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講堂:歷史悠久的清明節插柳傳説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掃墓、祭祖是清明節期裏最重要的民間傳統,但還有一個清明時俗卻多少被人們遺忘了,那就是清明插柳。那麼今天的傳統節日就為你介紹,清明節插柳傳説有哪些。

民俗講堂:歷史悠久的清明節插柳傳説

關於清明插柳的習俗,説法有很多。有的説法認為這一習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也有的認為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是用以預報天氣,民間亦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古諺。

還有一種説法是,傳統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

關於清明插柳的傳説
  關於插柳,有種説法是説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大臣介之推。據説他力保國君重耳出逃19年,割股作湯,忠心耿耿。後來重耳作了國君他卻被遺忘了,他與老母在綿山自耕自織為生,最後被大火燒死在山中的枯柳樹下。人們插柳,説是替他“招魂”。

清明節男女頭上戴柳、車馬轎上插柳的習俗還有一説,説是為了踏青迎春,象徵吉利,“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説的就是這回事。

插柳在重慶則別有一番傳説:明朝末年,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近重慶時,一婦女抱長男而逃,丟幼男於不顧。張使人問其故,女答曰:“長男為別人委託,幼男是我親生,我不能為要自家兒子而丟掉人家兒子。”

張聽後倍受感動,遂對她説:“義軍不殺百姓,不用逃跑、害怕”。並順手摺一柳枝交給她。讓她通知鄉親們:“門前插柳,説明不是貪官污吏,決不相害”。所以,重慶家家插柳,沿習至今,還有一條街叫“楊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