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莊園文化 靜園佔地120餘畝

解讀百家姓常姓。本期瞭解常家莊園文化,其中靜園佔地120餘畝。常姓,歷史悠久,主要源於姬姓,其主要分佈於河南、河北,約佔常姓總人口的32.1%,山東、山西、安徽、陝西、遼寧五省集中了常姓總人口的33.4%.

常家莊園文化 靜園佔地120餘畝

常姓文化之常家莊

佔地120餘畝(8萬餘平方米)的靜園,是在原常家的杏園、棗園、桑園、花園、菜園等“後園子”的基礎上修復的。其實,除這一部分外,過去常家散佈在車輞村其他地方的“園子”還有六七個,可惜已不復存在了。

過去常家的這些園名,僅僅是一個習慣的稱謂,並不等同於農家小園。比如,在花園中,就建有小湖、石橋、書房、曲廊等。菜園則沿着長年積水的小潭修有甬道、小亭、敞軒。杏園中除了亭、台,還建有長廊、看樓等。而桑園中則有他們稱之為“茅廬”的建築。由此可見,他們的所謂杏園、棗園、桑園、菜園只是園林的一種別稱,一種貼近農家的別稱,實際上是常氏家族休閒、遊樂、陶冶情操的場所。就像清代皇帝將他們在承德的行宮叫做“避暑山莊”,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山莊一樣。

由於是同一家族、同一支系(即常氏中的北常一支)的園林,因此,從區域的所屬上,雖然有合有分,比如,桑園是家族共有,菜園屬謙和堂,花園屬崇和堂,棗園屬慎和堂,但在這些區域之間,並無明顯的牆、籬,這就使氏的北園林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宏大的、堪稱北國民間的第一園的格局

此園的總名稱,冠之以“靜園”,非常清楚地表達了主人修建這座園林的追求和目的。“靜”是一種對大自然的迴歸,是一種“出世”的追求,是一種超然的心態。《道德經》講:“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靜是一種迴歸生命本源、認識和遵從自然規律的境界。可以説,一個“靜”字,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傳統的儒釋道中隱逸的真諦,特別是道家文化的精髓。

我們知道,園林是人類合理運用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人的精神審美智能及不斷髮展的建築技術手段來創造的優美產物。是有着維護生態平衡的,最適於生存居住的,具有供人遊樂、休息、享受寧靜、娛樂精神、返璞歸真、調整心態等眾多功能的特殊建築。作為世界三大園林發源地之首的中國(其餘為西亞、希臘),其建園林的歷史,最遲可追溯到商代。其建園風格,則無論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無論南派還是北派,均以崇尚自然的道家思想為本體。因此“師法自然”就成為中國造園中一個千古不移的法則和不斷完善的創新的目標。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論就成為造園的指導思想。挖掘和追求大自然的美,營造一種文人出世離塵式的寫意山水心境,即“文人造園”,以達到內心體悟的儒釋道文化內涵,就成為造園推動力。中國園林也便在這諸多的因素中,成了展現深沉文化底藴的一種重要手段和重要方面。

中國文人造園活動,到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中葉,發展到了高峯,北國、江南,皆湧現出了一批可居、可賞、可遊、可憩的優秀園林典範,創造出了一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居住環境、理想家園。縱觀中國園林藝術,南北迥然不同,而又相互影響。南、北派園林風格的區別,如同宋詞中的婉約派與豪放派,個性鮮明,各得其妙。南派園林小巧中見博大,人為中顯自然,就像一妙齡才女敲着玉碟,低吟柳詠“何人月下臨風處,切切蛩吟如織”之類的詞句,而北派風格,則如關西大漢以劍擊戟,高歌蘇軾詞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南派一般呈宅園一體狀,用引水為池溪,疊石成山峯的營造法,達到“一峯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明文震亨《長物志》語)的神奇效果。北派園林則真山真水為本,依形造勢,點綴以樓、亭、台、榭、廊、軒,造成處處景觀、幅幅畫圖的勢態,並大多用“借景”的手法,將園林內外自然風光融成一片。特別是私家園林,雖然園中也多有各種建築,但一般只用做消閒或讀書、吟詩、飲酒、品茶,主人正式宅居之後,一般在園林之前或一側,而不像南方園林一樣宅園一體。所以,北方私家園林,又俗稱為“後花園”、“後園子”.但南派中不失豪放,北派中又不失妖柔,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借。

常家莊園的靜園,初建於乾隆、嘉慶年間,完成於光緒初年,正是我國選園藝術發展的高峯時期,而且,莊園主人數代不息,來往於江南與大漠之間,這就註定了靜園所具有的精緻、肅靜、空靈、通透的文人寫意山水風景式的高雅格調和融北風質樸大方與南派小巧細膩於一體的特色。在恢復期間,又得北京古建築園林設計際精心設計,總體策劃,中國着名建園林專家孟兆楨、周維權、鄭孝燮等專家學者多次論證及現場指導,終使靜園在恢復舊貌的基礎上,精雕細刻,錦上添花,使之更具有濃郁的自然美、建築美和人文美。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佈局上,無論亭閣建築,還是山水經營,皆顯示了“北國民居第一園”的宏大而精美的氣派。

佔地7.5萬平方米的靜園,既被山湖水系連成一片,又由杏林、獅園、江南詩畫區、湖區、山區、遐園、槐園、可園劃成了園中有園、區域界清的若干景點和遊覽區,大中有小,小中見大,遠近高低,自然成趣,“人在園中觀畫意,亦被他人當畫觀”,真可謂舉目皆詩意,步步可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