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的白字戲

中國戲曲可謂名揚世界,最為出名的尤數京劇,各地方也有屬於自己的小戲劇,他們由各自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方言而組成。但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特的中國文化現卻瀕臨無人繼承的慘狀,想要了解白字戲嗎?就跟着小編一起到廣東文化裏看看吧!

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的白字戲

白字戲是流行於廣東省汕尾市(海陸豐)地區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白字戲歷史悠久,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時候)從閩南流入粵東,到了海陸豐,與當地方言、民間藝術結合,遂逐漸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海陸豐白字戲。音樂唱腔基本為曲牌聯套體,輔以民歌小調。因唱曲多用“啊咿噯”襯詞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噯”。後來吸納竹馬、錢鼓、漁歌音樂等漢族民間藝術,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汕尾市三稀有劇種之一。白字戲曲劇種。

正字戲傳入閩南、粵東後,與當地的潮調、泉調及漢族民間藝術相結合,並用方言演唱而逐漸形成。當地稱中州官話為“正字”,稱本地方言為“白字”,故名白字戲。白字戲原有老白字(閩南地方戲)、潮州白字(今稱潮劇)和南下白字沒有“啊咿噯”襯詞拉腔,跟(海陸豐白字戲)有所差別。白字戲流行於廣東海豐、陸豐兩縣及惠東、惠來、紫金等縣的部分地區。

早年白字戲如與正字戲同地演出,正字戲必居正棚,白字戲居偏棚;如同台演出,則正字戲在前半夜,白字戲在後半夜,稱為“半夜反”;民間並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諺語。它與梨園戲在劇目、唱腔、語言上頗多相似之處,特別是潮劇,兩者方言不同,唱法不同,從音樂上都有所不同,海陸豐白字戲是用當地的福佬方言(學佬方言演唱),海陸豐地區方言只是跟潮汕方言都是來自閩南系。

2006年5月20日,白字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溯源
  廣東省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正字戲傳入閩南、粵東後,與當地的潮調、泉調及漢族民間藝術相結合,並用方言演唱而逐漸形成。當地稱中州官話為“正字”,稱本地方言為“白字”,故名白字戲。白字戲原有老白字(閩南地方戲)、潮州白字(今稱潮劇)和南下白字(海陸豐白字)之分,現為海陸豐白字的專稱。流行於廣東海豐、陸豐兩縣及惠東、惠來、紫金等縣的部分地區。

早年白字戲如與正字戲同地演出,正字戲必居正棚,白字戲居偏棚;如同台演出,則正字戲在前半夜,白字戲在後半夜,稱為“半夜反”;民間並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諺語。它與梨園戲在劇目、唱腔、語言上頗多相似之處,特別是潮劇,兩者除方言略有差異外,幾乎相同,可見白字戲與正字戲、梨園戲和潮劇都有密切的歷史淵源關係。

明末白字戲已經流行。1925年10月,在黨人彭湃的領導下,藝人曾成立梨園工會,並作出改良戲劇的決議,編演了《彭素娥》等反封建反壓迫的戲和宣傳革命的歌謠。現有專業演出團體海豐白字劇團。傳統劇目有200餘種,文戲多,“全連戲”(整本戲)多。

有大鑼戲、小鑼戲、民歌戲、反線戲、科白戲之分。

白字戲在粵東地區演出歷史久遠,而且經常與正字戲同台演出。以前潮州和海陸豐地方俗例迎神賽會,如有幾班戲同在一起演出,正字戲居正棚,白字戲居偏棚。還有一種“半夜反”,即上半夜演正字,下半夜演白字。有所謂“正字母生白字仔”的戲諺。

白字戲的開台戲《淨棚》、《八仙拜壽》、《仙姬送子》、《跳加官》等,仍以正音演出。這和早期正字白字合班,不無關係。白字戲有“哩”調,有“哩”拉腔,與《金釵記》、《荔鏡記》相同。這也是出自南曲。正字、白字兩個劇種,有些劇目也是相同的,如《三元記》中“秦雪梅教子”一折,除科白使用方言不同外,詞曲俱同。

從歷史資料和如今面貌來看,均説明白字戲是在南戲改用方言而歌的泉調、潮調的基礎上,吸收了正字戲的很多東西,並進一步與海陸豐地方方言、民情風俗、民間藝術相結合而形成。也有人認為,白字戲源自漳州、潮州流行的竹馬戲。

元、明之際,閩南大量移民到海陸豐,他們帶來宋代陳淳《上傅寺丞論淫戲》所説淫戲。

宋慶元三年(1197年)漳州有“戲頭”“逐家裒斂錢物,豢優人作戲或弄傀儡,築棚於居民叢萃之地,四通八達之郊,以廣會觀者;至市廛近地,四門之外,亦爭為之,不顧忌。”這種戲隨移民傳到海陸豐,就有現存的俗稱老白字的竹馬戲。

可能你也喜歡:
  奇妙的北京民間藝術:毛猴
  最具濃厚色彩的北京年節文化
  別具一格的舊京婚俗文化
  獨具一格的老北京社交禮儀

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的白字戲 第2張

竹馬戲用孩童演《搭渡弄》、《士久弄》等戲,載歌載舞,以《踏錢鼓》收場;現存的竹馬戲、錢鼓舞尚可見早期白字戲的影跡。它表現陳三五娘等民間故事,伴奏曲牌、鑼鼓點與白字戲是相同的。白字戲雖從正字戲中吸收了很多劇目,但由於它沒有大袍大甲戲,因之藝術上趨於向柔美方面發展,形成輕歌曼舞的風格。

鴉片戰爭後,因受資本主義經濟的影響,農村小農經濟迅速破產,白字戲也走着一條由興盛到衰落的道路。

這時白字戲出現一些開始是從正字戲中學習搬演過來的“科白戲”,這類戲的“場口”、“科介”,都有一定的程式可依。有些戲做工也相當精彩。打擊樂主要是大鑼大鼓,吹管樂主要是大嗩吶,有較豐富的吹奏牌子。由於“科白戲”的上演、流行,使原來的曲戲丟失不少,唱工藝術也就因之倒退。

但從另一方面看,為了滿足觀眾的欣賞要求,提綱戲也給演員在表演藝術創造上開闢了廣闊的道路。所以,“科白戲”的出現,對於白字戲來説,有功也有過。鴉片戰爭後,海豐西路的粵劇,以及東路的潮劇,都有很大發展。他們不時來往於海陸豐等地演出,白字戲為了穩住陣腳,也着力發展“文戲”,因此就從潮劇中吸收了一些新劇目,以招徠觀眾。

這主要以新編的地方故事劇目為主,如《剪月容》、《審馮旭》、《李唔直》、《鐵剪刀》、《滴水記》等,是通過延請潮劇教師來教授。這時潮劇的音樂聲腔,已有很大的發展,和白字戲已有很大的差異,故此這類劇目另成一格,被稱為“潮音反線戲”。同時,白字戲的本地教師,也根據當地的民間故事編演了一些劇目,如《稔山案》、《一板打死江西王》等,稱為“白字反線戲”。

大革命時期,海陸豐戲曲藝人,在彭湃同志的領導下,於1925年10月成立了梨園工會,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和宣傳工作。彭湃同志以白字戲的形式寫過宣傳材料,其中“咚咚咚,田仔罵田公”一曲,影響極廣,老幼能唱。

藝術特色
  白字戲和潮劇原都稱白字戲。白字戲稱“海陸豐白字”,又稱“南下白字”;潮劇稱“潮州白字”,又稱“頂頭白字”。海、陸豐和潮汕,同屬閩南方言語系的兩個方言區。海、陸豐的白字戲,用海、陸豐方言規範;潮汕的白字戲,用潮州方言規範。它們是同一語系的孿生姐妹。兩個劇種的劇目體系、音樂聲腔體系、表演體系、舞台美術體系,也都基本相同。

不同的地方,主要在於後來的發展和規範的方言不同。白字戲的藝人,尊奉田元帥為戲神,與福建南部的梨園戲、老白字戲,以及“正音戲”、“潮音戲”等相同,它們是同源異流的劇種。白字戲淵源於南戲的泉調、潮調。現在保留下來的最古老的泉調、潮調劇本,有明嘉靖丙寅年(1566年)的重刊本《荔鏡記》,以及稍後的《摘錦潮調金花女》、《蘇六娘》等。可從中看到:

一、所謂“泉調”、“潮調”,是用閩南語系方言演唱的腔調。所用方言、詞彙,同白字戲也都一樣。

二、在體制上,稱劇目為“戲文”,稱摺子戲為“錦出”,以主角人名命戲名。故事多取材於愛情生活、婚姻家庭問題,與傳奇南戲的路子相同。

三、在行當上,基本上同是南戲七角的規模。泉調、潮調是:生、旦、醜、淨、婆、佔、末。白字戲是:旦、生、佔、醜、婆、公、淨,實際也全相同。

四、在音樂曲調方面,同是“聯曲體”,明刊本《荔鏡記》用了(望吾鄉)、(風入松)、(駐雲飛)、(紅衲襖)、(四朝元)、(山坡羊)等不同曲牌七十五個。這些曲牌,白字戲保留了不少。且其中的句數、字數、節奏、文采也多相同,還有唱“平調”和唱“賺”的習慣,也大同小異。

傳承意義
  新中國建立後至改革開放初期,白字戲曾一度獲得發展和繁榮,後隨着娛樂產業的發展和審美的多元化,其演出市場逐漸萎縮,傳統劇目和富有特色的行當藝術及其他舞台藝術等已瀕臨消亡。2006年5月20日,白字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可能你也喜歡:
  奇妙的北京民間藝術:毛猴
  最具濃厚色彩的北京年節文化
  別具一格的舊京婚俗文化
  獨具一格的老北京社交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