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我國的戲曲文化百花齊放,於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戲曲特色文化,這些戲曲一般表現生活和愛情,是社會真實的一種體現。那麼,你知道在安徽的地方戲曲中,都有哪些戲曲劇種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看看吧。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徽劇
  徽劇,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徽劇原名“徽調”、“二黃調”,淵源於明代,1949年後定名徽劇。徽劇傳統劇目有1404個,儲存檔案有753個。其內容從列國紛爭、宮遷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間生活故事。

徽劇的音樂、唱腔優美、完整。主要分青陽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撥子、二黃、西皮、花腔小調共九類。而以吹腔、撥子、皮簧爲主要聲腔。吹腔輕柔委婉,撥子高亢激昂,皮簧則比較通俗流暢,徽劇的表演藝術豐富多彩,技藝精湛。文戲以載歌載舞、委婉細膩其特點,武戲以粗獷、熾熱、功夫精深、善於高臺跌撲而震驚觀衆。生活小戲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風趣、詼諧和語言吸引着觀衆。舞臺畫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2張

黃梅戲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臺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3張

 泗州戲
  泗州戲,原名拉魂腔,1952年正式定名爲泗州戲,流行於安徽淮河兩岸,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它與山東、河南的柳琴戲、江蘇的淮海戲同是由“拉魂腔”發展而來,彼此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血緣關係。泗州戲是與徽劇、黃梅戲、廬劇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羣衆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優美的唱腔,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大江南北,劇1953年統計,泗州戲的傳統劇目有300多出。

泗州戲與皖北人民的生活、習俗有着密切的聯繫,顯示出強烈的地域文化特徵。但近年來隨着社會的飛躍發展,觀衆逐步減少,演出虧損,傳統技藝瀕臨失傳,泗州戲的生存出現了危機,迫切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扶持。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4張

池州儺戲
  池州儺戲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被譽爲戲曲活化石。以其古樸淳厚的魅力打動人心。池州儺面具吸收和融匯了儒、釋、道、巫的宗教意識和民俗、雕、繪畫等內容,是漢族民間藝術的精華,也是研究古代漢族文化、地域風情、民俗工藝的文物。

池州儺戲,被譽爲“戲曲活化石”,池州儺,屬《論語》中所載“鄉人儺”。它起於明代、盛於清朝,主要流佈在九華山麓方圓百里的貴池、青陽、石臺等地,尤其集中於貴池區梅街、棠溪、墩上等山鄉的姚、劉、章、唐、姜、杜、汪等數十個大姓家族,當地素有“無儺不成村”之說。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5張

鳳陽花鼓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鳳陽花鼓起源於鳳陽府臨淮縣(今鳳陽縣東部)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爲一體的傳統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爲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爲形成於明代。

鳳陽花鼓與花鼓燈、花鼓戲並稱鳳陽三花。鳳陽花鼓主要分佈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其曲藝形態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爲出門賣藝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鳳陽花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中期以後,舞蹈因素逐漸從民間的鳳陽花鼓中淡出,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爲“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鳳陽花鼓是根植於鳳陽傳統民間的戲曲藝術瑰寶,有鳳陽“一絕”之美稱,併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6張

廬劇
  廬劇,舊稱“倒七戲”,俗稱“小戲”、“禱祭戲”、“小倒戲”、“小蠻戲”。名稱由來無考。因其盛行於安徽省的皖中地區,古屬廬州(今合肥市),故於1955年7月1日,經安徽省委批准,正式改稱廬劇。

廬劇是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流行於安徽境內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區和江南的部分地區。廬劇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廬劇的表演,鄉土氣息較濃,特別是花腔小戲,唱腔來自民歌,邊歌邊舞,生動活潑。廬劇的表演樸素而活潑,簡單而真實。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套鑼鼓經,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鑼鼓聲中進行的。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7張

淮北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是安徽省極具民間特殊演唱風格的漢族稀有戲曲劇種之一。據傳溯源於明初。又有記載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推薦:大平調名段賞析:司馬矛告狀戲詞

淮北花鼓戲是在安徽淮北地區漢族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劇種,它因發源於淮河以北地區,表演時男角上場背花鼓,樂隊伴奏時也以“花鼓”爲主樂,因此叫淮北花鼓戲。流行於安徽北部和皖豫蘇魯交界地區,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碭山、蕭縣、開封、邳州),中路(宿州、靈璧、泗洪、渦陽、蒙城、阜陽)和南路(蚌埠、淮南、壽縣)。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8張

推劇
  推劇源於花鼓燈,是一種流傳於沿淮地區爲人民喜聞樂見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抗戰時期,由於日軍入侵鳳台,推劇因戰亂逐漸冷落。解放後逐步恢復、發展。它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三:表演--花鼓燈,聲腔——揚琴,再加上流行在淮北平原的漢族民間舞蹈。

唱腔以四句推子爲基礎,新創了各種板式,吸收民間曲牌,增加樂器伴奏,上演《白燈記》、《孟姜女送衣》、《送香茶》等劇目,又成爲戲曲的一種。四句推子的唱詞,以七字、十字爲主,唱腔爲起、承、轉、合四句式(見譜例:《積肥忙》)。曲調流暢柔美,抒情樸素,以演生活小戲見長。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9張

青陽腔
  戲曲聲腔,又稱“池州腔”,因產生安徽池州青陽而得名。青陽腔是弋陽腔“易腔”之後的一個重要腔種。明末清初盛行,與徽州腔一同被譽爲"徽池雅調",成爲全國主要聲腔,清末衰落。

青陽腔藝術上繼承了弋陽腔乾唱,並創造了腔、滾結合的歌唱形式“滾調”,不託管絃,“其節以鼓,其調喧”及“一唱衆和”的特點,但更爲熱烈、豪放。角色體制有生、旦、淨、末、醜、外、貼7個行當,後來又增加了小、夫兩個角色。其表演講究“文戲武唱”,娛樂性、趣味性強,火爆熱鬧,常穿插表演竄刀門、盤吊杆、翻高臺、跳火圈等技藝。青陽腔中還有各種紙質面具,在舞美上極具特色。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10張

嶽西高腔
  嶽西高腔屬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地方古稀有劇種,是明萬曆年間風靡全國的古青陽腔遺脈,其形成已有四百多年曆史。推薦:上黨落子名篇之一下邊庭劇情簡介

嶽西高腔的戲曲文學、戲曲音樂、表演藝術及其基本活動形式自成體系,“唱、幫、打”渾然一體,一唱衆和,鑼鼓伴奏,不協管絃,風格獨特。劇目分爲“喜曲”和“正戲”兩大類,其最大特徵是繼承了"滾調"藝術並發展成“暢滾”。嶽西高腔的音樂體制基本屬曲牌聯套體,藝人以獨有的“箍點”標記指導唱腔,傳承藝業。

嶽西高腔現在仍保留着250多出高腔劇目和100多出唱腔錄音。《中國戲曲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等書中保留着大量關於嶽西高腔的藝術音樂資料。它對戲劇學、音樂學、民俗學、文化學和社會學有突出的學術研究和藝術價值,在中國戲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戲曲專家稱爲戲曲史上的“活化石”。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11張

含弓戲
  含弓戲是安徽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含山、和縣、居巢、無爲、當塗、蕪湖等地。因發源於含山,源爲由盲藝人操弓拉二胡賣唱的灘簧,故稱“含弓”。發展爲戲曲後改今稱。

含弓戲重唱不重白,唱詞以七、十字句爲主。其劇本儲存較多說唱藝術的痕跡。如《賞午》中,許仙辭別白娘子下河沿去看龍舟賽時,即以第三者口吻唱出“沿河兩岸人如潮,五色龍舟賽奪標。……不表許仙在舟看。再表高樓妖姣姣。”通常每折結束,時,場上人物也以第三者口吻合唱兩唱詞作結束語。如《合鉢》的結尾是“生離死別千秋恨,雷峯不倒恨難平”,《劉二姑吵嫁》的結尾是“百年難遇罕見事,好事多磨險受糟”等。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12張

目連戲
  目連戲是以宗教故事“目蓮救母”爲題材,儲存於民俗活動中的古老劇種,是目前有據可考的第一個劇目,被譽爲中國戲曲的“戲祖”。目連戲將佛教與儒家所主張的孝道結合起來,成爲中國古代戲曲中以佛經故的理論事爲題材、影響廣泛的一齣戲,也是佛教與中國戲曲結合的代表作之一。

目連戲是個複雜的文藝現象,是各種思想歷史積澱,它涵蓋多元思想,包容多種藝術。在思想內容方面溶合儒、釋、道三家思想;在藝術形式上,目連戲演出時,有腳色行當、唱做念打,包容各種雜技、歌舞、百戲,以及大量的民間風俗,並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畫和矛盾衝突的安排,具有結構藝術的整體性,對研究中國戲曲的形成及發展衍變都是一個極好的剖析個例。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第13張

蕪湖梨簧戲
  蕪湖梨簧戲舊名泥簧,是流行於安徽省江南蕪湖、當塗(含今馬鞍山市)、江北和縣、含山沿江一帶漢族戲曲劇種,其發生、發展和形成職業演唱班子在蕪湖,又稱蕪湖泥簧,已有200多年曆史。明清之際,每年上元、端午、中元盛大演出,祈神祝福,故又稱平安戲。

泥簧戲土生土長,由蕪湖語言、音調和漢族民間音樂發展而成,汲取二簧、柳子腔和崑曲等劇種唱腔和音律,形成獨特的具有濃郁的江南風味的板腔體。鼎盛時期,羣英輩出,形成不同流派,劇目多達三百多個。蕪湖梨簧戲現已瀕臨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