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伏氏經學 濟南伏氏第一名人伏勝

解讀百家姓伏姓。濟南伏氏經學,濟南伏氏第一名人伏勝。伏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與台灣省均未進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一百十四位門閥。

濟南伏氏經學 濟南伏氏第一名人伏勝

伏姓文化之濟南伏氏經學

濟南伏氏的第一個名人是伏勝,他是孔子的學生宓子賤的後人。伏勝自幼攻讀《尚書》,因學有所成而成為秦漢時期尚書學專家。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繼承了齊國設立博士官的傳統,選拔學問淵博者任博士,先後共設博士官70人,伏勝是首批被任用為博士者。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書坑儒,鎮壓了一批與當時統一政策相牴觸的儒生和方術士,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了極為嚴重的破壞,六經也列在焚燬之列。許多經學大師冒着生命危險,把儒家的經典藏起來,《尚書》就是伏勝藏起來的。

漢朝建立後,各個學派逐漸活躍起來。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除挾書令,恢復了儒家經書的合法地位,伏勝就將他所藏的《尚書》獻之於世。《尚書》本來有篇目百篇,但伏勝發現他所藏的《尚書》丟失了數十篇,僅有28篇,於是伏勝便以這28篇教授弟子。

文帝時,尋求熟知《尚書》者到朝中教授《尚書》,聽説濟南的伏勝熟習《尚書》,於是下詔讓伏勝到朝中傳授。但這時伏勝已經90多歲了,連走路都困難了,無法到朝中,這時晁錯正擔任太常的官職,主管宗廟禮儀和文化教育,於是文帝又下詔讓晁錯到濟南伏勝家中去學習《尚書》。伏勝傳《尚書》,完全是口授,因年老口齒不清,晁錯聽不清楚,便請伏勝的七女曦娥在一旁代為解説。伏勝之女講的是當地的方言,而晁錯是河南穎川人,仍有十之二三聽不懂,就這樣,伏勝一邊講授,羲娥一邊轉述,晁錯一邊筆錄,形成了傳世的《尚書》,因是用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記錄下來的,人們稱之為“今文《尚書》”,今文《尚書》實際上是29篇,它包括武帝時添進去的《泰誓》篇。今文《尚書》是針對古文《尚書》而言的,武帝末年,魯共王在孔子舊宅牆壁中發現了一部《尚書》,較今文《尚書》多出16篇,是用漢以前的古文字抄寫的,所以稱古文《尚書》,又稱《逸書》。

根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伏勝在世時,曾教授過兩個得意的弟子,一個是千乘人歐陽生,另一個是濟南的張生。

歐陽生傳同郡倪寬,倪寬官至御史大夫,又傳歐陽生的兒子。以後歐陽生的後人世世代代相傳,歐陽生的曾孫歐陽高成為博士,歐陽高的孫子歐陽地餘在宣帝時以太子中庶子身份教授太子,被授以博士,漢元帝即位後,歐陽地餘官至九卿之一的少府,管理帝室財政。歐陽地餘的小兒子歐陽政為王莽的講學大夫。於是《尚書》有“歐陽氏之學”的説法。

歐陽生的曾孫歐陽高又傳濟南的林尊,林尊為博士,歷任少府、太子太傅。林尊傳平陵人平當、樑人陳翁生,平當官至丞相,陳翁生官至信都太傅,世稱“平陳之學”;以後,平當又傳九江人朱普和上黨人鮑宣,朱普為博士,鮑宣官至司隸校尉,是京城一帶的最高監察官;陳翁生又傳琅琊人殷崇和楚人龔勝,殷崇為博士,龔勝官至右扶風,是京城行政長官之一。

東漢時,歐陽生的八世孫歐陽歙因精通《尚書》而官至司徒,是國家行政長官三公之一,封夜(掖)侯。歐陽歙傳濟陰(今山東定陶縣西北)人曹曾,曹曾官至諫議大夫,是言官,但教授生徒,有門徒3000人。曹曾又傳其子曹祉,曹祉官至河南尹,是京城的最高長官。歐陽生的曾孫歐陽高的弟子林尊的再傳弟子朱普又傳沛人桓榮,桓榮也為博士,官至太子太傅、太常,為漢明帝的師傅,賜爵關內侯。桓榮傳子桓鬱,桓鬱官至太常,為章帝、和帝的老師。桓鬱的次子桓焉也治《尚書》,為安帝、順帝師,官至太尉,也是漢代中央最高行政長官之一。桓鬱的孫子桓典也在穎川以《尚書》教授生徒,有門徒數百人,漢獻帝時官拜御史中丞,賜爵關內侯。

桓榮還傳穎川人丁陵和汝南人張酺,丁鴻官至司徒,為三公之一,張酺為章帝師,歷任太尉、司徒。桓榮的兒子桓鬱是京兆人朱寵和弘農人楊震的老師,朱寵官至太尉,楊震四世三公,是東漢最有名的世家大族。

對於此,範燁在《後漢書·桓榮傳》中説:“伏氏自東西京相襲為名儒,以取爵位。中興而桓氏尤盛,自榮至典,世宗其道,父子兄弟,代作帝師,受其業者,皆至卿相,顯乎當世。”

伏勝的另一個弟子張生也是博士,傳《尚書》給夏侯都尉。夏侯都尉傳族子夏侯始昌。夏侯始昌官至太傅,也將《尚書》學傳給族子東平人夏侯勝。夏侯勝官至長信宮少府、太子太傅,又將學問傳給從兄子夏侯建,夏侯建事歐陽生的曾孫歐陽高,官至太子太傅。夏侯勝與夏侯建學問非常着名,因此當時《尚書》就有“大小夏侯之學”一説。

大夏侯即夏侯勝。夏侯勝傳臨淄人周堪和曲阜人孔霸,周堪歷任太子太傅、光祿大夫領尚書事,孔霸為博士、太中大夫,元帝時賜爵號褒成君。在西漢,尚書和太中大夫都是內朝官,屬皇帝重臣和倖臣。周堪傳牟卿和長安人許商,牟卿為博士,許商官至九卿。許商傳唐林、吳章、王吉和齊炔欽,皆官至九卿。孔霸傳其子孔光,孔光官至丞相。由於許商和孔光的弟子都很有名,所以又有“孔許之學”的説法。

小夏侯即夏侯建。夏侯建傳平陵人張山拊,張山拊官至博士、少傅。張山拊傳李尋、鄭寬中、張無故、秦恭、假倉,李尋官至騎都尉,鄭寬中歷任博士、光祿大夫領尚書事,賜爵關內侯,張無故宮至廣陵太傅,秦恭官至城陽內史,假倉官至膠東相;鄭寬中傳趙玄,趙玄官至御史大夫;張無故傳唐尊,唐尊官至太傅;秦恭傳馮賓,馮賓為博土。於是人們又稱小夏侯一脈為“李、鄭、張、秦、假之學”。

到東漢時形成了專門傳習大、小夏侯學問的兩派。傳《大夏侯尚書》者有濟陰定陶人張馴和北海安丘人牟融。張馴官至大司農,牟融有門徒數百人,官至太尉錄尚書事。傳《小夏侯尚書》者有東海蘭陵人王良,王良有門徒千餘人,官至大司徒司直。他們均為當時名士。

由上可見,伏勝及其弟子在傳承《尚書》中建下了不朽功績,所以,《鄒平縣誌·伏生博士傳略》稱頌説:“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義。”

伏勝在傳承《尚書》中有絕世之功,他的後人還在傳承《詩經》和東漢政治中建有功業。伏勝的五世孫伏孺長期在琅琊東武(今山東諸城)講學,便在此定居下來。伏孺的孫子伏理曾跟隨元帝時的丞相匡衡學《詩經》,是一時名儒,給成帝講授《詩經》,官至高密王太傅。伏理的兒子伏湛少承父業,以父任為博士弟子,後以《詩經》教授生徒數百人。

王莽時,曾任繡衣執法。綠林起義軍推劉玄為更始皇帝后,更始皇帝任用伏湛為平原太守,在任期間,他講學不輟,並且鎮壓了聚眾鬧事的首領,還節衣縮食,賙濟鄉里的窮人,保證了農民政權統治時期平原郡的穩定。東漢政權初建時,地方勢力紛紛割據,光武帝劉秀既要鎮壓地方割據勢力,又要處理剛剛立國的政務,財政困難,官務繁忙,於是,劉秀選拔伏湛到中央擔任尚書職務,以皇帝祕書的身份主持修復西漢時的各項章程制度。這時司徒(即丞相)鄧禹正忙於與赤眉軍作戰,無暇顧及朝政,於是劉秀任用伏湛為大司徒司直,代行大司徒事,建武三年遂代鄧禹為大司徒,封陽都侯。

在伏湛任大司徒期間,彭寵在漁陽反叛,劉秀想親征,伏湛以京師為重勸阻,劉秀聽其言,彭寵竟被其奴所殺。這時農民起義領袖之一徐少擁眾在富平(今山東陽信縣東南)起事,東漢宮軍久攻不下,因伏湛在平原郡有聲望,所以徐少聲言“願降司徒伏公”,於是伏湛受劉秀委託,招撫了徐少。伏湛一生處世有道,史載其“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經為人師,行為儀表”。

伏湛的長子伏隆年少時就以有節操在鄉里聞名,先任郡都郵。建武二年,農民起義軍在青州、徐州一帶活動,劉秀委任其為太中大夫,使持節赴青、徐二州做安撫工作,伏隆以其威望服人,起義軍首領古師郎等六校尉歸降,地方割據勢力張步也上表,表示歸順東漢。第二年,光武帝委派伏隆到齊地做安撫工作,並給他可以任用縣長的權力,伏隆不辱使命,經過他的招撫工作,齊地的地方勢力多來歸附,齊地局勢基本安定,光武帝將其比做西漢初年不戰而下齊70座城的酈食其。後來張步受樑王劉永反叛勢力的拉攏而背叛東漢,竟將伏隆殺害。伏湛的弟弟伏黯也通曉《詩經》,位至光祿勛;伏湛的侄子伏恭性至孝,繼承了伏黯的學問,初仕為劇(山東壽光東南)令,在任13年中,以公正廉潔聞名,在舉孝廉中,被青州刺史舉為尤異,太常對舉薦者以經學考試時,他名列第一,拜為博士,又任常山太守。在常山,他興建學校,親自講授,使北方的“伏氏之學”又興盛起來。伏黯歷任太僕、大司空,任司空9年後告老還鄉;他一生孜孜不倦地研究《詩經》,對《詩經》進行了考訂與刪繁工作,定為20萬言,所以當他告老時,明帝下詔賜以千石俸祿供養終身。後來明帝到琅琊視察,還按照三公的禮儀接見了他。他死後,特賜葬在明帝顯節陵下。

伏湛的玄孫伏無忌,也繼承家學,在順帝時官至侍中、屯騎校尉,為皇帝侍從兼宿衞長官。永和元年(公元136年)接受順帝詔令與議郎黃景校定宮中藏書,他閲遍五經諸子百家之書,最後終於與黃景等共同完成了《漢記》一書。在文獻整理和《漢記》撰寫的基礎上,伏無忌蒐集古今資料,刪繁就簡,又完成了《伏侯注》一書,《伏侯注》共8卷,記載了從黃帝到東漢質帝時的事。該書為今天研究東漢户口墾田狀況提供了惟一資料,是研究漢代制度和自然科學史必讀的主要書籍。

伏無忌的兒子伏質、孫子伏完都嗣爵,伏完為桓帝的女婿,伏完女兒伏壽為獻帝皇后。獻帝時,軍閥混戰,天下大亂,伏完以侍中等身份隨漢獻帝在董卓及其部將混戰中流亡,漢獻帝被曹操迎接到許昌後,伏完為輔國將軍。這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成了傀儡,伏皇后給其父伏完寫了一封密信,言曹操苦苦相逼之狀,囑咐其父及早除掉曹操。伏完曾與妻弟樊普商議過此事,但還未動手就死去了。樊普將此事告發,曹操將伏皇后關在暴室中幽囚而死,並將伏皇后的兩個兒子以及伏皇后的兄弟宗族百餘人皆殺死,伏氏家族從此凋零殆盡。

濟南伏氏,自伏勝始到伏壽計16代,歷兩漢400餘年,世傳經書,尤在《尚書》、《詩經》兩部儒家經典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家族不僅在兩漢累代公卿,而且也培養了一大批漢代公卿和兩漢的名門望族,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稱頌的經學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