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節氣的寓意和傳統 秋分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我國的節氣每年都是如約而至,前後最多相差一兩天,每逢在9月23日左右,我們就知道秋分即將到來,這時火熱的太陽已經退出舞台,沉甸甸的果實、秋風與落葉成了主角,其中也有着深刻的寓意,來提醒人們要認真對待這個季節。

秋分節氣的寓意和傳統 秋分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秋分節氣的寓意

該節氣有兩種寓意,其一是地理學中晝夜平分,第二種是秋分平分了秋季,天氣逐漸向涼爽邁進,不再烈日炎炎。所謂晝夜等長,就是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會向南迴歸線移動,漸漸變得晝短夜長,也象徵着秋季的豐收之喜。而且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屬於秋季第四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80°,這時花木凋零、草枯葉落,呈現出蕭瑟的景象,古人還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户;三候:水始涸。”描繪的就是這樣的場景。

有什麼傳統風俗

吃秋菜:實際上也是指野菜,以前種地的村民,在秋分時節,會去田野中採摘巴掌大嫩綠的秋菜,然而拿回家洗乾淨,用來跟魚片一起煲湯,據説吃了營養健康,身強力壯。

豎蛋:舊時的娛樂活動匱乏,僅僅是豎蛋就讓人其樂無窮,古話有云:“秋分到,蛋兒俏”,表示秋分時候蛋長得好是豎立起來的最好時機,不少人喜歡參與其中。

粘雀子嘴:到了這一天,不少農家會休假一天,煮上湯圓等吃食,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着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秋分節氣的特點

在不少古籍上,人們將秋分節氣的特點描繪為“陰陽相半”,天地之氣陰盛陽衰,正到勢均力敵的程度。我國北方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温也一次次地下降,尤其是早晚可以感到一陣陣寒意。而南方還能感到秋老虎的威力,依舊有高温天氣,像廣東、海南一帶還需要開空調降温防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