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吃立節的由來是什麼

“吃立”的壯語是“歡慶”的意思。吃立節,是壯族人民獨有的特色節日。吃立節在壯族是一個民間的傳統節日。相傳,很久之前,當地的年輕人為了保衞家園,沒辦法回家過春節,所以後來才補過的春節,被人們稱為“吃立節”。那麼吃立節的由來到底是什麼呢?

壯族吃立節的由來是什麼

吃立節亦稱“大節”,是壯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龍州縣、憑祥市一帶。每年農曆正月三十舉行“吃立”(壯語音譯,“吃立”壯語意為“歡慶”或“補過春節”)。

吃立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亦稱“大節”。壯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民間節日。每年農曆正月三十舉行“吃立”,壯語音譯,“吃立”壯語意為“歡慶”或“補過春節”。

相傳在1894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進犯邊疆,為打擊侵略者,當地青壯年紛紛拿起武器,保衞家園,所以未能按時過春節。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將士凱旋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餈粑,盛情款待,歡慶勝利,補過春節,並相沿成俗。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從此,當地逐漸形成了吃立節,並一年一年地流傳下來。如今,吃立節期間,人們載歌載舞,共慶這一特殊的節日。

你可能會喜歡:
  愚人節的由來和習俗
  節日查詢:2016年節日大全
  每年的世界鎮痛日主題
  2016年是無春年嗎,無春年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