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邵姓一家親 遠離名利的“安樂窩”

解讀百家姓邵姓。天下邵姓是一家,遠離名利的“安樂窩”。邵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3位,人口約300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24%左右。邵氏名人有邵雍、邵飄萍等。

天下邵姓一家親 遠離名利的“安樂窩”

邵姓文化之安樂故居

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附近,有個安樂鎮,這個名字,得於北宋理學家邵雍的故居“安樂窩”。

“安樂窩中三月期,老來才會惜芳菲。”邵雍在安樂窩中一住就是30多年。千年之後,安樂窩仍在,邵雍的思想,也依然深深吸引着後人。

安樂故居

遠離名利的“安樂窩”

洛陽市龍門大道和洛陽橋交叉口南側,有一處小小的院落,上書三個字“安樂窩”。

安樂窩前,立着一座8米多高的邵雍銅像。銅像近年鑄就,後面的院落也是整修沒多久。在周圍來來往往的車流中,這處略顯破落的故居,並不怎麼起眼。

銅像下面,修鞋攤圍繞。這一派景象,似乎難以配得上安樂窩主人的名聲和成就,但是仔細想想,這豈不正是他的心願?他一生安貧樂道,拒絕做官,耕讀為生,最喜歡和老百姓在一起—也許在他心裏,正是這麼遠離名利、隨心自在地活着,才叫“安樂”。

安樂窩的主人,是宋代理學的開山鼻祖邵雍,與張載、周敦頤、程顥、程頤同稱北宋“五子”。富弼、司馬光、呂公着等達官貴人十分敬仰他,常與之飲酒作詩,不忍看他住小茅屋,資助他買了這棟宅子。雖然大家多次舉薦他,但他拒絕做官,過着耕種自給的生活,名其居曰“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

當年數十畝的大宅院,幾經戰亂、大水、搬遷,如今只剩下幾畝地,最裏邊的一處小樓修建於吳佩孚主政洛陽時期,其餘的都是近幾年邵氏後人捐資重修的。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期間,正遇上洛陽市文物局的人在拓碑文。

邵雍故居主管、洛陽邵氏宗親會祕書長邵雷勤説,原先裏邊有許多碑文,大多毀於“文革”時期,原來還有個極大的書院,道光年間毀於一場大水。

不過,有這麼個地方,並且能延存近千年,已經讓邵氏後人頗感欣慰了。

大家邵雍

在《易經》研究方面造詣極高

邵雍相當“高深莫測”,甚至有人説他是“900年前的霍金”。他對《易經》的研究造詣極高,有“易聖”之稱。

當時,理學分為兩派:一派為義理,一派為象數。邵雍是先天象數學的開創者,他建立的象數學體系,試圖用一個完整的圖式來説明宇宙演化和社會、人生的全部運動程式。目前學界公認,邵雍的《先天圖》四圖的卦序都遵循着一種邏輯法則,即今天嚴格意義上的“二進制”的記數方法。

研究“易學”,可能算卦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卻最被老百姓津津樂道。至今,洛陽還流傳着許多邵雍算卦的逸事。説他一有空,就在天津橋頭擺起卦攤兒,不收卦銀,只圖為人排憂解難。

邵雷勤説,邵雍除了學術上高深的造詣,更讓他美名遠播的還是他的德行。

當時,洛陽城裏不少人家仿照“安樂窩”的樣子,在自己家給邵雍準備一處房子,以備他臨時居住,更以能和邵雍交往為榮幸。邵雍喜歡在春秋時節乘坐小車出遊,行無定所,無拘無束。每當他乘坐的小車出現時,百姓們都説:“我家先生來了。”也許正因此,即便後來邵雍離世,邵氏族人遷居,此處仍叫“安樂”。邵雍有首詩:“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當地還有個村子曾叫“煙村”。

始祖召公

為避事“召”改為“邵”

2011年,邵雍誕辰1000年,眾多邵氏後人齊聚安樂窩,祭拜邵雍。

近些年,洛陽邵氏宗親會經常出去聯繫各地宗親。邵雷勤説,邵姓有個特點,就是血統非常純正,這個源自姬姓的古老姓氏,數千年來極少像其他姓氏一樣,有改姓等情況,可以説,天下邵姓真的是一家。

邵氏的始祖,是着名的召公。召公姓姬名奭(音shi),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曾輔助周武王滅商,被封於燕,是後來燕國的始祖。因最初采邑在召(今陝西岐山),故稱召公或召伯。他的後代,世襲召公,一直是周朝執掌國家政事的官,至春秋時期,以采邑為氏,稱為召氏;到了戰國時期,住在今河南汝南和安陽的召氏,為避事,在召字旁加邑,形成邵氏。因召、邵本是一姓,二字在早期區分並不十分嚴格,古人有時互用。古籍中出現於漢代及其以前的人物大都為召氏,從三國開始則為邵氏,而召氏已基本上不見了。

召公奭是周初活躍時間最長的政治家,歷經文武成康四世,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的德行,連司馬遷也大為敬佩,在《史記·燕召公世家》中,太史公説:燕國最為弱小,有許多次幾乎被滅掉,然而國家延續了八九百年之久,在姬姓封國中只有它最後滅亡,這難道不是召公的功業嗎?

邵氏迴歸

邵姓後人仍到安樂窩憑弔

邵氏後人,似乎一直繼承着這種美德。安樂窩就可見一斑。邵雷勤説,道光年間,洛河水暴漲,將原來的安樂窩沖毀,當地政府撥款修建,邵氏族長與族人商議後,決定把這筆錢用於修復河堤,在西北約100米的地方,重新擇地建安樂窩,也就是現在的位置。邵氏祠堂的大殿,就是用原來故居的磚瓦材料構築的。

1077年,邵雍去世。在他去世40年後,“靖康之變”發生,宋室南遷,北宋滅亡。金兵踏處,劫掠焚燒,巨家鴻儒齊聚洛陽的景象一去不返。

之前,邵雍子孫已舉家遷離洛陽,避往蜀地。有人説,是邵雍預見到了國家的變數。

安樂窩人去樓空,自此荒廢,被撇在荒郊野外,淪為瓦礫。但邵氏後人一直沒忘安樂窩。明代時,邵氏家族從江浙一帶回遷洛陽,在先祖故居安樂窩一帶安家落户。現在當地約1800名邵姓村民,盡是邵雍後裔。

千年之後,仍有人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仍有人研究邵雍思想,全國各地的邵姓後人,仍到安樂窩憑弔。

唯願邵夫子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