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寒露的習俗知多少

我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説:“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到來以後,氣温進一步下降,隨着天氣更加轉冷,老北京寒露時節的民俗活動也逐漸展開了,那麼今天的老黃曆就為你介紹,老北京寒露的習俗。

老北京寒露的習俗知多少

因寒露節與重陽節時間相近,所以寒露節有許多習俗與重陽節相似,比如登高、賞菊、吃花糕、喝菊花酒等。尤其北方,寒露節後天高雲淡,湛藍澄澈,正是登高望遠的好時節。賞菊和吃花糕也都是寒露後的風俗,更是重陽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香山賞紅葉
  寒露時節到香山賞紅葉早已成為北京市民的傳統習慣與秋季出遊的重頭戲。秋風颯颯,黃護葉紅。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温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

紅葉,學名黃梢。是觀賞樹木,主要看葉,全國各地都有。為歷代文人青睞,早見於司馬相如《上林賦》。事實上,人們在觀賞紅葉的時候,不僅僅是黃護,還有烏柏、丹楓、火炬、紅葉李等樹種。漫步在通幽曲徑的山坡,便會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紅葉,形成色彩斑斕的美景。

登高吃花糕
  老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除了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賞菊喝菊酒
  寒露重陽節的“賞菊”、喝菊花酒的習俗由來已久。在萬物凋零時節,菊花卻正值盛開,爭奇鬥豔,自成秋日裏的一道亮麗景觀。而為除秋燥,老北京有飲菊花酒的習俗。

菊花酒古稱“長壽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其味清涼甜美。着名文學家陶淵明有詩曰“菊花釀酒可延年,兩鬢絲絲繞鶴髮”,認為菊花酒不僅能消除憂慮,還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鬥蟋蟀兒
  寒露也是老北京人鬥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説。

據記載,鬥蟋蟀兒始於唐朝天寶年間,南宋權相賈似道,“少時遊博無行”,掌權後尤喜促織之戲,還專門寫了一本書《促織經》。明朝宣德皇帝也愛鬥蟋蟀兒,致使一隻好蟋蟀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蟋蟀兒,大概也始於明朝吧。

説完寒露節的風俗飲食,我們再談談養生保健。有諺語説“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吃了寒露飯,不見單衣漢”,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繼續穿涼鞋了,所以,寒露後大家可以把涼鞋、短袖等洗乾淨並收拾起來。