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人魏延 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解讀百家姓魏姓歷史名人。魏延,字文長,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魏姓,是中國姓氏中第45位姓氏,在宋版《百家姓》排行第30位。魏姓最早源於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諸侯國魏國,冊封地於今山西芮城縣北,屬以邑為氏。

姓氏名人魏延 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着。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魏延祠

於四川綿陽市梓潼縣三泉鄉白雀村,西出梓潼縣,沿梓潼往江油的安梓路行約15公里,就到了三泉鄉白雀村,再沿村道行不多遠,就看到路邊的“魏延祠”石碑。沿翠柏拱衞的石梯拾階而上,便見松柏掩映間一座仿古的建築,這就是魏延祠。

魏延祠坐落在卧龍山千佛巖諸葛寨東長生門下東麓的井岡坪上,梓卧(梓潼——卧龍鎮)公路從祠前經過,路北,魏家河蜿蜒東流。祠周,環境清幽。

據説,魏延祠方圓十里,有很多姓氏,唯獨沒有姓魏的,但祠前卻有一條魏家河。據當地八旬老翁回憶,魏家河河東原有魏家河廟,廟前曾有三塊石碑,其中一塊石碑上刻有“魏延率兵駐此”。

傳説,建興七年(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率軍北伐時,大軍駐屯於卧龍山諸葛寨,令魏延率本部兵馬駐今魏家河南井岡坪,成掎角之勢以作策應,這跟諸葛亮用兵謹慎相符。

據説,當時天氣酷熱難耐,魏延發現一片山林有大羣的鳥不斷聚集,決定在那裏駐屯。由於有鳥糞接連不斷地落下,官兵們只有在離開樹林一點的地方燒飯。可是,卻沒找到水源。大羣的麻雀聚集在魏延部隊的上面,感到吃驚的士兵們計劃轟走麻雀。魏延也看到了大羣的麻雀,但是,他在其中發現了一隻白麻雀並被這隻白麻雀所吸引。他追着這隻白麻雀到了一處巖石場,忽然,白麻雀奇蹟般地在巖石的裂口裏消失了。魏延感到十分驚奇,他試着推動巖石,不料,巖石轟然崩塌,泉水噴湧而出。原來,巖石下是一股地下水。官兵們找到了燒飯洗浴的水源,當地久受乾旱之苦的農民們也感到非常開心,他們把這條地下水稱作魏延河。據説,當時魏延經常身着戰袍,牽着戰馬,手持大刀在河邊飲馬巡視。

後來,人們為懷念魏延駐兵之史蹟,在魏延河邊建了魏家河廟,並在河上建了一座小橋,取名為“將軍橋”。魏家河廟毀於1968年,刻有“魏延率兵駐此”的石碑也不知所蹤。但將軍橋現在尚存,只是平時沒於水中,每年六七月間,水退則可見橋。

據説,井岡坪上歷史上曾有魏延祠,後來由於官府的命令,魏延祠被拆毀。現在的魏延祠是在1995年重建的。魏延祠,殿宇巍巍,正中,塑有魏延像,端莊威武,頗具大將風度。“魏延祠”匾額,由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常務副會長沈伯俊先生題寫。祠堂廊上,立有三塊石碑,上面分別刻有“南鄭侯魏延簡介”、“魏延率兵駐此認證碑記”、“魏延祠考察記”。

魏延祠正殿左測,是道教殿堂,塑有一些道教人物塑像,有道教護法神——王靈官,還有道教鼻祖——老子。

魏延祠右上方,還有文昌行宮和大佛殿,大佛殿內,有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像。

魏延墓

蜀漢漢中太守南鄭侯魏延被楊儀遣馬岱追殺於漢中北門外,就地葬在今漢中城北2公里石馬坡(或名石馬堰)。墓早已圮為平地,僅存墓前物石馬1匹,1973年移存漢中博物館。石馬原在漢中市石馬鎮黃家塘村(鐵路南)唐姓房前約150米處,有棗樹1株為記。

魏延故里

三國名將魏延,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魏延(?—234年),字文長,三國義陽人”。《辭海》:“魏延,三國義陽(今河南桐柏東)人。”

魏延故里,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固縣鎮魏家小河。固縣鎮的魏崗和魏家小河是以魏姓命名的村莊。村莊內留有魏家祠堂遺址和栓馬樁等遺蹟。且有大量民間傳説可考。

魏延故里魏家小河地貌古奇壯麗,是河南湖北兩省交界一顆綠意盎然的風景明珠,與湖北省隨州紅石橋鄉僅一河之隔,南鄂北豫,雞鳴聽兩省,山青水秀幽雅古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