只護玉樓春。”至今,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四川彭州多於穀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遊樂聚會。
  吃香椿:穀雨前後是香椿樹萌發嫩芽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説。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所以北方又穀雨節氣吃香椿的習俗。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甚至只是簡單地開水焯過,加鹽調味,吃起來也是醇厚美味。
  穀雨祭海: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説“騎着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因此,穀雨節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這一習俗在今天膠東榮成一帶仍然流行。
  禁殺五毒:穀雨以後氣温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禁蠍咒”,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這一習俗在山東、山西、陝西一帶十分流行。
  “禁蠍咒”又叫穀雨貼,屬於民間繪畫的一種,上面刻繪神雞捉蠍、天師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還附有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穀雨三月中,蛇蠍永不生”、“穀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遲七星劍,單斬蠍子精”等文字説明,寄託人們查殺害蟲、盼望豐收、安寧的心理。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7張

  立夏:
  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裏“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駰在賦裏説:“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説:“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嘗新活動
  在後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説,九葷為鯽、鹹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種烹調方法,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為熄雞)雞、醃鮮、滷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蔔、玫瑰、松花。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鬥蛋遊戲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羣,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中飯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餚。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嵊諺有旺生,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寓意拄腿。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立夏“稱人”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台門裏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鈎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着吉利話。秤老人要説“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説“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説“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裏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裏。民間相傳諸葛亮與孟獲和劉阿斗的故事有關。據説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後,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託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吒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孟獲當即去拜阿斗。從此以後,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過了數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擄走阿斗。而孟獲不忘丞相囑託,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鬥,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斗吃。阿斗見豌豆糯米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阿斗雖然沒有什麼本領,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這一傳説,雖與史實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8張

  小滿:
  搶水
  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雲:“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水車例於小滿時啟動。此前,農户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行於海寧一帶,有演習之意。多由年長執事者約集各户,確定日期,安排準備,至是日黎明即羣行出動,燃起火把於水車基上吃麥糕、麥餅、麥團,待執事者以鼓鑼為號,羣以擊器相和,踏上小河漢上事先裝好的水車,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小滿節氣習俗:祭三神
  小滿在咱們歷史上有一個習俗叫祭三車,哪三車呢,叫水車,牛車和絲車。
  管這水車車神叫什麼呢,傳説“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於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湧旺之意。以上舊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江南一帶則有“小滿動三車”的説法。它是對江南小滿農事的形象總結。所謂“三車”即水車、紡車、油車。在農諺中,百姓以“滿”指代雨水的豐裕程度,小滿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時節,如若田裏不蓄滿水,就會造成田坎乾裂,無法插秧,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因此天旱的年份,人們會早考慮,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帶動水車灌溉水田。過去行走在偏僻的江南古鎮水田邊,時常會見到水牛矇住雙眼轉動水車的木車盤帶動龍骨水車提水,或人力雙腳交替踏車提水的情景。
  蠶神誕辰
  小滿節相傳為蠶神誕辰,所以在這一天,我國以養蠶稱着的江浙一帶也很熱鬧。小滿節時值初夏,蠶繭結成,正待採摘繅絲,栽桑養蠶是江南農村的傳統副業,家蠶全身是寶,及鄉民的家食之源,人們對它充滿期待的感激之情。於是這個節日便充滿着濃郁的絲綢民俗風情。
  據記載,清道光七年(1827年),江南盛澤絲業公所興建了先蠶祠,祠內專門築了戲樓,樓側設廂樓(相當於劇院之包廂),台下石板廣場可容萬人觀劇。小滿前後三天由絲業公所出資,筵請各班登台唱大戲,不過演戲也有個行業忌諱,即是不能上演帶有私生子和死人的情節的戲文,因為“私”和“死”都是“絲”的諧音,以故三天所演的戲目都是絲業公所董事門反覆斟酌點定的祥瑞戲,討個吉利。
  食苦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採苦採苦,首陽之下。據説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充飢。苦苦菜,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飢,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有歌謠唱: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場,英勇殺敵打勝仗。苦苦菜被譽為紅軍菜、長征菜。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9張

  芒種:
  嫁樹
  芒種是農忙季節,在山西榮河開始收穫大、小麥,當地人稱之為農忙。有諺語説:麥黃農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節氣,婦女也要下地幫助度過農忙。而在河北鹽山則是在忙中這天有嫁樹的習俗。就是用刀子在棗樹上劃幾下,寓意可以多結果實。
  送花神
  芒種時節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人們認為,芒種已過,百花開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是日,人們要設案供物,焚香祭祀,來為花神餞行。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芒種節道: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裏繡帶飄飄,花枝招展。
  按照古老的説法,芒種過後,各種盛開的鮮花開始凋落,花神退位,人們便會隆重地為她踐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來年再次相會,這就是送花神。如今,送花神這一習俗已經不存在,而名着《紅樓夢》裏卻有關於為花神餞行場面的精彩描寫:“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這日,都要擺設各種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錢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絞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裏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這裏大概説的是,大觀園中的女孩兒們為花神餞行,首先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次是為花神準備好上路的交通工具(轎馬)以及莊嚴而堂皇的儀仗(“千旄旌幢”)。
  這段話中的“千旄旌幢”給大家解釋一下:千,指的是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施是旗杆頂端綴有旋牛尾的旗,族與旋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裝飾,幢之形似傘。從中可看出,大户人家在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華麗場面,同樣也展現出了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表現出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很值得現代人思考與學習。
  煮梅
  芒種也是梅子成熟的時節,在南方每到5月、6月份梅子就會成熟。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三國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到了芒種時節人們也會煮青梅,那麼什麼是煮梅呢?在我國,青梅主要生長在廣東、福建、海南等南方省份,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汁多、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果酸以及維生素C。
  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如今,加工青梅的方式有很多,如鹽漬、製作蜜餞、取汁、熏製、釀酒、製藥等。
  芒種時節有煮梅的習俗,這一習俗歷史悠久,早在夏朝便已經有了。
  由於梅子味道酸澀,很難直接食用,必須要加工後方可食用,便有了煮梅。煮梅的方法很多,有用糖與梅子一同煮或用糖與曬乾的青梅混拌均勻,使梅汁浸出,也有用鹽與梅子一同煮或用鹽與曬千的青梅混拌均勻,使梅汁浸出,比較考究的還要在裏面加人紫蘇。北方產的烏梅在我國很有名氣,將其與甘草、山植、冰糖一同煮,便製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湯。
  如果在裏面加人桂花滷,然後冰鎮後再飲,則其味更絕。現在有很多加工的梅乾蜜餞,如話梅、奶梅及甘草梅等,都大受人們的喜歡。
  安苗求豐收
  芒種安苗是安徽績溪的農事習俗。相傳“安苗”起源於唐末宋初,清道光末年起逐漸興盛。據史料記載,農曆六月初六是天公天母壽辰,是日在田頭地角鳴鑼、燒紙、插小紅旗。伏嶺、北村、胡家、鋤頭一帶各村於芒種後第一個“龍虎日”請僧侶做齋,然後撐旗打鼓,抬着太尉老爺巡遊田阪,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故謂“安苗”。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户户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芒種前,各農户稻秧栽插完畢,五穀下種,農民以此感到欣慰,為表喜悦,各村族長召集德高望重的長輩選擇吉日,家家户户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於是,各村待最後一農户稻秧栽插完後,便由族長出示“安苗貼”昭示安苗日期,各村“安苗”不同日,由村主事視本村家事進展而定。雖然各村做包、操不在同日,但在某村“安苗”之日內,不僅本村人可隨意走家串户品嚐安苗包、棵,外村人也可進村入户同亨口福,其樂融融,充滿了節日氣氛。
  打泥巴仗
  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黎平縣一帶的侗族,在每年的芒種前後,也就是分栽秧苗的時節,都會過一個青年男女歡樂嬉鬧的“打泥巴仗”節日。
  在侗族有一個傳統習慣,就是婚後,姑娘一般先不住在男方家裏,只有農忙和節慶時,才由同伴陪同來到夫家小住幾天。這時候,男方家裏會把秧田整好,安排好分栽秧苗的日子後,就要邀集一些青年前來幫忙,並由新郎的姐妹去迎接新娘回來共同插秧。而新娘也要邀集一些女伴同來。節日那天,新婚夫婦和大家一起來到田間插秧,插秧的時候男女青年之間相互競爭,比誰動作快,場面非常熱鬧。秧苗插完後,小夥子們會故意挑釁,藉故向姑娘們身上甩泥巴。姑娘們當然也不示弱,會共同發起反擊,雙方都抓起田裏的泥巴互相投擲,這陣勢還真像是兩軍交戰。如果數人一起將對方抓住,就要將她(他)按倒在水田中翻滾,使其沾一身爛泥,狼狽不堪。
  新郎的父母會站在田邊觀看,而不參與其中。往往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受對方青睞的人。到最後所有人都玩累了,身上也全都是泥巴了,大家就會一起來到河邊溪旁,邊清洗邊打水仗。芒種就是在一邊勞作,一邊嬉戲中度過的。新娘在前一天來時,帶有一擔五色糯米飯和100個煮熟的紅色雞蛋。節日後返回孃家時,夫家姐妹要以更多的五色飯和紅鴨蛋為她們送行。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10張

  夏至:
  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有些地區,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孃舅家吃飯,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説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就有力氣。也有的到外婆家吃醃臘肉,説是吃了就不會疰夏。
  “夏至”食品:
  “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麪等。《吳江縣誌》:“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擀麪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在西北地區如陝西,此日食粽,並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11張

  小暑:
  吃餃子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吃藕、黃鱔
  俗話説“小暑黃鱔賽人蔘”,老南京講究在小暑這天吃黃鱔。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中醫認為,黃鱔性温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從成分上看,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
  小暑“食新”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説“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説。
  老北京六月六曬伏
  今年的六月六是小暑後的第六天。“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温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裏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黴防蛀。
  揚州六月六曬伏、吃餃子
  揚州也有“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説法。“紅綠”是指五顏六色的衣物。此俗現在已不限於六月初六,只要進入伏天都可以曬衣物,故又稱“曬伏”。六月六,揚州還有吃餃子的習慣,説是這天吃了餃子不會疰夏。
  徐州入伏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説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日吃麪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麪。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12張

  大暑:
  廣東大暑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脣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浙江地區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大暑送“大暑船”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長8米、寬2米、重約1.5噸,船內載各種祭品。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羣。“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
  福建莆田吃荔枝“過大暑”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於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嚐。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於是,有人説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蔘一樣高。
  魯南地區“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棗莊吃伏羊的習慣,與當地的農事、氣候有關。棗莊是有名的麥產區。入伏之時,正是麥收結束,新面上市。是一個短暫的農閒期。夏收初過,人已疲憊,該休息休息,享受享受。
  台灣大暑吃鳳梨
  大暑期間,我國台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另外,大暑前後就是農曆六月十五日,台灣也叫“半年節”,由於農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嚐,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13張

  立秋:
  秋忙會
  立秋都有哪些習俗,秋忙會是立秋習俗之一。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現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濟貿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啃秋
  城裏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着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裏,在樹蔭下,三五成羣,席地而坐,抱着紅瓤西瓜啃,抱着綠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悦。
  秋社
  立秋都有哪些習俗,秋社也是立秋的習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説法。
  摸秋
  夏曆八月十五日,是為中秋節。這天夜裏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謂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按照傳統風俗,是夜瓜豆任人採摘,田園主人不得責怪。姑嫂歸家再遲,家長也不許非難。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等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時,就要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14張

  處暑:
  採菱
  菱,又寫作菠,還叫作黃,生在水澤之間,處處都有。菱的顏色,或青或紅或紫,各不相同,其形狀有兩角、三角、四角以及無角的。菱大致可分為家菱和野菱兩種。種在坡塘中的,為家菱,葉子和果實都大;自然生長於湖中的,是野菱,葉子和果實都小,角尖直,刺人。菱性甘平,能清暑瀉熱,解毒滋補,安中,補五臟,補飢,輕身,凡是江河池沼地帶多有出產。每當新秋,或者深絳淺紅,或者深綠淺碧,漂浮在水面之上,鄉間婦女往往泛以菱桶或蘭撓,往來採摘。微風拂面,笑語盈盈,盪漾水中,趣味無窮。而湖光釵影,素袂雲鬢,參差掩映於夕暉之下,更是一道勝景。梁武帝有詩道:“江南稚女珠腕繩,桂掉容與歌採菱。”李白也有詩道:“菱歌清唱不勝春。”足見六朝以來,採菱唱詠的風氣很盛,文人墨客將其寫人詩詞歌賦,也十分普遍。
  處暑前後,菱角結實正旺,女子身着布衣釵裙,邊歌便採,清風徐徐,蘭舟微蕩,可稱人生之樂事。
  植菱
  處暑期間種植菱的好處很多,新鮮的葵角性甘涼,煮熟者性甘平,可代谷充飢。菱的根莖可當蔬菜食用,菱角殼又可入藥。老而堅硬的黑色菱殼,燒成灰後,以香油調敷,能治療頭面黃、水瘡、無名腫毒等。
  如果把菱搗爛浸泡,澄出粉,食用後可以補脾胃,強腳膝,益氣耐飢,健力行水,去暑解毒。取菱粉和米制成粥,能益腸胃,解內熱。鄉間人們常將菱蒸煮後曬乾,剁米為炸、粥、果,貯藏起來可以代替糧食用,較嫩的菱則可以直接上市出售。菱不僅可以增加農家的經濟收益,而且能夠備荒,種植非常容易,不需要多大資本。宋代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曾經招募百姓在西湖種菱,其收益都用來準備修建湖堤。
  祭祖迎秋
  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
  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度佈施活動。據説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説,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開漁節
  處暑以後是漁業收穫的時期,沿海地區常會在此節氣舉行多種形式的祭海祈福活動,歡送漁民出海,期盼漁業豐收。自1998年浙江省象山舉辦了第一屆中國開漁節後,每年都會舉辦一次。開漁節不僅有莊嚴肅穆的祭海儀式,還開展各種文化、旅遊、經貿活動,吸引了無數海內外客商、遊客前往。使他們不僅領略到當地熱烈的漁文化,也品嚐了鮮美的海產品。
  此時節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魚羣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四周,魚蝦貝類發育成熟。所以,從這一天開始,往往人們可以品嚐到平時不多見的海鮮。對於沿海漁民來説,處暑以後是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這時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魚羣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筆者參加四川綿竹年畫節期間,參觀過當地放河燈的活動。在湖南省鳳凰古城,也有幸觀賞過放河燈民俗。
  東南亞一些國家,特別是華人多的地區,也有放河燈的習俗。筆者在柬埔寨國慶節,在吳哥窟就觀賞過放河燈。
  放河燈是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裏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着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着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15張

  白露:
  太湖地區:祭禹王
  白露時節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説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裏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週。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動期間,《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台戲,它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祈盼和嚮往。
  福州:吃龍眼
  福州有個傳統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説法。民間的意思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聽起來感覺太誇張了,但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等很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補,有吃了就是補,所以福州人也習慣了這一傳統習俗。
  浙江温州:過白露節
  浙江温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説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説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南京:喝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後,有的茶客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蘇浙地區:釀白露米酒
  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其酒温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製而得名。白露米酒的釀製除取水、選定節氣頗有講究外,白露米酒的釀造方法也相當獨特。先釀製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裏,裝壇待喝。如製程酒,須摻入適量糝子水(糝子加水熬製) ,然後入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鮮牛欄淤中的,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埋藏幾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紅,斟之現絲,易於入口,清香撲鼻,且後勁極強。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酒店裏還有自釀的白露米酒,後來逐漸消失。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16張

  秋分:
  豎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説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秋分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至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拜神
  在嶺南地區,秋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17張

  寒露:
  登高習俗
  如果説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温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農事習俗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採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18張

  霜降:
  祭旗纛
  《周禮》中記載,大司馬(統管全國軍事的官職)凡是出師的時候,都很重視旗鼓的作用,要對旗纛進行祭祀,稱之為軍牙六纛之神。(牙旗,是主帥在軍隊中位置的標識。纛,是浦頭,古代馬頭上的一種札飾,是皇帝乘輿的標記性裝飾。天子有六軍,因而稱六斌。)
  習戰射
  箱是殺伐的象徵。古人為了順應秋天的嚴峻肅殺,都在這個月操練戰陣,進行圍獵。正如《春秋感精符》所記載:“季秋霜始降,鷹隼擊,王者順天行誅,以成肅殺之威。”
  自從漢代以來,就在季秋之月講習武事,操演比試射技,以進行賞罰,已沿襲成為慣例。賈思艦(齊民要術》還將其列為農家九月中的事宜,“繕五兵,習戰射,以備寒凍窮厄之寇”。
  賞菊
  霜降時節,正是菊花盛開之際。此時,民間會舉行菊花會。以表達對菊花的喜愛和崇敬。有一種小範圍的菊花會,是富貴人舉辦的,不必出家門的。在霜降前就採集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廣廈中,前軒後輕,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長幼秩序,鞠躬作揖拜菊花神,然後喝酒賞菊,賦詩潑墨。而北京文人多在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等處舉行菊花會。
  吃柿子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在南方很多地區都有吃柿子的習俗。俗話説:“霜降吃燈柿,不會流鼻涕。”民間認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會感冒、流鼻涕。事實上,由於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此時節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鮮美,且營養豐富,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因而就形成霜降時節吃柿子的習俗。霜降時節,正值柿子成熟之時,在我國有些地方則有霜降時節吃柿子的習俗。此時天氣轉寒,人們認為吃柿子不僅可以防寒保暖,而且還能補筋骨,非常適合霜降時節食用。如在福建閩南地區,有俗話説“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人們認為此時節吃柿子,冬天就不會感冒、流鼻涕。
  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人們同樣非常重視,各地還有祛兇、掃墓等習俗,以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幸福安康。如在山東煙台等一些地方,霜降這一天人們要去西郊迎霜;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裏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闢兇迎祥。
  掃墓
  古時候,霜降時節人們還要去掃墓。據《清通禮》記載:“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擴荃,屆期素服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如今,霜降掃墓的風俗已少見。但霜降時節的十月初一“寒衣節”,在民間仍較為盛行。寒衣節,也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鬼節”等,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為三大“鬼節”。為避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寒衣節這天晚上,人們要在門外焚燒夾有棉花的五色(紅、黃、藍、白、黑)紙,並且把餃子倒在一個灰圈內,意思是天氣冷了,給先人們送去禦寒的衣物。寒衣節寄託着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悲憫之情,也是親人們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進補
  此外,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説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俗話説吃啥補啥,據説吃煲羊頭有助於“頭風”等疾病的治療。醫書上也有加“四珍”、“八珍”的補藥煲羊肉,可以輔療肺病、瘧疾的記載。迎霜兔肉就是經霜的(即霜降)的兔子肉,這時候的兔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較高。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19張

  立冬:
  迎冬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羣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呂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巖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温帽。
  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創新,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冬泳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是冬季人們喜愛的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
  食俗
  立冬則有吃水餃的風俗。立冬時,包餃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
  異,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説法。冬至,中國古有“冬至節”的風俗。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20張

  小雪:
  小雪風俗-醃臘肉
  小雪後氣温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小雪風俗-吃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在二十四節氣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進入小雪節氣,意味着氣温持續走低,開始出現下雪天氣,這時的雪呈現半冰半融狀態,又稱濕雪或雨夾雪。
  小雪與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節氣,它不同於我們日常所指降雪強度較小的小雪。如果説前面節氣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氣温下降水汽凝為水珠,發展到冷凝為霜,那麼,小雪則是寒氣降至零下凝為雪。從節氣名稱的變化中可看出古人的活動規律——看天生活,以節氣的變化安排生活與農事。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21張

  大雪:
  大雪時節,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長,因而有農諺大雪小雪、煮飯不息等説法,用以形容白晝短到了農婦們幾乎要連着做三頓飯的程度。俗話説大雪紛紛是旱年,造塘修倉莫等閒。此時人們還要加緊冬日興修水道、積肥造肥、修倉、糧食入倉等事務。婦女們則三五成羣,扎堆做針線活。手藝之家將主要精力用在手藝上,如印年畫、磨豆腐、編筐、編簍等賺錢補貼家用。
  大雪以後氣温逐漸變冷,人們屋裏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紛紛穿上冬裝,防止受凍,出現凍瘡。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説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此外,逢下雪到户外賞雪、堆雪人也是此時常有的景緻。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户户忙着醃製鹹貨。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後,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反覆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後取出,將醃出的滷汁入鍋加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晾乾的禽畜肉,一層層碼在缸內,倒入鹽滷,再壓上大石頭,十日後取出,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乾,以迎接新年。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22張

  冬至:
  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吃甜丸:此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但這個習俗還包含着一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後,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米缸等處。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相傳有兩個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這有如少數民族的潑水節一樣。如果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人們不希望有外人上門拜訪。一是專放給老鼠吃的。相傳五穀的種子,是老鼠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咬來給農民種的,農民為報答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割時,應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後來,因為有一個貪心的人,把田裏的五穀全收割了,老鼠一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投訴,觀音娘娘聽後也覺得可憐,便賜給它一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後搬進人家屋內居住,以便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為害了。成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這個到處貼甜丸的陋俗畢竟行不久,它不僅不衞生,而且有損美觀和十分浪費,也就自然消亡了。而這個吃甜九的習俗則一直流傳至今。
  上墳掃墓:這是冬至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習俗 ,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於上山野餐。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23張

  小寒:
  南京-吃菜飯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着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着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製一點,吃到春節前後。
  俗話説,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南京人在小寒季節裏有一套地域特色的體育鍛煉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着牆壁相互擠)、鬥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鬥)等。如果遇到下雪,則更是歡呼雀躍,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廣東-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飯裏面吃。
  廣東人很講究食療。小寒因處隆冬,土氣旺,腎氣弱,因此,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理腎臟。池曉玲説,所謂三九補一冬,但小寒時切記不可大補。在飲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乾等,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

影響千家萬户: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大全 第24張

  大寒:
  尾牙祭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着除舊佈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悦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説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僱誰。因此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餚,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2009年春節就包含在大寒節氣裏。因此這樣的大寒節氣裏,除幹農活順應節氣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佈新,準備年貨,醃製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此外,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新年節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