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名菜朝天鍋的由來

隨着商業的發展,朝天鍋已遍及全市,如今已發展成爲“朝天宴”。朝天鍋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湯清淡而不渾濁,加以薄餅配用,其味無窮。一起去看看魯菜文化朝天鍋的歷史。

揭祕名菜朝天鍋的由來

朝天鍋起源於清代中期,產生於濰縣大集之上。濰縣大集乃山東第一大集,號稱有“十萬之衆”,人多吃飯就成了問題,朝天鍋應運而生。最早的名字叫雜碎鍋子,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大部分還叫雜碎鍋子。

據《濰城政治協商委員會文史資料》第三輯上介紹:“設於集市,露天支鍋,圍一秫秸箔,名朝天鍋。”以鍋臺爲桌,食者圍鍋而坐,吃餅卷肉(各種肉品)、肉丸子、雞蛋,用木勺喝湯,佐以疙瘩鹹菜和蔥白。後發展到室內,漆光圓桌,改木勺喝湯爲舀到小碗內,再用小勺喝,並增添日本產佐料“味之素”、醬油、香菜。

由於就餐時消費者參與性強,加上價位適中,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朝天鍋自然深受當地市民的喜愛。坦率地講,板橋宴起自濰坊的朝天鍋,保留了地方風味的傳統基調,但整體宴席並不拘泥於朝天鍋,它以濰坊菜系中的其他成分爲添加劑,將路邊小店的民間風味改造成高檔宴席的主題,從而把一種鄉土吃法送入了文風披瀝的大雅之堂。

說起朝天鍋,業內人士都很清楚,這原是濰坊地區的一種大衆化烹煮模式,早年出現在沙灘集市上,人們露天支鍋,鍋內煮一些價格低廉的豬下貨,人稱“頭蹄下水”,濰坊老百姓稱其爲 “雜碎鍋子”,由於土鍋無蓋,所以人們戲稱爲“朝天鍋”。雖說朝天鍋在室外烹煮,然而當其湯沸肉爛之際,香氣迸發之時,趕集者圍鍋而坐,就以鍋臺爲桌面,吃着餅卷豬下貨,喝着老湯,也蠻有滋味。據說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在濰坊出任知縣,看到朝天鍋的吃法,雖欣賞其鍋的創意,但感覺格調不雅,於是提倡移於室內,在門市內掛牌待客,從此,濰坊店面中多了一道名吃風景。從野外進入室內,這是朝天鍋在歷史上的第一次飛躍。這次飛躍得益於鄭板橋親臨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