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霜降養生原則:防病進補是重點

“驛內侵斜月,溪橋度晚霜”的霜降節氣,天氣漸冷,是人們保健養生以應對寒冬來臨的時候。根據中醫專家的建議,霜降時節的防病和進補是此時養生的關鍵,那麼就讓二十四節氣為你介紹。

中醫談霜降養生原則:防病進補是重點

防病:注意腸胃疾病和心腦血管病
  隨着霜降的到來,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隨着大風天氣的不斷光臨,温度迅速下降,天氣逐漸向冬季轉變。專家介紹,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此時容易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

另外,因深秋及冬天外出的氣温較低,且人們難免吞入一些冷空氣,故可能引起胃腸粘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粘膜缺血缺氧,營養供應減少,破壞了胃腸粘膜的防禦屏障,對潰瘍的修復不利,還可導致新潰瘍的出現。所以越近寒冷季節就越應當小心謹慎,尤其是腸胃不好的人更應該注意保養。

專家表示,霜降期間的晝夜温差變得很大,一旦有寒潮來襲,晝夜温差可達10攝氏度以上。由於人體血管受到冷刺激後會出現相應的收縮,使血壓驟升,因此,在霜降時節,心、腦血管疾病,如心梗、心絞痛、腦梗、腦血管意外等病症的發病率也開始上升。

有鑑於此,有高血壓史的患者在霜降時節切記應按時吃降壓藥,並定時檢查血壓,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專家還提醒説,霜降時節是易犯咳嗽的季節,也是慢性支氣管炎容易復發或加重的時期。

因此,此時節公眾要多食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固腎補肺、止咳平喘功效的食物,如梨、蘋果、橄欖、蓋菜等。此外,避免劇烈運動,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情舒暢,早晚減少外出,儘量避免受冷空氣侵襲,也是積極主動預防這些疾病的有效途徑。

進補:淡補健脾養胃補肝
  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温補)的相互關係上,此時與長夏同屬土,所以應以淡補為原則,並且要補血氣以養胃。

霜降飲食進補當依據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飲食養生學側重於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因此,在傳統養生學中,食物也根據其“性味歸經”而分為了不同的類型。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霜降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運動量可適當加大。飲食調養方面,建議宜平補,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玉蜀黍、蘿蔔、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雞肉、泥鰍等都不錯。

此外,防秋燥、防秋鬱、防寒是霜降期間的健康防護重點。秋燥表現為口乾、脣乾、咽乾、便祕、皮膚乾燥等。因此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蘋果、香蕉等滋陰潤燥食物。

晚秋時節的肅殺景象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鬱。應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羊肉和豆類等;還要適當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集體活動。另外,對抵抗力差的老年人,應及時關注天氣,按時增減衣服,以免濕邪、寒邪入侵,導致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