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冬至餛飩夏至面啥意思 節氣意義是什麼

冬至在我國的有着悠久的歷史,在民間當中冬至既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節日,而在習俗當中也有與其他節氣不一樣的地方,那麼2020冬至餛飩夏至面啥意思呢?冬至節氣意義是什麼呢?讓我們與老黃曆一起了解這個節氣吧!

2020冬至餛飩夏至面啥意思 節氣意義是什麼

2020冬至餛飩夏至面啥意思
  我國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夏至食麪,一般指的是麪條。南方的麪條品種多。如陽春麪、幹湯、菜熬面、肉絲麪、油渣面、三鮮面、肉絲炒麪、過橋面及夏季的麻油涼拌麪等許多品種。北方則主要是打滷麪和炸醬麪。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食麪也有嘗新的意思。
  至於“冬至餛飩”,説的是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户户吃餛飩,也就形成了"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
  另有一種“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則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餛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2020冬至餛飩夏至面啥意思 節氣意義是什麼 第2張

冬至節氣意義是什麼
  1、人們開始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大吉之日。所以,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往往選在冬至。冬至又被稱做“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2、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3、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4、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