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與天文:二至點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有一個“二分二至”的概念,是對“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這四個重要節氣的統稱,而在天文學上,也有對應的“二分二至點”概念,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所謂的“二至點”是什麼意思。

節氣與天文:二至點是什麼意思

問:二至點是什麼意思?
  答:二至點是天球上黃道距天赤道最遠的兩點,即北至點和南至點,分別稱為巨蟹宮第一點和摩羯宮第一點,而按照北半球的傳統則被稱為“夏至點”和“冬至點”,合稱“二至點”。

太陽於每年6月22日(或21日)經過巨蟹宮第一點,這一天在北半球為夏至日,南半球為冬至日;於每年12月22日(或21日)經過摩羯宮第一點,這一天在北半球為冬至日,在南半球為夏至日。考慮到南北半球冬夏季節相反,也有人傾向於用北至和南至或者“六月至”與“十二月至”取代夏至和冬至,但這個做法有一定難度。

那麼“二分二至點”與二十四節氣裏的“二分二至”之間的關係應該怎樣梳理呢?嚴格説來,“二十四”節氣僅指時刻,在我國傳統曆法中,將黃道分為24段,每段15°,這樣黃道上就有24個節點,其中黃經0°、90°、180°、270°的節點就是春分點、夏至點、秋分點、冬至點,也就是所謂的“二分二至點”,而太陽在黃道上運行,過這些節點的時刻,也就是二十四節氣裏的“二分二至”了。

由此我們可知,“二分二至”是指四個時刻,“二分二至點”則是黃道上的四個節點,至於“二分二至日”則是“二分二至”這四個節氣分別所在的那一天了。關於上述三個概念的關係可以這樣表述:在“二分二至日”裏的“二分二至”時,太陽位於黃道上的“二分二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