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遊文化解説:泉州番仔樓歷史

在中國著名景點中番仔樓是泉州地區比較特別的建築,有着比一般的欣賞價值,這種樓一般都為民國時期南洋歸來的華僑所建造,因為大部分建築材料都從南洋運過來所以被稱為“番仔”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城市旅遊文化解説:泉州番仔樓歷史

番仔樓(又稱:番客樓)是一種中西合璧的閩南(特別是泉州)民居建築。因為建築樣式中西合璧,與閩南傳統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築材料多為南洋直接運輸而來,故被稱為番仔樓(“番仔”是過去閩南一帶對南洋人的貶稱)。番仔樓集閩南傳統古民居與南洋建築的優點,因設計師建築想法各異,工藝價值高,各種石雕、磚雕、彩畫、拼磚、灰塑等讓人驚歎,是閩南僑鄉的一顆顆建築瑰寶。

番仔樓以閩南泉州數量及精品為多,番仔樓不僅建造精美,並且富含華僑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淚,每一棟番仔樓背後都有一段下南洋、抗戰、國共對峙、文革等的故事,極具傳奇色彩。其中以泉州永寧鎮豐富的番仔樓樣式及豐富內涵為代表。

番仔樓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閩南一帶華僑多到南洋一帶創業,歸國之後建造番仔樓,現存的番仔樓大部分是在清末到解放前後所建。

番仔樓可以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是按照傳統的閩南民居木結構營造技藝所建,即利用大木作作為受力結構。另一類是採用鋼筋混凝土所建。這兩類不僅營造技藝不同,並且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分別,一般來説,傳統技藝營造的番仔樓,立面多采用傳統的閩南紅磚,而鋼筋混凝土的則是水泥立面。一般來説,採用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所建造的番仔樓所包含的中式元素和閩南傳統工藝比鋼筋混凝土的番仔樓多得多

在永寧鎮子英村有一座兄弟厝,和只有百米之遙的萬芳樓相比,它顯得很“年輕”,從房屋石柱和門簾上“愛護祖國建設、保衞世界和平”、“謙虛、忠實、前進、立志”的文字,一眼就能知曉其建設年代。建於1953年的這座大厝是由李逢璽、李逢康兄弟合資建設的,左邊是“康樂別墅”,右邊為“觀濤別墅”,連接這兩部分的中間部分赫然寫着“聯榮同居”四個大字。

據説,這座大厝剛建成的時候,周圍是空地,房子的頂部水泥材質是從上海運送過來的,所用的木材也都是從福州買來的上等杉木,屋後還有後花園,裏面種滿各種果樹;屋子內的牆壁磚是專門請人加工製成的,磚上“八駿圖”等圖案是經過很繁瑣的工序燒製上去的;屋中的木牀是仿造古時候的龍牀結構製成,在當時的泉州南門外轟動一時。

雖然已隔60年光陰,但古厝內部仍是原來的構造,用木板將房間隔開。二樓雖無人居住,窄小的木梯上落滿了厚厚的灰塵,但木門、木桌和其餘物件均按原位擺放着且保存較為完好,打開通往陽台的木門,一縷陽光照射進來,一切如昔,令人彷彿回到了那些年古厝熱鬧的光景。番仔樓的工藝基本上就是閩南傳統工藝,特別是泉州古民居的傳統工藝,泉州民居建築在中國古民居中獨樹一幟,閩南向來被稱為紅磚文化區,因為閩南民居是採用與中國傳統民居不一樣的紅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