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立冬節氣的農事安排 迎冬是什麼

立冬是我國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進入寒冷天氣的開始,而在立冬的時候農事上也有了變化,那麼24節氣立冬節氣的農事安排是什麼呢?立冬迎冬是什麼呢?就讓我們的老黃曆一起共同瞭解吧!

24節氣立冬節氣的農事安排 迎冬是什麼

24節氣立冬節氣的農事安排
  立冬時節,日照時間變短。但因此時地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温暖和煦的“小陽春”天氣,不但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
  立冬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華北及黃淮地區必須在日平均氣温下降到4℃左右,田間土壤夜凍晝消之時,抓住時機澆好麥、菜及果園的冬水,來補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間小氣候環境,預防“旱助寒威”,減輕和避免凍害的發生。而華南卻是“立冬種麥正當時”的最好時期。此時水分條件的好壞與農作物的苗期生長及越冬都有着非常緊密的關係。江南及華南地區,及時開好田間“豐產溝”,搞好清溝排水,是防止冬季澇漬和冰凍危害的重要舉措。東北地區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人過冬期;江淮地區“三秋”已快到尾聲;江南正忙於搶種晚茬冬麥,抓緊移栽油菜。俗話説“立冬不拔菜,終究受霜害”。如在日平均氣温低於15度時,紅薯的生長就已漸趨停止,此時需及時收穫歸倉。華南西北部要早挖窖,以避免可能出現的早霜。
  另外,立冬後空氣往往漸趨於燥,土壤含水較少,林區的防火工作也要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了。

24節氣立冬節氣的農事安排 迎冬是什麼 第2張

立冬迎冬是什麼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羣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呂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巖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温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